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Cool Parents】酷爸帶三千金玩滑板,慘摔也澆熄不了的熱情,頻道分享影片,期許讓更多人愛上滑板運動

【Cool Parents】酷爸帶三千金玩滑板,慘摔也澆熄不了的熱情,頻道分享影片,期許讓更多人愛上滑板運動

台灣家長對孩子從事運動的態度,在疫情後有著顯著的改變,許多人從被動轉向積極支持,這當然也與體育賽事的轉播、教育體制的推廣有關。但如果你要帶孩子長時間參與一項運動,規律練習,又會鼓勵他們深入學習哪一項運動呢?我們採訪了家銘爸爸,他以YouTube頻道「奶爸攝影師 JIA MING」一系列記錄家中三個寶貝女兒學習滑板的影片,受到許多家長與滑板愛好者的關注!

文章目錄

讓女兒苦練滑板,這在家長圈裡真的不太尋常。從小學滑板的女生,在台灣目前還是很少!家銘還是一次讓三個女兒都練下去!

三個愛刺激活動的女兒,疫情期間開始玩滑板

家銘是一位攝影師,本身就喜好運動,也鼓勵孩子運動,只要有空就父女四人外出跑跳。當女兒外出的速度漸漸變快,他發現要跟上女兒的行動,開始吃力,他靈機一動:「那我來滑滑板!」這成為了三個女孩踏上滑板的契機,「三個女兒本來就都喜歡比較刺激一點的運動,再加上正值疫情期間,滑板這項運動是自己練習的,可以保持社交距離。」沒想到原本只是爸爸的交通工具的滑板讓三姊妹都樂於挑戰。

「我本身不會滑板,所以從網路上面看影片、找資料,帶著兩個姊姊嘗試,她們也互相學習,然後妹妹看著兩個姊姊練習,覺得不想輸,也跟著一起學。」雙胞胎樂樂、瑢瑢12歲,妹妹寧寧10歲,三姊妹和爸爸一到假日就跟著爸爸到極限場,主要在台南極限場活動,然後拜訪台灣其他縣市的場地。

 
樂樂FS AIR飛大U管


瑢瑢BS AIR飛大U管


寧寧飛Funbox

東京奧運滑板比賽後,越來越多家長願意讓孩子玩滑板

家銘在2020年第一次帶著孩子到到極限場,當時場上大部分都是高中左右的學習者,三姊妹算其中年紀偏小的,但現在去就滿多小小朋友,「2021比賽的東京奧運滑板比賽是滿關鍵的因素,冠軍的平均年齡都在十幾歲。越來越多家長可以接受小孩玩滑板,了解這項運動不是不好的運動。以前玩滑板,大家好像都會覺得有點跳出體制外。」

當摔倒成為無可避免的事

滑板和其他運動不太一樣的地方是,一開始往往很沒有成就感,這裡指的就是「摔倒」這件事。這點家銘非常清楚,他拍攝的影片都會Hashtag「沒摔就要感恩」,他笑說這是一開始他開始站上滑板給自己的鼓勵話語。問他,孩子慘摔的時候,他是否曾經捨不得,要孩子放棄?

「當然有啊!我會覺得愧疚,想說是不是當初不要玩滑板比較好,但是看到孩子受傷,醫院處理完、哭完以後,眼淚擦一擦跟你說我還是要繼續學,你就無法阻止他們,因為她有堅定的心態。說真的,任何的運動都會受傷,所以應該是要思考怎麼安全的從事一項運動?例如,把更基本的訓練工作做好。」

媽媽菁菁則表示,一開始確實會很擔心,也很捨不得小孩受傷,但畢竟是爸爸帶著孩子去運動,所以尊重爸爸的想法。然後她也問了小孩非常多次,就算會受傷或者酸痛,孩子依然堅持要玩下去。學習初期,夫妻常溝通,確認買了完整的護具,也先教導孩子怎麼樣安全的摔倒,保護自己降低受傷的嚴重性。現在媽媽變成了啦啦隊,當三姊妹喊腳痛腳酸,媽媽就幫她們按摩擦藥。

樂樂曾在挑戰U管的時候撞到臉頰,休息好幾個月,無法再挑戰,不過幾個月後,兩位妹妹都成功踩下U管,所以他也突破自我,勇敢踩下U管。 瑢瑢也曾經撞破嘴唇,非常嚴重,她說:「雖然受傷很痛,但能夠克服自己的害怕,挑戰成功,會感覺很快樂,很有成就感。」寧寧則表示,曾有過撞牆期,當時想要放棄,爸爸的陪伴讓他找回了自信繼續練習。能夠姊妹們一起練習,再加上爸爸的陪伴與鼓勵,成就了「滑板三千金」這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家銘補充:「我們家就是一個團體吧!大家選好時間就一起去做這件事情。雖然每個人都遭遇過困難,但都可以再重新再站起來,接受挑戰。」


一家人攝於屏東極限場(已拆除)


一家人攝於113年第21屆總統盃全國滑輪板錦標賽

未來想成為滑板職業選手?

這麼勤奮的練習,也參加比賽,未來想成為職業選手嗎?其實三姊妹都有被滑板委員會選到,入圍潛力培訓選手,家銘表示:「溝通之後,最後決定不會走職業選手這條路。」而關鍵原因竟與「台灣場地」有關。

「其實現有的選手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台灣沒有場地,練到一個程度,想要再進步,就必須到國外去訓練,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家長帶著小孩去其他國家,可能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等於一家人就分開了。」考慮不希望家庭模式因此而改變,三個姊妹決定不走向職業訓練,「我們希望台灣有更多的滑板場地,適合公園賽事,不管是Ramp、U管、杆子等,所以拍攝影片公開分享的目的之一就是推廣滑板運動,讓更多人看到,進而有機會改善目前的訓練場地情況。」

「我們常排一整個禮拜,西部場地玩上去,也去過台北南港極限運動場、桃園新勢滑板公園、新竹左岸極限公園、台中豐富公園、嘉義香湖公園極限場。」透過頻道影片分享,三姊妹現在都有同好粉絲,知道他們哪個時間會在哪裡出沒,就特別來一起玩。

玩滑板後,三姊妹的成長

採訪尾聲,樂樂開心說道:「我想要一直玩滑板到很老,玩滑板可以做很多很帥的招式。」 瑢瑢提到,開始玩滑板以後,運動量很大,讓她身體變得強壯,不用去看醫生,很少生病。家銘補充,有時候一天玩個五個小時,在外面奔跑流汗孩子真的變得很健康。寧寧則說:「溜滑板很開心,因為我可以和姊姊在一起。」非常享受跟家人在一起活動的時光。

三個女孩太愛玩滑板,週末練習時間很長,所以也學會好好安排自己的平日時間,不管是讀書或家務,都會把握時間,在平時完成。可見滑板對她們的吸引力!而假日幾乎都在陪小孩的家銘,拿起設備記錄孩子的練習時光,除了回家可以反覆觀看孩子的動作,進而與孩子討論怎麼修正,也保留了孩子的童年時光,與她們努力、進步的過程。這些寶貴的影片,還加上了推廣滑板運動的社會意義。

採訪過程中,不時讚嘆家銘能夠把自己的時間幾乎都用在陪伴孩子身上,這樣的陪伴收穫了三個寶貝女兒對他深刻的信任。如果你想要更了解他和樂樂、瑢瑢、寧寧學習滑板的點點滴滴,請一定要觀看、追蹤他們的頻道!相信三個女孩的勇敢,和樂融融的家庭氣氛,一定也會讓你很感動!

請追蹤!YouTube   臉書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幫助不同年齡孩子,逐步建立適當的生活常規,家長的心態很重要

萬能媽媽「這樣做」,溫柔陪伴女兒度過每個人生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