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掌握日常6件事.新生兒照護輕鬆上手

掌握日常6件事.新生兒照護輕鬆上手

家有新生兒,相信讓不少新手爸媽感到手忙腳亂!別緊張,這是很正常的事,但只要願意動手做、用心學,照顧寶寶大小事一定會熟能生巧,愈做愈好。想要輕鬆上手,就從做好日常6件事開始,透過專家解說技巧,幫助爸媽早日掌握照顧訣竅,更能從育兒生活中享受親子互動的樂趣。

文章目錄

嬰兒照顧|餵奶|睡眠|情緒|
(掌握寶寶日常習慣,快速學會照顧新生兒。圖/shutterstock)

面對新生兒的到來,新手父母莫不感到緊張,深怕自己一個閃失就讓寶寶怎麼了。其實寶寶沒有那麼脆弱,而父母也不如自己所想的不靠譜!放心,照顧寶寶不難,多做幾次就能上手,沒有人一開始就厲害,都是邊做邊學才有的成績!

餵奶篇:飢餓訊號表示要喝奶

初到這個世界的寶寶,奶水是主要的營養來源,也是吃進口裡的第一口食物。但媽媽產後不要有太大壓力,無論是母乳,還是配方奶,寶寶能吃飽最重要!了解飢餓訊號及哺餵時的相關注意事項,能幫助爸媽在餵奶時更加順利。

飢餓訊號.提早餓再加奶量

如何判斷寶寶該喝多少奶量?宥宥產後護理之家護理長陳崇芬指出,剛出生的嬰兒喝奶量其實不大,出生第二天總奶量約喝30c.c.,出生約一週左右,奶量及間隔時間大致趨於穩定,爸媽也比較能抓到規律,「依照體重,寶寶一天的總奶量為每公斤乘以150c.c.。如每三至四小時喝一次奶,再將總奶量除以餐數,大約能知道寶寶一餐喝多少。」

當寶寶肚子餓時,會出現特定的飢餓訊號,較為鎮定的表現包含頭開始左右擺動、舌頭攪動、四肢揮動,像是在找奶頭或奶瓶的樣子,抑或是寶寶的手直接伸進嘴巴裡吸,代表要喝奶。但如果寶寶開始大哭,就表示寶寶已經很餓囉!陳崇芬護理長提醒,倘若寶寶餐與餐之間的間隔時間逐漸縮短,即要為寶寶增加奶量,每次以10c.c.為主,如一餐喝120c.c提升為130c.c.。

親餵.坐姿和躺姿為主

產後媽媽最期待莫過於親餵寶寶這一刻,是媽媽與寶寶最親密的時候!陳崇芬護理長說明,親餵以躺姿和坐姿最為常見,坐姿又分為「橄欖球式」和「搖籃式」,媽媽可使用哺乳枕做為支撐,將寶寶夾在腋下,頭靠近乳房,雙腳在媽媽的背後,稱之為「橄欖球式」;「搖籃式」是媽媽的手肘做為寶寶的枕頭,一隻手抱著寶寶,另一隻手扶著寶寶的頭,使之靠近乳房吸乳。

而躺姿則是媽媽與寶寶都採用側躺,兩人面對面,讓寶寶直接吸上乳房,這樣的姿勢能不影響兩人的睡眠。陳崇芬護理長表示,親餵仰賴母嬰之間的默契,媽媽不要心急,耐心培養找出屬於你們的適合餵姿。

瓶餵.搭配拍嗝餵得更順

瓶餵的好處在於爸媽方便計算寶寶的奶量,陳崇芬護理長提到,瓶餵時記得保持奶水充滿奶嘴頭,避免寶寶吸入過多空氣。當寶寶喝到剩下30~60c.c.時,能先讓寶寶休息一下,將胃裡的空氣先排出一些,再繼續哺餵。

至於如何拍嗝?陳崇芬護理長說明,爸媽準備一條毛巾,放在照顧者的肩上,把寶寶直立抱著靠在毛巾上,輕拍背部,或是讓寶寶坐在大腿上,爸媽一手固定頭部,一手拍嗝,「手背要記得弓起,呈現杯狀,由下往上拍。如果拍不出來,可以改用揉背方式,或是讓寶寶採右側躺,也可以直立抱著,有助於把嗝排出,也能避免溢吐奶。」

嬰兒照顧|餵奶|親餵|瓶餵|拍嗝|溢奶
(使用瓶餵時,奶嘴頭一定要充滿奶水,避免寶寶吸入過多空氣。圖/shutterstock)

溢吐奶的處置辦法

寶寶喝奶喝得太急、奶嘴孔太大、胃裡太多空氣,都是導致寶寶溢吐奶的原因,陳崇芬護理長表示,發生的當下,爸媽先用吸球把鼻腔和口腔的異物吸出來,再用紗布巾清除口腔內的奶塊即可。「有時寶寶只是把奶水含在嘴裡,只要協助讓奶水流出就好。」

洗澡篇:多洗幾次即能上手

成為新手爸媽,要學習的第一件事,莫過於洗澡。洗澡是增進親子感情的美好時光,卻也是爸媽最害怕的事,寶寶的身體軟趴趴的,深怕一個不小心就會弄傷他,其實只要掌握基本概念,多加練習,新手爸媽都能上手。

臍帶.從根部旋轉消毒

臍帶是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傷口,如照護不當,恐會提升感染風險,陳崇芬護理長指出,每個寶寶臍帶脫落的時間不一定,一般約7到10天會自動脫落,有些則會到滿月。

在臍帶未脫落前,爸媽需確實消毒。在寶寶洗完澡後,將棉花棒沾取濃度75%的酒精,把臍帶的根部撥開,沿著根部往上繞一圈即可,由於臍帶周圍沒有神經分布,爸媽不用擔心弄痛寶寶,「一天約消毒兩次,如有沾染到排泄物,可再增加消毒次數。」而有些寶寶在臍帶快掉落前,會有滲血情況,可多消毒幾次就好。

口腔.準備紗布巾

別以為寶寶沒有牙齒,就能忽略口腔的衛生,確實做好口腔清潔,能避免寶寶遇上鵝口瘡等問題。陳崇芬護理長表示,爸媽準備一條寶寶專門使用於口腔的紗布巾,喝奶前後都能幫寶寶簡單清潔,「將紗布巾打溼,食指套上紗布巾,從寶寶的上顎開始清潔,再來是舌面,最後是兩頰,依照順序繞圈清潔,記得不要過於深入,輕輕的就好,以免刺激喉頭造成吐奶。」爸媽可利用洗澡時幫寶寶清潔口腔,如平常寶寶有溢吐奶,再增加清潔次數即可。

生殖器.男女清潔方式有異

該如何清潔男寶、女寶的生殖器,的確讓許多爸媽很頭痛。陳崇芬護理長表示,男寶寶的陰莖與成人的結構大致相同,但多數寶寶都是包莖,在清洗時,可輕輕推開包皮,把龜頭推出來清洗,再將陰囊、肛門、屁股溝洗乾淨,陳崇芬護理長提醒,「寶寶的陰莖不太好推,推出後要記得復位,否則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良。」

女寶寶的生殖器官構造較為複雜,「先洗大陰唇,再輕輕撥開大陰唇,清洗小陰唇,再洗肛門就可以。」陳崇芬護理長表示,不需過度清潔,洗畢,以毛巾輕壓肌膚擦乾水分即可,否則傷害寶寶脆弱的肌膚。

嬰兒照顧|嬰兒洗澡|清潔用品|清潔方式
(只要掌握基本概念,幫寶寶洗澡一點都不難。圖/shutterstock)

清潔用品的挑選

陳崇芬護理長指出,如果寶寶長時間待在家中,爸媽可以單純使用清水洗澡,但寶寶一天排泄次數多,特別在屁股、泌尿道、會陰部等部位,容易藏污納垢,如有必要,可適時使用清潔用品清洗。在用品的挑選上,建議以天然成分,溫和不刺激為主,天氣冷時,容易帶走肌膚表面上的水分,爸媽可再為寶寶塗上乳液、乳霜,增加肌膚滋潤度。

排泄篇:觀察尿量與糞便顏色

寶寶的表達能力尚未發展完全,還無法用語言表達身體的不舒服,建議爸媽幫寶寶換尿布時,觀察尿量與糞便顏色,以大概了解寶寶目前的身體狀態。提醒爸媽,每個寶寶狀況不同,先與「之前的自己」比較,如有發現異常,再前往醫療院所就醫。

排尿.量與體重成正比

一般來說,寶寶的排尿量與體重呈正比,以公斤數乘上3~5c.c.,約為寶寶每小時的尿量。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新生兒科主任趙露露表示,所謂的正常尿量,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受到個體差異、喝奶量、季節氣候等,都可能影響寶寶的解尿狀況。「舉例來說,冬天因天氣寒冷,體表能散發的水分少,尿液自然會排出的比較多;而夏季容易流汗,水分多從皮膚表面散發,自然尿液排出的量較少。」

而解尿量也是爸媽觀察寶寶是否吃飽的指標之一,趙露露醫師指出,對爸媽這樣衛教,「一天能換掉約4~5片濕透的尿片,且尿的顏色清澈,奶量大致上是足夠,但如果明顯少於這樣的尿片數,且尿液顏色呈現深黃色,且味道重,可能就是奶量不足的徵兆」。

趙露露醫師補充,有時爸媽會在尿片上看到粉色或橘紅色的結晶,大多是正常的結晶尿,也可能是因為水分攝取不足所致,幫寶寶補足奶量即可,「倘若是出現鮮紅色的尿液,同時伴隨發燒、燥動,食欲差,則可能是泌尿道感染的血尿,應儘快就醫治療。」

排便.對照大便卡顏色

透過觀察便便,爸媽可檢視寶寶的腸胃道是否出現問題。剛出生的寶寶,腸胃蠕動比較快,排便次數也會比較多,大多解不成形的軟便,或是略帶水狀的便便。隨著年齡的增長,排便次數會變少,也因便便水分變少,所以會變得比較糊,到一歲左右,便便才會逐漸成形。

趙露露醫師表示,有些寶寶喝全母乳,有些寶寶喝配方奶,或是母乳搭配配方奶。喝母乳的寶寶,便便的質地較水,顏色偏向金黃色,一天的排便次數也會比較多,而喝配方奶的寶寶,顏色偏綠色,質地也不像母乳便那麼水狀,「只要便便顏色介於黃色到綠色之間,也就是嬰兒大便顏色卡上的7號到9號,皆屬於正常情況。」

然而,寶寶的排便狀況不穩定,新手爸媽對於「便祕」和「腹瀉」兩種情況分不清楚,趙露露醫師說明,就排便次數無法判斷是否便祕,可觀察便便的型態,像是特別乾硬、排便困難、食欲下降等;至於腹瀉,建議可與本身的情況比較,如果排便次數明顯增加、水分及便便量也變多,寶寶看起來躁動不安,這可能是腹瀉的表現。

嬰兒照顧|排泄|排尿量|大便顏色|尿布|肌膚
(換尿布時,觀察寶寶的排尿量及大便顏色,注意是否有異常。圖/shutterstock)

屁屁肌膚的照護

寶寶的肌膚十分嬌嫩,尿布又與寶寶24小時不分開,如何照護屁屁肌膚,成為爸媽最常遇到的問題。其實爸媽只要能做到定期更換尿布,多以手洗屁屁取代濕紙巾擦拭,天氣允許時讓屁屁肌膚透個氣,有助大幅降低尿布疹的發生。

睡眠篇:務必同房不同床

除了喝奶,寶寶每天最常做的就是睡覺。睡眠有助於穩定情緒及發育,但因為沒有日夜分別,常常沒睡多久就醒來,也容易受到環境干擾,部分寶寶可能會在睡前出現哭鬧,讓爸媽很頭痛。

每日時數.約20~22小時為主

陳崇芬護理長提到,剛出生的寶寶,每天的睡眠時間約有20~22小時,每次睡眠時間大約落在2~4小時,但晝夜不分,「剛出生一週的寶寶,睡眠和喝奶時間較不固定,經過一週的適應後,他們對外界環境開始會有反應,每次睡眠也能拉長一些,喝完奶後也可能會有不想睡的情況,滿月後睡眠機制較成熟,夜晚的睡覺時間也會拉長。基本上,維持一天16~18小時,甚至少數只有12小時,皆屬正常。」

品質.營造睡眠儀式及環境

經過一整天的活動,成人晚上會覺得特別疲倦,但寶寶卻不是如此,如果太過疲累,寶寶反而會出現興奮情緒,太過激動甚至哭鬧的情況,因而影響其睡眠品質。陳崇芬護理長提醒,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及睡前儀式很重要!

建議睡前減少讓寶寶接觸到強烈的聲光刺激,環境應保持安靜、燈光弱,而陳崇芬護理長也提供簡單口訣「包搖吸側聲」作為睡前儀式,「用包巾包住寶寶,增加其安全感;輕輕地搖寶寶做為安撫;吸上奶嘴;讓寶寶側著睡,再搭配白噪音或是「噓聲」,如同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的血流聲,可穩定其情緒,能讓寶寶睡得更安穩。」

安全.降低猝死症風險

睡眠環境的安全,是爸媽不可忽略的照護重點!首要原則在於「同房不同床」,爸媽與寶寶睡在同張床,是相當危險的行為,有時翻身或厚重棉被,都可能壓傷或悶住寶寶。陳崇芬護理長建議,當寶寶開始想睡時,可以把寶寶放回專用的嬰兒床,採取仰睡或側睡姿勢,減少溢吐奶,寶寶的床上也不要放太多玩偶或枕頭,房間務必保持通風,避免增加嬰兒猝死症的風險。

嬰兒照顧|睡眠|睡過夜|嬰兒床|睡眠環境
(營造睡前儀式感,幫助寶寶安心入睡。圖/shutterstock)

兩條件讓寶寶睡過夜

大多爸媽都希望寶寶能儘快睡過夜,半夜不用再起床餵奶,這樣就不會讓自己的睡眠被中斷。陳崇芬護理長表示,讓寶寶睡過夜,前提是寶寶的體重最好超過5公斤,避免因長時間沒喝奶而血糖低。符合體重條件的寶寶,爸媽可以提升睡前那一餐的奶量,或是延後餵奶時間,寶寶半夜也不會容易因為餓而中斷睡眠。

情緒篇:仔細觀察以培養默契

寶寶還不會說話,想要表達內心情緒,唯一能做的就是「哭」!新手爸媽一定都了解,當寶寶沒來由的哭鬧,又安撫不了時,心裡會有多無助!其實寶寶的哭都有代表的含意,唯有靠爸媽仔細觀察、培養默契,大多能理解寶寶的各種情緒。

哭鬧原因.先考慮生理因素

當寶寶呱呱墜地,跟爸媽打招呼的方式就是哭,哭是新生兒階段的語言,用來告訴爸媽身體不舒服或肚子餓。陳崇芬護理長指出,造成寶寶哭鬧的原因有很多,像是肚子餓、尿布濕、想睡、太熱、太冷,不喜歡環境聲音等,「還有常發生於新生兒的腸胃問題,肚子脹氣、絞痛使其感到不舒服,也可能讓寶寶哭鬧不已。」

提醒爸媽,寶寶哭了,可以先懷疑是否為上述的生理因素,如滿足其需求後,寶寶依然在哭,建議再次確認體溫是否正常,必要時,前往醫療院所檢查,排除是否為疾病所致。

安撫.寶寶正確抱法

有時寶寶哭了,只是想要爸媽的抱抱,如何正確抱新生兒?陳崇芬護理長指出,由於寶寶的頭頸部肌肉發育不成熟,抱寶寶的第一步,一隻手要拖住寶寶的頸部,用手掌力量來支撐頭部,再來另一隻手,抱著寶寶的臀部,腰部及手部的力量要同步配合,讓寶寶躺在臂彎裡,儘量地靠近爸媽的胸口,能建立起寶寶的安全感,以達安撫作用。「爸媽也能嘗試直立式抱法,就像是幫寶寶拍嗝一樣的姿勢,但因頭頸部還不穩定,建議時間不要維持太久。」

父母.多用耐心以對

無論是從醫院或是從產後護理之家帶寶寶回家,頭一兩天的生活,勢必讓新手爸媽手忙腳亂,更可能出現「寶寶一直哭,爸媽跟著哭」的慘烈場景。陳崇芬護理長提醒,「寶寶哭是因為有需求」,爸媽當下不要感到沮喪,先穩定自身情緒,排除寶寶可能哭鬧的原因,多點耐心,大多都能緩解寶寶的情緒。

嬰兒照顧|寶寶情緒|耐心|哭鬧
(一歲前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階段,抱抱就是最簡單的方法。圖/shutterstock)

一哭就抱好嗎?

「抱能使寶寶產生安全感,累積正向影響。」陳崇芬護理長表示,一歲前是建立安全感的重要階段,抱抱就是最簡單的方法,在抱寶寶的過程中,爸媽可以多跟孩子互動、說話,讓孩子了解到,他所處的環境是安全的,也能減少因不安所引起的哭泣。

疾病篇:掌握膚色與體溫變化

爸媽都希望寶寶健康長大,但接觸到的人群較多,免不了感冒的發生,或是本身存在的疾病,爸媽也能從寶寶的外觀來察覺,像是皮膚顏色的變化。爸媽是寶寶最親近的照顧者,有些不容易發現的身體異狀,唯有靠爸媽日常觀察來察覺。

膚色.注意4種顏色變化

寶寶的皮膚白又嫩,顏色一有點變化,爸媽便可發覺,趙露露醫師列出以下4種常見的膚色變化,提供爸媽做為參考:

1.黃色

趙露露醫師表示,寶寶出現黃皮膚,大多是黃疸所致,正常的生理性黃疸,約會在出生後1至2週消失,有些母乳寶寶或是早產兒的黃疸會比較晚才退,但如果持續1個月以上仍未消退,建議還是就醫檢查確認,以排除是否存在像是膽道閉鎖、其他肝臟及代謝性疾病等。

2.紅色

寶寶的血紅素偏高皮膚較薄,皮膚下的微血管較豐富,因此寶寶的皮膚看起來偏紅,屬於正常現象,爸媽不需要過於擔心,紅皮膚的狀況會隨著時間消失,少部分的寶寶會因血紅素異常,而導致紅皮膚,而這樣的問題多會在出生後的例行檢查中被發現。趙露露醫師補充,「在門診中,看到許多寶寶是因為過敏,而造成皮膚紅,畢竟寶寶的皮膚較脆弱,平時要多留意使用的皮膚產品或穿著的衣物,儘量降低過敏因子的存在。」

3.白色

大家都會稱讚寶寶皮膚白,很漂亮,但皮膚顏色過於蒼白,爸媽務必多加留意,確認是否有貧血的可能。

4.大理石斑紋

特別在低溫的時候,寶寶四肢的血液循環不好,有時著涼手腳就會出現大理石斑紋,趙露露醫師表示,有些爸媽使用背巾背帶帶小孩,不小心勒得太緊,手腳也容易出現斑紋,通常只要鬆開一會兒,恢復血液循環,大多就會消失。

但還是有些特殊情況需要注意,寶寶發燒前,末稍血管會收縮,會顫抖,皮膚會出現短暫的大理石斑紋的皮膚表現,等燒起來就會慢慢消失變紅潤,但如有大理石斑合併高燒,呼吸急促,意識狀況和活力差,可能是嚴重感染,甚至敗血症的前兆,需儘快就醫檢查。

發燒.3個月以下直接就醫

「不是體溫高才是發燒,低燒也是身體感染的表徵之一。」發燒是寶寶生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但有時的發燒也不一定是因為疾病所引起,一般發燒的定義為身體內部中心體溫≧38℃,趙露露醫師提醒,3個月以下的寶寶,只要出現發燒症狀,直接就醫檢查,而3個月以上的寶寶,則多觀察是否出現其他嚴重病症,包含皮膚出現大理石斑、尿量大幅減少、活力不佳,食欲差,意識不清、持續昏睡等。

嬰兒照顧|寶寶膚況|膚色|體溫|發燒|生病|疾病
(透過日常觀察寶寶膚色,確認寶寶身體是否有異狀。圖/shutterstock)

觀察寶寶不適.以兩項日常做為依據

日常生活中要如何觀察寶寶是否有不適症狀,趙露露醫師提供兩項原則:活動力和食欲,建議爸媽可以從這兩項基本要點進行觀察,倘若無法從外觀察覺到不適,但寶寶明顯活動力差、食欲也差,爸媽就該高度懷疑寶寶有狀況。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嬰兒噴泉狀吐奶,原因竟是「這裡」太狹窄!這週數的嬰兒最需要注意
為寶寶睡眠安全把關.5招遠離猝死與窒息危機
新手爸媽必收:嬰兒照顧3大重點懶人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