HOME> 親子> 健康百寶箱> 「媽媽在大哭聲中,把車鑰匙遞給了我」北大車禍事件掀長者駕駛議題,林志潔:我不願善良的媽媽因為堅持開車煮飯,而釀成他人危險

「媽媽在大哭聲中,把車鑰匙遞給了我」北大車禍事件掀長者駕駛議題,林志潔:我不願善良的媽媽因為堅持開車煮飯,而釀成他人危險

三峽北大車禍事件,掀起長者駕駛的議題。許多長輩開了一輩子的車,再怎麼樣都不願放棄駕駛,但陽明交大法律學者林志潔,用這些方法,讓母親願意交出車鑰匙。她讓爸媽知道:這不是剝奪,而是守護。

文章目錄

2025年5月,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門前,一輛自小客車突然衝撞人群,奪走3條人命,13人受傷。這場車禍震驚社會,也再次揭開高齡駕駛議題下,數不清的家庭拉鋸與掙扎。

政大法律系教授林志潔在社群平台寫下的一段文字,這是一段女兒與母親的真實故事——關於一串車鑰匙的交還,與一場不願發生的眼淚。

「我的開車,是媽媽教的。」她告訴我:女生絕不能靠男人接送

北大車禍
(圖片翻攝自林志潔臉書)

那是2018年,林志潔的媽媽剛滿70歲,一年前確診失智症。媽媽仍能正常生活、行動自如,卻已開始出現認知退化的現象。

她回憶說:

「我媽以前是駕駛高手,開車技術比我強,連停車格都停得比我正。我開車是媽媽教的。」

從國中起,她看著媽媽學開車、考駕照、成為全家的接送支柱。大學時,媽媽甚至叮囑她:「開車是救命的技術,女生絕對不能依靠男人接送。」因為開車,媽媽才有了女人獨立堅強的底氣。

行車安全不只是「家庭的事」,而是「公眾的事」。

新竹的大眾運輸不便,爸爸一眼失明,長年依賴媽媽開車,才有移動能力。因此,林志潔提議不讓媽媽駕駛,爸媽都非常不能接受!但看著媽媽認知功能退化後再握上方向盤,林志潔知道,那不再只是「家庭的事」,而是「公眾的事」。

她在文中分享:「我觀察她幾次開車後,決定不能再讓她開車了。她還能照顧自己,也能搭公車、走路、爬山、上課,但我還是拿走了她的鑰匙。」

這個決定引起家庭巨大爭執。媽媽無法接受,認為自己雖然確診失智,但「還可以開車」;爸爸更勃然大怒,認為女兒干預太多。尤其在大眾運輸不便的新竹,「沒有車等於沒有腳」,這對父母來說,是極大的打擊。

善良的媽媽,在大哭聲中,把車鑰匙遞給了我

林志潔
(圖片翻攝自林志潔臉書)

林志潔做了一個艱難但負責任的選擇——堅持說不。她用3個方法讓媽媽交出了鑰匙:

  1. 不斷播放高齡駕駛釀禍的影片給父母看。

  2. 並向他們承諾:有需要時,一定會親自接送他們;

  3. 同時,預先在信任的駕駛處存下一筆款項,讓父母能在有需求時獲得協助。

對媽媽來說,鑰匙被拿走了,也彷彿對她能力的否定。林志潔這樣對媽媽說:「不是妳不能,而是現在不能。」這不只是能不能開車的問題,而是要爸媽接受老去的事實。這是一個人生的重大課題。

最後,「善良的媽媽,在大哭聲中,把車鑰匙遞給了我。我一下樓,趴在車子方向盤上淚流滿面,回想起媽媽教我開車的點滴,萬般不捨,痛心至極。」

不只鑰匙,她連爸媽的瓦斯爐都得切斷了

兩年後,林志潔再度「介入」,這次是切斷爸媽家的瓦斯爐線路。媽媽燒乾鍋子導致警報器響起,濃煙瀰漫兩次後,她知道必須再一次出手。

「母女又再度大哭,媽媽像做錯事的孩子,讓我非常心疼。」但她說,這些不是剝奪,而是守護。她願意做那個哭著做決定的人,也不願讓善良的母親,無意中成為他人悲劇的源頭。

公共安全,家人都該一起負起責任

北大車禍
(北大國小前車禍現場)

林志潔在<自由評論網>的專欄中寫道:

「上次出事的是新竹,這次是三峽,都不在有捷運、交通便利的地方,長輩駕車出門有其不得已之處。」

但她也強調,「公共安全」不能只靠長輩自律,制度與家人都該一起負起責任。

她提出幾點建議:

  • 政府目前的高齡駕照換照制度已具雛型,但建議將75歲後的「三年一換」改為「兩年一換」;

  • 若有交通違規,應立即吊扣駕照;

  • 針對大眾運輸不便的地區,應補助長者搭乘計程車,透過愛心卡或點數設計,讓長輩仍保有外出自由,同時也嘉惠在地運輸業者;

  • 家庭成員應該主動觀察長輩的認知狀況,介入不等於不孝,而是責任與愛的展現。

她舉出日本曾發生過的真實案例:一位失智長者開車撞上JR列車,當場死亡,JR公司對其家屬提出求償,雖然最終法院判決免賠,但那場事故至今仍是日本社會對高齡駕駛反思的重要教材。 

勇敢煞車,不讓爸媽承受遺憾

介入高齡父母的生活決策是一件困難的事,林志潔沒收媽媽的車鑰匙和關掉媽媽的瓦斯爐後,都大哭了一場,她心疼媽媽開車能力、燒飯能力的喪失,但也不願善良的媽媽因為堅持開車煮飯,而釀成他人的危險,回頭來看,她知道媽媽最後會同意,都是因為相信女兒的判斷。

在這篇貼文的最後,林志潔寫下這句話:

「我永遠永遠記得那握著方向盤載著我們、教我怎麼換檔開車的媽媽,那樣的自信,那樣的美麗。

媽媽,我想念妳。」

那不是遺憾,而是一種深深的愛——我幫妳踩了煞車,是因為我不想讓妳開往誰都無法承受的遠方。

真正的孝順,不是保持不變,而是在最痛的時候願意站出來守住安全底線。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在愛裡勇敢煞車,在眼淚裡守護彼此。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北大國小前車輛暴衝釀3死13傷!78歲高齡駕駛,難勸說也無法禁止!來看各國長者駕駛規範

中年後常做惡夢可能是失智警訊,男性尤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