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好孕專車7月上路,但許多媽媽卻「看得到、吃不到」? 議員籲放寬標準
台中市「好孕專車」補助涵蓋產檢至產後六個月,但7月才上路,6月底前生產者無法申請,忽略實際需求。有議員質疑為何桃園可回溯補助,台中卻做不到,明顯忽略了產後媽媽的實際需求。呼籲放寬限制,讓產後婦女享有平等權益。社會局則表示,目前僅開放給7月後懷孕者,但將研議調整標準。
台中市好孕專車,7月前生產的孕婦無法使用
台中市好孕專車預計今年7月上路,但有議員質疑,今年7月前生產的孕婦竟然「看得到、吃不到」。
議員黃守達指出,根據市府推動的孕婦乘車補助方案,補助範圍涵蓋產檢、產後回診,以及新生兒的預防保健交通費,補助時程延伸至產後六個月。然而,市府規劃的「好孕專車」將於7月才正式啟動,導致若孕婦在6月底前已生產,雖仍有醫療需求,卻無法申請補助。他質疑市府在政策設計上忽略了產後媽媽的實際需求,未能真正保障其交通權益。
為何不採用溯及既往方式?社會局將進一步研議
黃守達進一步指出,桃園市早在去年3月上路「好孕專車」政策時,便採用溯及既往方式,讓當年元旦後生產的婦女也能申請補助。他質疑:「桃園能做到,台中為何不能?」並批評台中作為六都最後一個啟動該政策的城市,進度緩慢,呼籲市府應立即檢討,讓政策全面到位,別讓部分產婦被排除在外。
同樣提出關切的還有議員謝家宜與張玉嬿。她們認為,產後半年內的婦女仍有定期回診需求,不應因為政策7月上路就一刀切,排除在補助之外,呼籲市府調整門檻,讓更多人受益。
台中好孕專車編列7007.5萬元預算,透過台中通App發放乘車金,對象除設籍台中的本國孕婦,也包括配偶設籍台中的非本國孕婦,今年7月上路後,孕婦自孕期起至預產期後6個月,可獲得30趟次,單趟最高補助200元,總金額6000元,預估1萬1200人受惠。
社會局長廖靜芝回應,目前政策設計以「懷孕中」婦女為主體,因此僅針對7月以後懷孕者開放申請。不過,她也表示,社會局將進一步研議是否可適度放寬補助條件,回應外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