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曾心怡心理師專欄】寶寶上學大哉問,親子共同面對新生活的方法

【曾心怡心理師專欄】寶寶上學大哉問,親子共同面對新生活的方法

「我不想上學!」是許多小孩剛踏入校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每個有小孩的家庭總要歷程的一場拉鋸戰。除了寶寶會對學校充滿不安,家長也對孩子進入團體生活感到無法放心,到底該如何應對孩子的人生新課題?

文章目錄

上學│分離焦慮│安全感
(每個家庭成員所遇到的托育需求不同,所以用同一個標準看待每個家庭並不合宜。圖/shutterstock)

寶貝準備入學,不論是準備去托育中心或是即將進入幼兒園就讀,都是家中的大事,聽過很多爸媽分享,其實自己的分離焦慮程度比小孩還大,事實上,父母也需要有時間調適新生活。究竟家長對孩子上學又那些擔心呢?就讓我一一來解答吧!

問題1.幾歲才是適合上學的年齡呢?

有些爸爸媽媽在各種考量之下,決定讓孩子兩歲就開始就讀幼幼班,但有時卻會遇到家中長輩反對,認為「寶寶這麼小就要去上學?話都還不太會講,怎麼去?」

其實孩子的氣質性格皆不同,每個家庭成員所遇到的需求也不一樣,例如:當父母的職業是屬於輪班的狀態,對於托育的需求就可能會更高,所以用同一個標準去看待每個家庭並不合宜,因此,沒有規定幾歲才是適合上學的年齡,反而家長們應該思考,怎麼做才是最符合自身的需求?

例如:有些爸媽覺得若都靠長輩協助的話,一來怕他們體力無法負荷,二來也認為帶法可能會讓寶寶的學習刺激較少,所以在兩歲時就送去上學;有些家長則因不想讓孩子太早進入團體生活,初期得承受常常生病的狀況,希望等他們身體強壯一點時再入學。

這時,我們不妨觀察,小朋友是否已經開始有和同儕互動的需求,平日可讓孩子多練習口語表達,增加生活中的語言刺激或練習上學時需要表達的詞彙,例如尿尿,痛痛等,都會提高整體準備度,長輩也可能因此更為放心。

上學│分離焦慮│安全感
(進入團體生活,爸媽要有更多的耐心來陪伴他們適應。圖/shutterstock)

對孩子來說,從家庭進入到團體生活,是一個很大的改變,會看到許多陌生人,也沒有自己朝夕相處的照顧者在身邊,一開始,出現抗拒、哭鬧都是正常的,也能夠想像大人會因此心疼、不安。

爸爸媽媽除了要給自己和寶寶一段時間來調適之外,同時得自我提醒,要有更多的耐心來陪伴他們適應,有些人會在這段期間不斷地表達「不要上學」,我們有以下方法可協助孩子接受學校生活:

問題2.抗拒上學該怎麼辦?

對孩子來說,從家庭進入到團體生活,是一個很大的改變,會看到許多陌生人,也沒有自己朝夕相處的照顧者在身邊,一開始,出現抗拒、哭鬧都是正常的,也能夠想像大人會因此心疼、不安。

爸爸媽媽除了要給自己和寶寶一段時間來調適之外,同時得自我提醒,要有更多的耐心來陪伴他們適應,有些人會在這段期間不斷地表達「不要上學」,我們有以下方法可協助孩子接受學校生活:

運用繪本討論上學生活

我們能在晚上或是假日時,和孩子一起共讀上學相關的繪本,例如:《布朗克點點名》、《魔法親親》、《媽媽上班的時候會想我嗎?》等。

透過共讀繪本,能表達大人對小孩心中不安的理解,也可運用書中所教的「儀式化行為」,在手上畫愛心,或是給小孩一樣小東西當信物,告訴小朋友這是媽媽給予的「勇氣」,來幫助他們克服對於上學的擔心。

表達理解的方式

當寶寶表達「不想要上學」時,家長並不用一直強調上學的好處,或是告訴「他們沒有什麼好怕的」,反而可這麼說:「真的,上學你好不習慣喔,我們慢慢來,害怕的時候就和老師說,老師會幫忙你」或「媽媽知道你捨不得和家裡的娃娃分開,我們一開始先帶哪一隻娃娃陪你去呢?」

透過理解小朋友的心情,不否認低落的情緒,及幫助孩子找到熟悉感,都會是陪伴他們度過適應期的方式。

引導孩子主動分享校園生活

寶寶放學後,我們不用一直急著問「過得好不好」,不妨和寶寶用閒聊的方式談及學校生活,例如:「你現在旁邊坐的是男生還是女生呢?」「你點心吃什麼?」再慢慢談及:「今天在學校玩什麼呢?」「哇,好好玩的感覺,媽媽也想要玩玩看」。

透過這樣的聊天,讓小朋友覺得我們對他的學校生活感興趣,而能夠主動分享。

上學│分離焦慮│安全感
(分離焦慮是在面對分別時會有的情緒,父母不應過度展現離別的傷心,讓孩子感到不安。圖/shutterstock)

問題3.上學後變黏人以後會沒安全感?

面對孩子上學時的哭泣,很多媽媽會跟著擔心:「每天這樣哭,會不會覺得自己被媽媽拋棄,以後變得沒有安全感?」其實分離焦慮是在面對分別時會有的情緒,但不等同於「不安全依附」!

只要我們面對寶寶別離的不安時,都能夠陪伴與安慰,就會讓孩子感到被關心、照顧,好好地處理分離焦慮,反而能增加他們的安全感。

如此,小朋友就會建立一種對於家的記憶:「我的不開心是會被大人照顧的。」所以,分離之後再重聚,不僅不會造成不安全感,反而會創造出更深的親子連結喔!

最後,還有和各位爸爸媽媽做個小叮嚀,許多媽媽在孩子上學後,會跟著揪心或質疑讓寶寶上學的選擇是否正確,這時,很需要伴侶之間的彼此打氣,爸媽互相成為最可靠的一雙手,就能更順利的度過這段忐忑期了喔!

 

曾心怡心理師

曾心怡心理師

從台大醫院到社區,從女人走到母親。看過上千個用人心寫的不易與韌性。期待透過心理學學讓人們活得精彩,讓女性能夠在各種角色中美麗且無懼。

臉書/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蘇文清專欄】孩子升小學前,必會6項自主能力:從生活中的小事開始練習
小一新鮮人開學指南!幫助孩子提前適應小學的8個方法

繼續閱讀
看更多心理師-曾心怡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