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掌握照顧高需求寶寶的7大原則,接納並了解寶寶真正需求

掌握照顧高需求寶寶的7大原則,接納並了解寶寶真正需求

面對高需求寶寶,家長必須具備愛心、耐心及細心來面對寶寶的各種需求,不過,也讓爸媽在照護上更加艱辛與疲憊,究竟要如何以正確的心態來照顧才好呢?

文章目錄

  面對高需求寶寶,家長須保持正面的耐心及態度來陪伴、接納孩子,雖然難免會有疲累的時候,也要不斷的鼓勵自己或找尋另一半、朋友的支援,讓自己的情緒更加穩定,再看待孩子的正向,葉采青執行長表示,「我們都知道陪伴高需求寶寶需要彈性,但同時也須溫柔地堅持原則。」

推薦閱讀:高需求寶寶12個特質!寶寶一直哭是生病還是需求沒被滿足?

高需求寶寶|教養|管教方式
(高需求寶寶需要家長保持耐心,嘗試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圖/Shutterstock)

照顧高需求寶寶7原則

  在區分各年齡的照顧之前,家長先了解以下7大照顧原則:

1.觀察孩子的需求並接納:

  當孩子為高需求寶寶時,家長應先接納並試著了解寶寶。葉采青執行長表示,高需求寶寶的需求不容易被滿足,進而會哭鬧,但哭鬧必須要先分辨是否為孩子是否為生理性的需求,甚至是疾病的狀況,此時就需儘快就醫。

2.同理孩子:

  當家長接受高需求寶寶,就要對寶寶的情緒調節進行理解,同時也是同理孩子的過程。

3.作息規律化:

  高需求寶寶的作息可能會稍微亂,比如:寶寶想睡卻不容易入睡且容易清醒,但家長必須讓寶寶知道睡眠這件事。葉采青執行長說明,在白天與黑夜,人體的荷爾蒙分泌會有所不同,因此,當高需求寶寶在哭鬧或在索求需求時,家長仍要建立寶寶的規律作息。

4.轉移注意力:

  當寶寶有情緒哭鬧等狀況,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特別是在1歲半前,可以嘗試用此方式去處理孩子的情緒。

5.預告將要發生的事情:

  即便寶寶在襁褓當中,都可以不斷的告訴寶寶接下來要發生的事,對於寶寶的認知、情緒、語言的發展都會有所關聯。如果在襁褓時期,寶寶可能因肚子餓而哭鬧,就算還聽不懂語言,媽媽仍可以說:「知道你肚子餓了,現在要來喝奶奶囉!」

6.鼓勵孩子:

  因為趨避性偏向逃避的特質,不易嘗試新事物,會儘量待在舒適圈,較不願意跨出,但家長仍可以預備讓孩子挑戰的環境,試著鼓勵但並不強迫

7.適時放鬆、尋求幫手:

  照顧高需求寶寶得耗費更多心力,建議通常為主要照顧者要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並適時放鬆心情,情緒穩定的狀況下,才有心力與好的狀態來照顧寶寶。當感到疲倦、煩躁時,敏感的高需求寶寶也會感受到媽媽的情緒而更加不安,這時,暫時離開是最好的方法,並尋求另一位照顧者的協助,例如:爸爸、保母或家中長輩,來成為好幫手。如此不僅媽媽不會一人承受照護寶寶的壓力,一方面也能讓寶寶適應不同的照顧者,減少哭鬧情形,對於媽媽與寶寶都會是較好的做法。

高需求寶寶|教養方式
(掌握7項原則照顧高需求寶寶之外,對孩子還需要更多耐心和關懷。圖/Shutterstock)

照顧0~1歲高需求寶寶的4大心法

  針對寶寶還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時期,劉賢冠醫師提出了以下照顧4大心法:

1.製作生活紀錄表

  觀察寶寶的狀況,並製成紀錄表,可幫助爸媽更加了解寶寶,當寶寶哭鬧時,較能猜到寶寶的需求。

2.儘量滿足寶寶需求

  建議爸媽於可做到的範圍內,儘量滿足寶寶的各種生理與心理需求。當寶寶哭鬧時,先確認生理需求(是否為肚子餓想喝奶、尿布濕了、環境改變等)是否都已被滿足,再滿足其心理需求。

  如此才能避免寶寶需求不被滿足,產生更多負面情緒,或缺乏安全感與穩定感,使哭鬧情形加劇,容易產生惡性循環,於日後照顧上更為不易。

  若高需求寶寶總是想依偎在爸媽身上,但爸媽同時又得處理其他家事時,可使用背巾背帶等育兒用品來輔助;或將寶寶放於視線範圍內,偶爾回頭和寶寶玩,也能讓寶寶感受到媽媽的存在與關心。

  劉賢冠醫師提醒,平時,媽媽就要多讓另一位照顧者和寶寶互動,讓寶寶循序漸進地適應,才不會臨時需要他人協助時,寶寶因無法接受而產生更多不安全感與恐懼。

3.多樣化的感官遊戲

  寶寶年紀稍長後,可多提供寶寶按摩、透過遊戲、互動給予各種感官刺激,有助於降低敏感,對寶寶的心理與感官發展都有幫助。不過,在和高需求寶寶互動時,通常會需要爸媽多花點耐心,使用的教、玩具也須更加多樣化,以因應寶寶捉摸不定的特質。

4.觀察寶寶未哭鬧的狀態

  照顧高需求寶寶也有賴爸媽的觀察。當寶寶於某些情況下不容易哭鬧,例如:環境因子、提供寶寶哪一類型的玩具、寶寶喜愛的食物等,日後當寶寶哭鬧時,爸媽就能多營造該環境或提供這類物品給寶寶,有助於安撫。

高需求寶寶照顧
(尚無言語能力的高需求寶寶更需要家長細心觀察,從中滿足孩子需要的幫助。圖/Shutterstock)

照顧1~3歲高需求寶寶的2大心法

  1歲多的寶寶,會漸漸發出聲音或表達需求,2~3歲的寶寶具有自己獨立行動的能力後,會變得活潑好動,對於周遭環境充滿了好奇,因此,建議家長在照顧高需求寶寶時,應建立原則,做好情緒管理,再慢慢引導孩子的行為,葉采青執行長提出2大照顧心法:

1.建立原則 

  無論是高需求寶寶或一般的孩子,家長都要建立原則,比如:吃飯時間到了,電視、平板等都需關掉,去除會讓寶寶分心的事物,雖然家長在建立原則時,很可能會有內心的掙扎,但葉采青執行長認為,「在原則的建立下,是要溫柔且堅定,散發出可以包容但又堅強的氛圍。」

2.情緒管理

  情緒管理則是同理寶寶的情緒,利用寶寶可以懂得方式,讓他明白哪些事情可以或不能做。另外,家長對於情緒行為的反應也很重要,若寶寶處在不舒服或不開心的時刻,媽媽可以主動陪伴,葉采青執行長說明,與高需求寶寶相處,試著引導寶寶,在無形中也是陪伴孩子做情緒管理,當照顧者出現理智線斷掉的時候,則要先處理自己的情緒,以免對寶寶說出負面的話語。

  最後,葉采青執行長認為,高需求寶寶的某部分特質,可能會隨著成長而延續,某些行為與習慣可能會因後天的環境而改變,家長可以欣賞孩子的特質並適當的引導,相信高需求寶寶的人格特質,能夠成為長大的利器。

  在養育高需求寶寶的過程中,對家人也許是挑戰、或是更了解彼此,並找到親子之間的適切性,相信幾年之後,一定會對這段日子有許多的回味,因為挑戰的一切終將過去。

高需求寶寶不敢嘗試新食物,怎麼辦?

  葉采青執行長說明,可以從材質、味道、溫度、顏色的4個層面讓孩子嘗試新食物。

  她舉例,讓孩子自己去接觸食物,感受食物的質地,比如:徒手抓香蕉,哪怕一抓就會爛掉,但讓孩子嘗試可視為觸覺的探索;再者,食物的味道以天然為切入點,再慢慢溫和的改變進行調整,若有些孩子喜歡特殊的味道,就讓孩子主動嘗試,「家長可以讓孩子把吃飯當成是一個好玩的遊戲、實驗,慢慢培養孩子進食的原則。」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我家有高需求寶寶!三寶媽Claire:對孩子曾經的不理解,都轉化成接納與欣賞
高需求寶寶情緒像炸彈.爸媽不要硬碰硬!用3招拆解他的心
吃飯睡覺沒有規律性、環境一有變化就哭鬧,你家寶貝中了幾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