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孩子不感恩,嫌棄爸爸的工作,小學校長帶孩子實際體驗爸爸工作辛苦;讓孩子「有感」,才懂得感恩惜福

孩子不感恩,嫌棄爸爸的工作,小學校長帶孩子實際體驗爸爸工作辛苦;讓孩子「有感」,才懂得感恩惜福

國小校長黃淑玲觀察,孩子知足惜福的表現,隨著家境條件,呈現兩極化。為什麼孩子不懂得感恩?除了物質不虞匱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孩子無感,看不到別人的付出,遑論感恩了。

文章目錄

感恩│教育│感謝 

在家長社團裡,常見父母抱怨孩子不知感恩,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

來到學校,可見營養午餐有許多剩食,或是孩子把吃一半的早餐丟進垃圾桶;學務處失物招領區有各式的文具用品、水壺、外套,沒有學生領回去。

大部分的父母將「感恩」視為一種品格教育,希望孩子懂得知足惜福、心懷感激。從心理學角度來看,感恩則是一種積極的心態;許多的心理學研究證明,「感恩的心」得靠後天習得,而且懂得感恩的人,正向情緒和幸福感也會比較高。

研究顯示,養成感恩的習慣,不但能讓人感覺更好,還能重新調整大腦思路,對身心產生正向影響。簡而言之,擁有感恩的心,就等於掌握幸福的訣竅。

雲林下崙國小校長黃淑玲強調,「感恩一定要教!」她也不諱言,感恩很難教,課堂上結合學科、教導感恩的效果有限,最重要的還是得從生活中教起。

孩子為何不懂得感恩?

位於雲林口湖鄉的下崙國小是偏鄉學校,學校四周被魚塭包圍,當地是台灣重要的文蛤養殖產地。

「學生的家庭背景和貧富差距大,」黃淑玲指出,從事魚塭養殖的家庭經濟狀況不錯,孩子吃好、用好,拿iphone手機和平板,物質條件和一般城市小孩沒什麼兩樣。比較多的家長是務農或做工、看天吃飯,還有不少孩子是隔代教養。

她觀察,「孩子知足、惜福的表現,也呈現兩極化。」家境好的孩子比較不懂得珍惜,東西掉了也無所謂;物質條件不好的孩子,相對珍惜所擁有的東西。

另外,現代科技發展快速,吸引孩子的目光、追逐更新更有趣的事物,也因此,孩子對週遭環境和人事物愈來愈無感,不是視而不見,就是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例如:見地上有垃圾,孩子當沒看見,逕自走過去。

教孩子感恩的4個層次「知情意行」

黃淑玲指出,光是口頭上教孩子要懂得感恩,孩子多半無感。想要形塑孩子的品格和價值觀,一般來說,做法有4個層次「知、情、意、行」:

「知」指的是認知、觀念,認知包括了感知、意識和注意。「情」指的是情緒、情感,孩子擁有獨特的主觀體驗而產生情緒或情感的連結。

黃淑玲常提醒孩子「做人要飲水思源」,你喝的水、吃的東西的源頭是什麼?身上穿的、用的東西,是誰給你的呢?「當孩子與提供者產生情感連結,想到那個人為自己所做的事情,才會有所觸動。」

「知、情、意、行」的過程是,從了解(知)到觸動(情),再到思考(「意」,思維模式)與行動(行)

也就是說,希望孩子懂得感恩,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讓孩子有感、產生情感的連結。

讓孩子實地下水、撿文蛤

黃淑玲問孩子「家裡的魚塭都養些什麼」,孩子竟然講不出來,皺著眉嫌棄爸爸或阿公身上有臭味、髒兮兮的。家長忍不住跟黃淑玲說,「聽了實在很心痛,如果不是為了孩子,何必這麼拚?」

魚塭,對這群孩子來說,明明很近,心理上的距離卻很遠,他們既不理解,也無感。黃淑玲和老師們思考,如何讓孩子看見父母的辛苦?對人和這塊土地有感?

於是,學校設計「海底黑砂」課程。第一步,先讓孩子「看到」,然後有所覺察。

首先,帶孩子去附近的魚市場訪問,這些魚從哪裡來?在地養殖的文蛤和魚不在當地販售,去哪裡了?引起他們的好奇心。而後,讓他們討論、列出問題,邀請養殖達人到校解答疑惑。

最後,帶著孩子們實地下水、走進魚塭撈文蛤,體驗在魚塭工作的辛勞。因為自己實際體驗過,他們才知道父母或阿公阿嬤有多辛苦,原來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是理所當然的,要感謝大人的付出。

感恩對象,包括人和土地

黃淑玲認為,感恩的表現不侷限於「人」,還包括:「時刻」珍視當下,此時此刻自己能夠幸福地生活於此;以及「土地」,感謝大地孕育萬物生長。「當孩子把感恩的意念擴得更大,情感的連結自然也更深。」

早幾年,學校帶孩子淨鄉和淨灘,到村子裡撿拾垃圾、到海邊撿海廢(海洋廢棄物)。孩子們發現,海廢似乎撿不完,源源不絕地漂來。它們到底從何而來?如何減少,才能保育這片土地和海洋?

學校老師透過「海漂傳說」課程,帶孩子思考海廢的源頭,除了人為問題,也和洋流有關。結合藝術課,讓學生利用海廢創作,例如:將浮標結合漂流木,做成班級門牌;將保麗龍裁切、上色,做成獅頭。

除此之外,也結合日本的妖怪傳說、「付喪神」(物品經年累月就擁有靈魂),讓孩子想像、圖文創作海廢的故事,例如:我是一隻拖鞋,來自於一個漁村,如何被主人丟棄,最後在海上流浪…。

「比起大人不斷告訴小孩不要亂丟垃圾、要好好愛惜物品,這種轉化更為深刻,孩子有感,自然能生出惜物的心,」黃淑玲說。

感恩│教育│感謝
(學生利用海廢做成獅頭,懂得惜物,不會隨便浪費或丟棄物品。)

生活中這樣教孩子感恩

黃淑玲認為,孩子是否懂得感恩惜福,主要關鍵還是在於家庭教育。父母如何在生活中教孩子感恩呢?以下有3個建議:

家長以身作則

下崙臨海,很多村民靠海維生,說話和思考方式都很直接;有時尚未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家長就衝到學校找老師、大聲地「溝通」,未稱呼老師,直接喊「你嗄我過來…」。

黃淑玲很常提醒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她問家長:「你希望你的孩子也這樣跟老師講話嗎?」家長說:「當然不行啊,小孩說話要有禮貌。」

「你期待孩子成為什麼樣的孩子,你必須示範給他看怎麼做,」黃淑玲說。大人如果說話沒禮貌,孩子通常也會沒大沒小;大人本身愛抱怨、挑剔,孩子通常也學不會感恩惜福。

她強調,家長如果不以身作則,卻期待孩子在學校就能學會感恩,十分不切實際。若孩子回到家就被打回原形,學校老師再怎麼教都難見成效。

幫孩子創造情境

有時候孩子不是不知感恩,而是不知如何表達。家長可以做的是,幫孩子創造表達感恩的情境。

黃淑玲指出,以學校來說,一些節日如母親節、教師節,會設計和布置相關活動。每年教師節,由學校自治鎮長、自治幹部(為6年級學生)主辦感謝老師的主題活動,例如:感恩九宮卡,學生在九宮格裡寫下希望如何謝謝老師,「這個活動最可貴的是,上面所寫的感謝出自孩子的真心,而不是大人規定孩子要完成的作業。」

母親節更是教孩子感恩的好機會!下崙國小歷年做過的主題,包括:帶孩子手做蛋糕、插一盆花、寫感謝九宮卡、回家幫媽媽(或阿公阿嬤等主要照顧者)洗腳一個禮拜、念書給媽媽(或其他主要照顧者)聽等。

黃淑玲強調,唯有孩子們去做了,才會有感,例如:幫媽媽洗腳,摸到粗糙的皮膚,才會意識到媽媽下田農作很辛苦。而後,孩子們彼此分享想法和感受,有助於深化思維模式和心態,更懂得如何表達感恩。

除了特定節日之外,孩子生日這天,也可以機會教育。「這一天不只是為孩子慶生、送禮物,還應該讓孩子知道這天是媽媽的受難日,應該要感恩母親。」

物質適時地匱乏

父母照顧得太好,捨不得孩子吃一點苦,孩子容易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黃淑玲鼓勵,家長讓孩子做家事;下崙的老師常將做家事列為回家作業之一,「孩子做家事,體會到勞動和付出,會比較懂得感恩惜福。」

另外,她也建議,家長不要過度給予物質。「父母無限制地給予、滿足孩子想要的,他不會明白每個物品都有相對應的代價。」「爸媽說身上沒錢、沒辦法買,孩子會說去ATM領錢或刷卡就可以了呀。」

「人經過不足而獲得,才會懂得珍惜。」讓孩子在物質上有些稍微不足、適度地匱乏,才會懂得感恩和惜福。若孩子凡事可以予取予求,想要他有感恩之心,無異於緣木求魚!

 

👌本文由【未來Family】授權
 文/孩子不感恩,嫌棄爸爸的工作,小學校長帶孩子實際體驗爸爸工作辛苦;讓孩子「有感」,才懂得感恩惜福
 更多文章請見 未來Family,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教孩子表達感謝》當父母看見手足間能輪流感謝彼此,就是滿滿的感動
孩子開始說謊了?!3徵兆理解孩子為什麼不說真話,4技巧對應該怎麼辦,別讓孩子為了讓妳高興,而輕易說下謊言

繼續閱讀
看更多未來Family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