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家有小烏龜,在家就能加強語言力的10個技巧

家有小烏龜,在家就能加強語言力的10個技巧

孩子語言發展能力落後,除了可能說不好話、理解速度慢,也不利同儕互動、社會情緒學習。除了親子共讀,還有哪些互動方式或技巧可以提升孩子的語言力?專家提供10項技巧,供家長參考。

文章目錄

語言發展遲緩│大雞慢啼

已滿2歲的侑侑今年即將進入幼兒園,但同齡孩子都已能夠表達「我想尿尿」、「玩車車」,甚至能與大人簡單對話,只有侑侑雖然好像能聽懂大人在說什麼,卻只能以「嗯嗯」聲回應。無法說話,讓老師與家長都擔心,侑侑入學後不容易適應團體生活、較難融入課程。

「孩子應該1歲起發展出語言,但可能一直沒有足夠刺激,看不到大人嘴型,或是用手一指大人就懂意思,根本不用開口。」有超過20年園長經驗的台南水交社非營利幼兒園園長林昭慧說。

台南水交社非營利幼兒園位於台南市區,車程十分鐘內就百貨公司、國中小與大學,周遭機能豐沛,絕不算是偏鄉或非山非市地區,但林昭慧觀察,近年來,或許受到疫情期間戴口罩、人與人之間互動減少,加上 3C 育兒、家長過度為孩子代勞等狀況影響,語言發展落後的孩子比例仍略有增加。

除了因練習機會與刺激不足造成孩子語言發展落後,陽明交通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鄭雅薇提到,也有些家庭為了培養孩子使用雙語,從小只對孩子說英語、想著上小學就會學中文,結果導致孩子適應困難,難以建立一套完整的語言體系並開口說話。

語言發展 詞彙量 對話

語言力落後影響認知發展,不利社交與情緒

語言發展落後有哪些影響?在語言治療領域服務超過20年的北市聯合醫院語言治療師艾秀芸說明,語言能力可分為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兩部分。

語言理解能力影響「孩子能否明白所聽到的話的意義」,若跟不上同齡孩子,孩子可能會聽不懂,或需要花費更多時間理解指令,導致動作緩慢、難以順利跟上團體生活進度,認識的詞彙不足也影響認知發展。

而語言表達能力影響「孩子能否用說話表達自己」。若能力較弱,除了說話速度慢、不利同儕互動,也會對情緒造成負面影響,「當孩子無法『為情緒命名』,無法辨識情緒、不知道自己的生氣從何而來,就只能用大哭或逃避等方式處理。」艾秀芸解釋。

艾秀芸舉例,很多幼兒覺得「放屁」一詞很好玩,但她曾遇過語言能力落後的4歲男孩,有次放屁被同學發現、同學說「放屁」笑得很開心,但男孩不明白「放屁」的意思,因此覺得同學不喜歡他、情緒低落,後續一整天都無法好好與同學互動,也難以專心在課程中。

10件小事加強語言力

艾秀芸建議,若想協助孩子提升語言力,可以嘗試以下10種技巧,增加平時鍛鍊語言能力的機會:

創造孩子需要主動溝通的情境

把孩子的玩具放在較難取得之處,或將食物分成較多小塊,增加孩子主動向家長開口提出需求的機會;家長有時也可以故意裝傻(例如把褲子套在身上),讓孩子開口糾正家長。

面對面溝通

提及或介紹某些物品時,可以將物品放在孩子與家長的視線之間,引導孩子說出物品名稱。若孩子想拿小汽車,親子可以一起拿著小汽車、對孩子說「汽車」,加強孩子理解能力並試著引導開口。

透過平行說話,大量語言示範

家長可以在遊戲時同步「配音」,描述孩子的行為或正在注意的事物,增加孩子的詞彙輸入量。

簡單易懂慢慢說

簡單、易懂、緩慢、明確地與兒童溝通。介紹新物品時,可同時展示物品,讓孩子連結詞彙與物品;可縮短句子的長度、提到句中的重要詞彙時提高音調,或搭配表情手勢。

模仿兒童說話並糾正

模仿後示範,可以糾正兒童發音或詞語使用。例如孩子將「橘子」說成「集集」,大人確認孩子的語意後可回應「集集?怪怪的耶,是『橘子』。」

提問,「提示了再問」

家長先提供線索,讓孩子順著提示說出話語。例如親子共讀時,家長根據繪本說明「小老鼠想吃榴蓮」再問孩子「誰想吃榴蓮?」給孩子回答的機會。

延伸新概念

在原本的對話中加入新的概念或事件。例如,聊天時提到「我們去動物園看獅子」,家長可以延伸提到「我們也看到大象」。

擴展句子

家長可以示範為句子增加形容、修飾語句。例如,提到「我們去動物園看到獅子」後,可以再說「我們去動物園看到毛茸茸、懶洋洋的獅子。」

重組句子再重複

將兩句話組合後,重新說一次,可以讓孩子學習語法使用。例如「獅子懶洋洋」、「獅子在水池邊」,重組後在對孩子說一次「懶洋洋的獅子在水池邊」。

給予正向回饋

當孩子學到新的詞彙語言概念,可以適時鼓勵:「這句說得真的清楚」、「聰明小孩,你有想到!」

艾秀芸說明,10種技巧若能融合運用效果最好,家長也可以先試著每週嘗試一種方法,習慣後再試著融合運用。她也提醒,家長的知識建立、態度正向,比技巧使用更重要;家長要先了解孩子的發展里程碑,不必過度焦慮、要求孩子進度超前,同時讓孩子在練習中保有成就感,要求快速進步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

除了上述技巧,鄭雅薇也建議,若孩子的語言能力落後是因環境刺激過少導致,且落後程度不嚴重,除了親子共讀、及早進入幼兒園接受團體生活,也可以依據孩子的個性,安排兒童足球等團體活動,增加孩子與他人對話的機會與經驗。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
  文/ 家有小烏龜,在家就能加強語言力的10個技巧【小烏龜世代】
  更多文章請見 親子天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疫後幼兒早療通報破3萬、早療聯評大塞車 「小烏龜世代」上學了!【小烏龜世代】

早療這條路,更需要父母的陪伴!親子互動更能有效刺激孩子的能力發展

看更多親子天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