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產後照護> 生完才是挑戰的開始!自然產、剖腹產都要承受傷口疼痛,產後兩週未能痊癒要小心

生完才是挑戰的開始!自然產、剖腹產都要承受傷口疼痛,產後兩週未能痊癒要小心

好不容易熬過生產的痛,大多數媽媽一定想著:終於能好好休息,沒想到,不是生完就輕鬆了,而是各種疼痛挑戰的開始!雖然傷口疼痛是常見狀況,但不是每個人的痛都只是痛而已,留意異狀,適時就醫,幫助媽咪順利度過產後難熬階段,幫助身體復原,也才更能感受新生兒誕生的喜悅!

文章目錄

產後照護│產後傷口疼痛│自然產│剖腹產│會陰傷口│產後惡露

順利走過生產大關的產婦,無論是自然產或是剖腹產,身體都要承受傷口的疼痛,也為產後恢復生活帶來諸多不便。不過,這些傷口的不適多能藉由藥物或是護理獲得緩解,且約會在產後兩週左右痊癒。倘若傷口有腫脹疼痛與不適,或發現剖腹產傷口有滲液滲血,都須立即請產科醫師評估。

會陰部傷口適合溫水坐浴

自然產的媽咪,因胎兒經過子宮頸、陰道、陰道口,都可能留下程度不一的裂傷,而最讓媽咪感覺到明顯疼痛的就是「會陰傷口」。亞東紀念醫院產房護理長楊詩蘋表示,使用於會陰縫合的線材為肉線,可被人體自動吸收,不需要拆線,也幾乎不會造成不適,傷口則約7~10天能癒合。

楊詩蘋護理長指出,假如產婦的會陰部傷口裂開較大,或是較為腫脹,特別是伴有痔瘡,可在產後24小時開始進行溫水坐浴,每次約10~15分鐘,每天約3~4次,可加速會陰傷口的消腫和復原。「建議使用陰道沖洗瓶,瓶內裝煮沸過的溫開水,如廁後清洗會陰部,可將惡露沖洗乾淨,之後,再用衛生紙由前往後擦拭,保持傷口處的乾燥。」

剖腹產傷口應保持乾淨

剖腹產會在產婦的下腹部,留下最長15公分的傷口,楊詩蘋護理長表示,住院期間,醫護人員會定時為產婦換藥,傷口必須保持乾淨,不能碰到水,建議採用擦澡方式,來維持身體的清潔,「手術後10~14天後,確認傷口復原良好,才能碰水洗澡。」

對剖腹產媽咪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傷口美觀問題,楊詩蘋護理長建議,可使用美容膠或透氣膠帶,也能考慮使用預防疤痕的矽膠貼片或凝膠,黏貼傷口處約3~6個月的時間,有助於傷口恢復得較為平整,也能避免手術後傷口有蟹足腫的形成。同時,鼓勵剖腹產產婦,別擔心傷口疼痛,而不敢下床活動,儘早下床,有助於腸胃道蠕動,促進排氣避免便祕。

第一次下床應注意事項

產後的第一次下床,讓媽咪有點「心驚驚」,楊詩蘋護理長表示,一般剖腹產媽咪採取半身麻醉,返回病房後平躺6~8小時,避免手術後引發的麻醉性頭痛,可翻身但儘量勿抬高頭部。建議術後8小時嘗試第一次下床,下床時,可使用束腹帶,以減少下床拉扯到傷口而造成疼痛不適。提醒束腹帶持續使用4~6週左右,但在臥床休息或睡眠時,要將束腹帶鬆開,避免引發皮膚搔癢。

至於自然產媽咪,不免擔心起身、坐下會引發會陰部傷口的不適,楊詩蘋護理長建議,產婦能先收縮會陰部再坐下,或是採取側坐以及坐中空墊,來緩解傷口的疼痛。


產後惡露的變化

胎兒分娩後,子宮蛻膜會隨著血液開始慢慢脫落,從陰道陸續排出類似月經的分泌物,稱之為「惡露」。產後約兩三天左右,是惡露量最多、顏色最深的時候,顏色會從鮮紅色,再慢慢轉為棕紅色或粉紅色;約在產後三週左右,會變為棕黃色或乳黃色,「由於餵母乳會促進宮縮,有些媽咪會在擠乳後發現淡紅色的分泌物,這屬於正常現象。」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產後才是辛苦的起點,顧孩子也要顧自己,4項照護要點不輕忽
惡露,多久才會停?觀察惡露變化情況,掌握子宮復原是否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