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台東學生登山團遭虎頭蜂攻擊!嚮導肉身護團不治。認識虎頭蜂出沒地點、攻擊行為、逃離方式、急救4招

台東學生登山團遭虎頭蜂攻擊!嚮導肉身護團不治。認識虎頭蜂出沒地點、攻擊行為、逃離方式、急救4招

虎頭峰由氣候的變遷,山上農作物愈來愈少,因此虎頭蜂出沒地點也降至低海拔。不論是登山或在平地,都需多多留意!

文章目錄

20人學生登山團昨(8/22)到台東浸水營古道健行,3人遭遇虎頭蜂攻擊,而41歲洪姓響導,為了保護學生團安全,以肉身護團,叫其他團員趕快跑,最後遭圍攻趴地,響導全身有超過50處被螫傷。最後不幸仍未能救回。

虎頭蜂

虎頭蜂出沒地點

虎頭蜂窩多築於土穴、樹根、樹洞。秋季為蜂繁殖盛期,常有民眾因進入蜂築巢區,因此遭蜂螫。出外也需特別注意。

樹枝、樹叢

最凶猛的黑腹虎頭蜂最喜愛在高大樹枝上築巢。黑絨虎頭蜂、黃跗虎頭蜂則多築窩於樹叢。因此在登山時需盡量走步道,而不要往樹叢走。

花園、果園、垃圾場

較老的虎頭蜂約有一半擔任外出採集工作,通常在花園、果園、垃圾場或養蜂場附近出現。

鋼筋鐵架下

值得爸媽注意的是,蜂黃腰虎頭蜂窩經常在於住家屋簷的鋼筋鐵架下或冷氣下方出現。因此即便不是在戶外,也要注意虎頭蜂出沒。

之前新竹便有一名1歲黃姓女童,因天氣太熱,家人打開窗戶,想讓空氣流通,卻沒注意到窗戶外面的鐵架上,結了一窩虎頭蜂。結果開窗時虎頭蜂受到驚嚇,飛進屋內,不大會走路的一歲小孩,因此被螫不治。

虎頭蜂會刮樹皮木質纖維作為築巢材料,若在住家附近發現棒球大小的蜂窩,就應該通報盡快移除。這時候移除蜂窩,危險性也是最低的!

虎頭蜂

虎頭蜂攻擊行為

一般來說,虎頭蜂並不會主動攻擊人類,通常是因為被驚擾,為了自衛而螫人!只要不要驚動虎頭蜂,不主動攻擊,就能減低風險。

此外,也可以藉由下列的跡象,辨識虎頭蜂是否即將發動攻擊!

1.盤旋

警戒蜂通常會盤旋以示警告,只要看到單飛的警戒蜂在身邊繞圈圈,就先保持安靜,不要拍打虎頭蜂,趕快繞道而行。盡量走在步道上,不要隨意穿進樹叢,不要搖動樹枝。

2.招喚同伴

若有人拍打警戒蜂,警戒蜂便會發出費洛蒙召來群蜂攻擊,或是折返蜂巢呼喚蜂群大舉來襲。如果看到虎頭蜂聚集越來越多,在身邊打轉,就要非常小心了!這時要小心不要尖叫或拍打,反而會激怒虎頭蜂急刺!最好的做法就是屏息鎮靜,不作快速反應動作。

3.攻擊

虎頭蜂有時候防衛及攻擊距離可長達數10公尺。這時一定要安靜、蹲低,採直線及盡快快速遠離蜂群,距離至少拉開50米以上,走得愈遠愈好!

發動全面攻擊之前,務必朝虎頭蜂飛來的相反方向或上風處,沉穩的大步走開,離開現場。

若穿著淺色、光滑表面的夾克,則可以緩緩脫下,包住頭部露出眼睛屏息大步逃跑,就更能增加安全逃跑的機率。

虎頭蜂
(圖片翻攝自卓溪鄉公所粉專)

預防虎頭蜂攻擊方法

1.避免深色衣服

虎頭蜂對於黑色、表面粗糙或隨風飄動的頭髮,會特別注意,。因此登山盡量穿戴淺色的長袖衣褲及帽子,並穿著運動鞋。

2.避免噴香水

在戶外用有香氣的化妝品、噴灑香水等,有可能招來蜂類。

3.盡量穿光滑材質的衣物

表面粗糙的毛織品及皮革衣物,是蜂類比較喜好的攻擊目標,最好避免穿戴。以光滑材質的衣服為佳。

4.擦白花油

也有山友提供個人經驗,一入登山口就可以擦白花油,擦的位置在頭頂-臉頰-後腦頸-從手背至肩-加腿兩側。但對於小小孩來說,可能會太刺激不適合,爸媽要評估一下喔!
 

虎頭山
(圖片翻攝自太平山國家公園粉專)

被虎頭蜂螫咬急救4招

前往敏感地區登山郊遊,最好準備「蜂螫急救包」,放置含類固醇軟膏、抗組織胺劑等相關醫師處方藥劑,以備不時之需。

若真的招惹到虎頭蜂被攻擊了,下列夾、沖、送急救3步驟可試著自我急救:

1.夾:夾子夾刺

用尖頭鑷子,小心地從皮膚外的毒囊前順勢向後將毒刺挑出。

2.沖:沖水

儘速使用清水沖擦傷口。

3.喝:喝水

如果身上暫時沒有急救藥品,被叮到之後也可以多喝開水利尿。

4.送:送醫

迅速送醫:為防範過敏性休克,搬運傷患時將頭部放低, 並迅速送醫救治。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南投水壩無預警開啟,兩家人野營被沖走!親子營地要慎選,11守則挑選安全露營場地

孩子被蚊蟲叮咬處理5步驟,這動作能減少腫脹!傷口抓破後觀察48hrs,會痛恐蜂窩性組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