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能媽媽「這樣做」,溫柔陪伴女兒度過每個人生階段
文章目錄
專家指出,女孩從嬰幼兒期到成年後的六個不同階段心理需求都不同,做為媽媽,我們要及時察覺並做出調整。
女孩6階段喜歡的媽媽
到底不同階段的女寶們,都喜歡什麼樣的媽媽呢?
一、嬰幼兒期(0-3歲)
喜歡的媽媽特質:1. 安全感的提供者:及時回應需求(餵食、擁抱、安撫)。
2. 溫柔的陪伴者:用笑容、兒歌和肢體接觸(如撫摸、擁抱)建立信任。
媽媽可以:
多進行肌膚接觸(如背抱、撫觸),幫助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戀,避免長時間分離或情緒冷漠。
二、幼兒期(3-6歲)
喜歡的媽媽特質:1. 有趣的玩伴:願意陪她玩扮家家酒、塗鴉、講故事。
2. 耐心的引導者:對她沒完沒了的「為什麼」給予簡單有趣解答。
媽媽可以:
用遊戲和童話滿足她的好奇心,比如:「我們一起來種花,看看它怎麼長大。」
此外,避免否定她的想象,像是:「兔子怎麼會說話?」,以免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
三、小學低年級(6-9歲)
喜歡的媽媽特質:1. 溫暖的鼓勵者:在她學會繫鞋帶、背課文時真誠誇獎細節。
2. 習慣的培養者:幫她建立學習/生活規律,但不過度控制。
媽媽可以:
用具體表揚代替籠統的「真棒」,比如:「你今天自己整理了書包,很有條理。」
還有對孩子適當地示弱:「媽媽這題也不太懂,我們一起查字典好嗎?」
四、小學高年級~青春期前期(9-12歲)
喜歡的媽媽特質:1. 平等的朋友:願意聽她聊學校八卦、朋友矛盾,不輕易評判。
2.情緒的容器:在她因小事崩潰時(如被朋友冷落),先同理而非講道理。
媽媽可以:
多用:「聽起來妳很傷心,需要我抱抱嗎?」來代替「這點小事不值得哭。」
也可以適時分享自己童年的類似經歷,像是:「媽媽小時候也被取過外號......」
五、青春期(13-18歲)
喜歡的媽媽特質:1. 尊重的邊界感:敲門後再進房間,不私自翻看日記。
2. 堅定的支持者:在她自我懷疑時,肯定她的獨特性,例如:「不管妳做什麼選擇,我都相信妳。」
媽媽可以:
用寫信或睡前聊天代替審訊式提問,像是少問:「今天考試怎麼樣?」多說:「最近有開心的事想分享嗎?」
允許她有不同的審美,例如染髮、穿闊腿褲......等,在安全范圍內給她試錯的空間。
六、成年後(18歲)
喜歡的媽媽特質:1. 智慧的顧問:在她求助時才給建議,不強行插手人生選擇。
2. 獨立個體的尊重:把她當作可討論家庭決策的平等成員。
媽媽可以:
從「妳應該」轉為「如果妳需要,我的經驗是......」
接受母女間關係的新模式,比如她更願意和好姊妹們旅行,而非陪妳逛街。(編按:怎麼有點想哭)
六個階段看下來,著實不容易!就算為人父母,也是一輩子都在學習「放手」這件事,小編與大家共勉之。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