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媽媽談心> 能量補給站> 搶先為孩子做決定,反而會讓孩子長大後變成「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的人

搶先為孩子做決定,反而會讓孩子長大後變成「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的人

若凡事都搶先為孩子做決定,不允許孩子失敗,反而會讓孩子變成一個不敢挑戰的人。

  在網路上開始人生諮商後,我發現很多人為「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陷入煩惱。

  我很好奇為什麼會這樣,在深入瞭解後,發現有很多人是因為「從小到大,都是由父母為我決定一切」。其中,很多人從要報考什麼學校這種大事,到參加什麼社團、學才藝、穿衣服、興趣愛好,甚至連在家庭餐廳吃飯要點什麼這種小事,都由父母決定。

  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失敗,希望孩子走上最理想的路,不要走錯路。也許這些人的父母這麼想。這讓我想起有時候和家人一起去超市時,經常看到的景象。

推薦閱讀:希望孩子成為溫柔的人之前,父母必先做的一件事

選擇|做選擇|親子教養
(有些父母會否定孩子挑選的東西,強迫孩子接受父母認為比較好的東西。圖/shutterstock)

不要選那個,我們選這個

  有些父母會否定孩子挑選的東西,強迫孩子接受父母認為比較好的東西。

  雖然只是買零食而已,但父母的這種「不要選那個,我們選這個」很快可能會擴及去家庭餐廳時的點菜、平時穿的衣服、要報考的學校,進而干涉孩子參加的社團和學習的才藝,結交的朋友,交往的男朋友和女朋友。

  這種父母要求兒女在找工作或是結婚對象的問題上,必須聽從自己的「正確選擇」也絲毫不會讓人感到驚訝。

  即使父母覺得「孩子長大了,該讓他自己做出選擇」,如果孩子沒有從小刻意練習做選擇,往往會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自己決定。在想到「我要做這件事」之前,會害怕「我自己選擇、決定,萬一失敗了怎麼辦?」。


  於是,就會變成一個「找不到自己想做的事」的人。

陪孩子從小練習自己做出選擇

  我的兒子兩歲時學會走路,自我開始在他內心萌芽。

  我告訴自己,要盡可能讓兒子在充分思考後做出選擇,但當然並不是一下子就問他:「你覺得要讀哪間托兒所比較好?」


  在超市買零食,在家庭餐廳點餐時,我會讓他有充分的時間考慮,然後讓他自己做出選擇。我規定自己必須接受兒子的選擇,絕對不能強迫他接受我的意見,告訴他「那個不好,還是選這個」。


  我認為這雖然是小事,但同時也是一件大事。


  我相信會有家長認為這只是紙上談兵的理想論,我也能夠理解那些對孩子說「不要選那個,我們選這個」的父母的心情。


  因為孩子可能會選到小孩子不適合吃的東西,也可能會選金額很高的零食。
最重要的是,父母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很多人匆匆忙忙處理完工作,去接小孩子回家,「回家之後還要煮飯,洗澡,洗兩次衣服,還要整理家裡」,時間很緊湊,無法陪著孩子在零食架前猶豫半天。

  但是,「在有限的時間內,正確選擇符合預算的適當商品」是大人的合理性,我們在做選擇時,總是受困於這種合理性,忘記了自己認為「這個比較好」的真實感受。


  孩子只有幼兒期的幾年時間,才能不受大人這種合理性的束縛,在這短短數年期間盡可能花時間陪伴他,不也是一種愛嗎?


  工作忙碌的父母沒有充足的時間。我在罹患癌症之後,工作量大減,白天雖然有時間,但我人生所剩下的時間並不多。也就是說,每個人的時間都有限。
父母把自己有限的時間花在孩子身上,這不正是父母的溫柔嗎?

選擇|做選擇|親子教養
(父母可以讓孩子從小試著自己做選擇,像是自己挑想吃的零食。圖/shutterstock)

搶先為孩子做決定、不允許失敗,是「溫柔的虐待」

  即使覺得「有點貴」,超市的零食再怎麼貴,也只有五百圓左右,更何況並不是每天都買,只要在其他地方節省一下,多花這五百圓對生活並不會有影響。

  小孩子有大人無法理解的獨特選擇標準。在挑選零食時,可能不是根據味道,而是更重視包裝盒的設計、摸起來的感覺,以及搖晃時聽到的聲音。

  我兒子很喜歡卡樂比的薯條,尤其喜歡聽搖晃時,盒子裡發出喀喀的聲音。
我希望自己能夠珍惜他豎耳細聽薯條搖晃聲音的這種感性、被鮮豔的洋芋袋子吸引的心,以及能夠用五感挑選零食的出色感覺。

  因為兒子根據非合理的理由挑選零食,所以有時候會選到不適合兒童食用的超辣零食,但我也不會阻止他。
即使知道「他一放進嘴巴,應該就會吐出來」,我仍然讓兒子吃。我只注意是否會造成過敏的問題,即使他辣得慘叫,放聲大哭,我也讓他充分體會這種經驗。

  在失敗的基礎上,下次再讓他挑選,這有助於他的成長,以後也會成為一個「瞭解自己想要做什麼的人」。
如果我剝奪了他失敗的機會,他以後就會變成一個不敢挑戰的人。

  不允許兒女失敗,父母搶先為兒女決定「要這麼做」,是對兒女「溫柔的虐待」。接受兒女的選擇,不強迫兒女接受父母的價值觀,是父母對兒女的溫柔。

書摘|溫柔|教養
書名/《離開前,我想跟你說......》
作者/幡野廣志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春天出版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孩子的性格來自父母教養風格!給爸媽的10個教養守則建議
沒有人想要孩子變小霸王,但真相是:小霸王是被父母所「教養」出來的!
女兒被班上小霸王無端賞巴掌,媽媽到校「處理態度」被網友譽為:必須學起來的教科書式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