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媽媽談心> 兩性情感> 拆解「你每次都這樣!」的語意,背後可能是隱藏的主觀意識

拆解「你每次都這樣!」的語意,背後可能是隱藏的主觀意識

「你每次都這樣!」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話,或是你本身就會說這樣的話呢?但是這樣的話,是否忽略了對方可能有一兩次不是這樣呢?當你的伴侶一周有兩天沒有晚回家,但三天晚回家的時候,你是否會說「你每次都晚回家?」當你的孩子一周有四天沉迷於電玩,但有一天有好好寫功課的時候,你是否忽略了他有好好寫功課的那一天,只看到了他「每次」都不好好寫功課?

文章目錄

覺察客觀事實 才能讓你看見改變的可能性

李崇建老師在「一周一練習 一年學會冰山理論」的課程裡,提到了客觀事實的概念。

什麼是客觀事實呢?客觀事實就是「客觀的事實」,是薩提爾學派在談論人的一個基礎。他們在談論人的時候,很強調所謂的客觀事實,也就是實際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而不是主觀感覺上發生了什麼事情。

情緒│感受│客觀

譬如伴侶吵架,一方說另一方「怎麼又這麼晚回家」,但這麼晚是指幾點呢?怎麼樣才叫做晚呢?怎麼樣才叫「又」呢?

但這些不是客觀事實的話,卻常常引來彼此的爭執。

重要的事情在於,有人聽到「你每次」、「你又」怎樣怎樣了的時候,並不會感到開心,反而是生氣、不滿居多,這樣一來,改變的可能性並不高,爭執的可能性反而比較高,這使得我們並沒有辦法為彼此帶來和諧的相處方式,也無法達成我們的目的。

訴說客觀事實 讓我們有改變的可能

情緒│感受│客觀

如果你今天,告訴你的伴侶說「怎麼了?你今天怎麼八點才回家?」訴說的是一種客觀事實,起衝突的可能性自然低了許多,同時也有可能為彼此帶來和諧討論的可能性,雙方溝通的空間自然比較多。

「你今天怎麼了,怎麼忘記幫我買東西了呢?」「你今天怎麼了,怎麼會遲到呢?」這樣客觀事實的訴說,確實為我們帶來更多理性討論的空間。

如果要帶來改變,最重要的是彼此有沒有心意把話講清楚,能不能用更貼近客觀事實的話來說。過去我們的溝通方式,常常會帶來爭執,而爭執之下,彼此反而更有可能越看不見改變的可能性,陷入所謂「災難四騎士」的爭執模式當中。

因此呢,練習用客觀事實的話語來跟彼此做溝通,也許會是一條通往解決爭執之路的一個起點吧。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本文由【女子學】授權 
 文/拆解「你每次都這樣!」的語意,背後可能是隱藏的主觀意識
 更多文章請見 女子學,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
與老公吵架隔天的便當,日本人妻的反擊,20款恐怖便當,你覺得那個最可怕?
在產房昏倒的爸爸!護理師超鎮定反應笑壞網友。僅僅看到麻醉針,這位爸爸就倒了!媽媽覺得無奈又好笑!

看更多女子學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