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健康與疾病> 嬰幼兒腿部常見問題,了解各階段生長困擾

嬰幼兒腿部常見問題,了解各階段生長困擾

爸爸媽媽總是十分在乎孩子的腿部外觀,深怕因為在嬰幼兒時期沒有細心照料,而導致學齡後的腿部出現O型腿、X型腿、步態呈現內八、外八等等腿型不佳的問題,到底該如何為小朋友守護好腿部的骨骼健康?

文章目錄

嬰幼兒腿部│腿部外觀│內八│外八│骨骼發展│O型腿│X型腿

寶寶從爬、站、走的一系列腿部發展,會隨著生長發育產生不同的變化,直到大約6~7歲之後才會全面發育成熟。愛迪樂中山聯合治療所物理治療師鄭之姸表示,事實上,不論是大眾常熟知的O型腿或者是X型腿,在腿部的骨骼發展中,大多屬於正常的生理現象,因此,父母並不用過度擔憂。


嬰幼兒腿部│腿部外觀│內八│外八│骨骼發展│O型腿│X型腿

過早使用學步車.恐讓骨骼變形?

學步車是嬰兒學習走路時的輔助工具,除了能降低爸媽育兒的麻煩,更可讓寶寶四處探索,增加對周遭環境的興趣,但須特別注意的是,針對還未能完全獨自站立的嬰兒,骨骼尚未發展漸全,若是過早地用學步車,易使骨骼無法支撐重量而造成過度彎曲,變成「病理性O型腿」,因此,學步車的使用年齡應視孩子的發展狀況決定,建議10個月大至1歲半時較佳。


嬰幼兒腿部│腿部外觀│內八│外八│骨骼發展│O型腿│X型腿

嬰幼兒腿部發展4階段

根據嬰幼兒腿部發展的各階段,鄭之姸治療師說明如下:

階段1:新生兒至6個月大.O型腿

外觀:雙腳靠攏時,膝蓋無法自然貼近,產生類似O型的形狀,腳踝併攏站立時,雙膝蓋內側的間距不超過6公分,為正常生理性範圍。

由於胎兒長時間於子宮內呈現蜷曲的姿勢,進而讓髖關節的股骨內旋角度較大(約30~40度間),小腿骨與腳掌仍是往內彎曲,自然而然就形成了「O型腿」的狀態。O型腿大約會持續到一歲半至兩歲左右,之後腿型就會開始拉直,家長千萬不要因此以為嬰兒腿型不正常,想用包巾、繩子等外力拉直他們的雙腿。

階段2:6個月大至兩歲.正常直腿

一般來說,6個月大的嬰兒頸部發展愈趨穩定,其骨骼、神經系統、肌肉協調能力發展也日漸成熟,可獨立維持坐姿數秒,即便上身前傾,也能利用雙手支撐;7~8個月大則會出現肚子貼地,匍匐前進的爬行動作;9~10個月大可開始扶著沙發、家具或牆面從地面站起;11個月大至兩歲,嬰幼兒的腿部肌肉可支撐本身重量,並靈活運用四肢關節,不用父母攙扶也可自行走路。

不過,每個人的腿部發展速度,與營養攝取是否均衡、家庭環境基因等等有關,不能以偏概全。但針對大多數的狀況而言,因為嬰幼兒11個月大後,漸能獨立行走,原本O型腿的情形,會隨著開始走路、時常活動的關係,讓骨骼狀態在半年到一年之內慢慢矯正回正常的直腿。

階段3:2歲至4歲.X型腿

外觀:當孩子的膝蓋靠攏時,雙腳自然貼近,產生類似X型的形狀,膝蓋併攏站立的情況下,雙側腳踝內側間距不超過8公分,方為正常。

X型腿的出現是因為孩子兩歲後,腿部漸轉筆直,隨著體重與活動力增加,膝蓋關節處會逐漸往外翻向前,而後開始出現生理性膝外翻的現象,有些人的膝蓋內側甚至會碰在一起,在站立時由於承重壓力較大,X型腿會更為明顯。

3~4歲則是X型腿最顯著的時期,一般而言,X型腿為腿部發育的其中一段過程,隨著小孩的腿部發展日益成熟,會自然恢復為正常直腿的狀態。

階段4:4歲至6歲.正常直腿

4歲以後的孩童,隨著生理發展與活動量的增加,腿型會再轉為趨近筆直,或呈現輕微的膝外翻,成長到6~7歲時,雙腿就會漸發育為成人的模樣,逐漸定型。

這一系列的發展過程為下肢的鐘擺效應(足部發展階段:O型腿⮕正常直腿⮕X型腿⮕正常直腿),只要符合正常生理範圍,父母都不需特別擔心。

嬰幼兒腿部│腿部外觀│內八│外八│骨骼發展│O型腿│X型腿

內八與外八

一般來說,內八與外八是指人在行走時的步態,正常的步態是腳掌所指的方向與前進方向平行,走路內八是指走路時的腳尖朝內,外八則為腳尖朝外。不管屬於何種步態,都與髖關節、大腿、小腿、腳掌等部位有關,對此,鄭之姸物理治療師提出2點解釋:

1.內八

1~3歲的幼兒會出現內八,主要是脛骨骨骼生理性發育的正常現象,在正確的運動與姿勢調整下會自行恢復。而大腿骨內轉所造成的內八,則常見於3~8歲的孩子,人到了3歲左右,大腿骨會逐漸由新生兒時期的外轉向內轉,若是內轉的角度過多,就會形成內八。

其實內八大多屬於後天造成的問題,其中又以錯誤的姿勢性習慣為大宗,例如:幼兒在最初學習坐立時,為了穩定軀幹及坐姿,時常採用W型坐姿(從頭頂往腳方向看,雙腿呈現W的形狀),如此,便更容易產生髖關節股骨頭過度往內傾旋轉,也易造成大腿內收與內轉肌群過緊,而變為內八。

2.外八

基本上,相對內八來說,外八較不常見,由於胎兒在子宮內時,髖關節呈現外轉,因此從嬰兒時期到開始會走路時,大腿仍然處於外轉狀態,不過,通常持續到1歲半至2歲左右,大腿骨就會逐漸內轉,並隨著生長發育逐漸恢復正常。

6歲以後的孩童,步態及腿型趨於定型,大多數的內八、外八等狀況能漸獲得改善。此時,若是父母發現孩子仍有相關問題,身體能自行調正的可能性相對較低,就需要透過矯正型鞋墊來改善。


嬰幼兒腿部│腿部外觀│內八│外八│骨骼發展│O型腿│X型腿

如何判斷內八外八就醫時機點?

除了生理性的內八與外八之外,早產兒、母體內壓胎、兒童體重過重、錯誤習慣的坐、站姿,都有可能導致相關困擾。因此,若是孩童6歲以後,爸媽發現他們有出現僵硬的前足內收、單側或不對稱的內八走路、小腿、大腿脛骨明顯內轉、同時合併其他疼痛徵兆,已經影響日常活動時,就需帶兒童至骨科就診,檢查是否有髖骨異常等情形。


嬰幼兒腿部│腿部外觀│內八│外八│骨骼發展│O型腿│X型腿

下肢肌力訓練從嬰兒起步

基本上,孩子腿部的生長只要符合下肢的鐘擺效應,就不用太過焦慮,但家長仍需多注意小朋友的骨骼發展,若是未及時發現異狀、腿型過度彎曲的話,可能意味著下肢關節間的位置不正確,進一步易形成關節間過度壓迫、磨損,恐間接導致下肢肌力不平衡,走路易感疲憊、痠痛。

若是更為嚴重的情形,甚至將影響下肢骨骼發展。建議有疑慮時,可向小兒骨科、復健科醫師諮詢,才能及早期發現問題並治療。平時也可進行適度地運動,提高肌力,更好的保護骨骼,對此,鄭之姸物理治療師建議如下:

1.多進行粗動作活動

嬰兒自7個月大開始爬行後,父母可鼓勵他們多多爬行,藉此提升軀幹肌力,未來學習行走時,能助其維持身體姿勢穩定,而不至於讓腿部承受過大的壓力。此外,3歲以上的幼兒,也須注重腿部的訓練,戶外步行、遊具的攀爬活動,都是很適合的活動。

2.避免W型坐姿

假設幼兒有習慣性的「W型坐姿」,爸爸媽媽應不定時地口頭提醒他們,記得變換成盤腿,若是孩童仍然無法戒掉此行為,則可準備專屬孩子的遊戲桌椅,讓幼兒改為在椅子上進行遊戲,減少W坐姿的頻率。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幼兒常見足部5大問題!扁平足、W坐姿、內外八…,爸媽最焦慮的就是這個
寶寶O型腿,只有「這類」會自行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