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名人部落客> 疫情期間,孩子的情緒波動變大怎麼辦?職能治療師教你從「4不3要」著手

疫情期間,孩子的情緒波動變大怎麼辦?職能治療師教你從「4不3要」著手

近日疫情升溫,在家居隔或自主請防疫假的孩子逐漸增加,在反反覆覆的停課與復課之間,有些高敏幼兒的情緒波動變大,甚至出現故意及調皮的行為,家長該怎麼協助他們呢?職能治療師提出「4 不 3 要」,幫助家長與孩子一起度過這個時期。

文章目錄

疫情│情緒波動│故意調皮

  近日疫情升溫,在家居隔或自主請防疫假的孩子逐漸增加,在反反覆覆的停課與復課之間,有些高敏幼兒的情緒波動變大,甚至出現故意及調皮的行為,家長該怎麼協助他們呢?職能治療師提出「4 不 3 要」,幫助家長與孩子一起度過這個時期。

  隨著疫情升溫,每天確診的數據不斷攀升,在家居隔或是自主請防疫假的孩子逐漸增加,突然的生活作息改變,孩子需要時間去適應,家長也必須不斷的調整自己來協助孩子適應情境上的轉變。

  每週在要不要上課及安不安全之間做抉擇,也讓爸媽們傷透腦筋,親子之間的摩擦及焦慮感確實提升不少。 在反反覆覆的停課與復課之間,有些高敏幼兒的情緒波動甚至變大了,時常出現故意及調皮的行為,我們可以怎麼協助他們呢?

孩漾全人發展工作室職能治療師郭虹吟建議,可以從「4 不 3 要」著手:

1不:生活作息不打亂

  學齡前孩童最需要注重的是生活規律,就算學校停課了,也請幫他建立好生活作息表,內容可以參考幼兒園課表的安排,但不要排滿,只需要結構化即可。

  家長在制定生活作息表時可跟孩子一同討論,時間上也可以彈性一些,如此一來便能提高孩子參與的動機。譬如:早上 8〜9 點:早餐時間、9〜10 點:畫畫運筆課、10〜11 點:體能遊戲課、12〜14 點:吃飯及午睡時間、14〜15 點:勞作積木課、15〜16 點:戶外探索課。

  家長利用生活作息表協助孩子在家時仍保持著生活規律性,好處是讓孩子知道一天當中什麼時間點該做些什麼事,便不會無聊只想看電視,而在一段時間後,孩子復課回歸學校作息時也較容易銜接上。

  若學校有線上課程,請依學校的課程進行,並在其他空出來的時間做另外的安排,一併寫入生活作息表裡。

疫情│情緒波動│故意調皮

2不:看電視時間不增加

  沒有線上課程的孩子通常在客廳玩遊戲,在空間裡面對大電視的時間久了,一定會想要開電視來看,若孩子真的控制不來,我們可以運用生活作息表,譬如:中午 12〜14 點間是吃飯時間,告知孩子可以在吃完飯後看 20 分鐘的電視,時間一到就要關起來,準備上床睡午覺。讓孩子遵守規定,並持之以恆下去,便不會在無形之中增加了看電視的時間。

  有線上課程的孩子,一天下來盯著螢幕的時間變多了,中午也會慣性的要打開電視來看,這一點就需嚴格管控,提醒孩子一天下來眼睛會很累,白天的下課時間可以去喝水、上廁所、動一動,只有晚上休息時可以看電視 20 分鐘。

疫情│情緒波動│故意調皮

3不:體能活動不減少

  學齡前孩童在家一段時間後,持續與外界的互動變少,環境中的感覺刺激太過單一,久而則會影響到孩子的注意力及情緒力的發展。建議依照生活作息表,讓孩子每天都有一段時間可以到空曠的地方跑、跳、騎腳踏車放電一下,觀賞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及動植物。

  在安全的範圍內讓孩子保持與外界的接觸,多重的感覺刺激輸入,經過大腦的感覺調節和整合能讓孩子的身心更穩定,其實就像是充電和放電的道理一樣,在一收一放之間,電池的續航力(專注力)才能越來越飽滿。

4不:新聞事件不以負面方式告知

  每天的確診消息不以負面的方式告知孩童,避免引發焦慮,譬如:「現在疫情那麼恐怖,你還是好好在家好了,有很多小孩都因為發燒送去醫院了,如果你亂摸東西就有可能會這樣」。

  如果孩子詢問疫情新聞,請用正向的方式告知,譬如:「現在外面的病毒比以前多,所以我們要戴好口罩、勤洗手,如果到外面去,觸摸了公園的遊樂器具,回家後一定要用肥皂將手洗乾淨,這樣就能保持健康」。

  如果不舒服了,像是頭有點燙燙的或是喉嚨痛,一定要馬上跟爸爸媽媽講。讓孩子知道該如何應變,也能減緩親子之間的緊張感。

1要:營養要充足

  多補充纖維及優質蛋白質,而維他命 c 可從水果中像是奇異果、百香果及柑橘類等攝取。

2要:睡眠要穩定

  孩子的免疫力要好才能抵抗病毒,其中睡眠、營養及運動最為重要,而孩子睡的好且睡的飽,也能減少情緒的波動。

3要:藥品要備好

  小孩的給藥劑量和大人不同,建議到小兒科診所諮詢醫師或到社區藥局請專業藥師來備兒童藥品,像是一般常見的兒童退燒藥水、解熱止痛藥、止咳藥等(請依需求準備,不需要準備太多)。

  在疫情期間,許多高敏兒因為學校反覆停課又復課的不規律,打亂了他們既有的生活節奏,紛紛有情緒起伏大或看似調皮故意的舉動。

  每個干擾行為的背後,都有些原因需要探究,家長請先不要苛責孩子,正因為他們敏感的感受到生活節奏的變化,所以容易引發焦慮不安的心情,這也代表著他們需要比一般孩子更長的適應時間來接受生活情境上的轉變,而家長可以做的便是好好穩住彼此度過這時期。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壓力大成免疫破口!補充3種營養素建立免疫防線
疫情趨緩,寶寶的壓力還累積在心底!8大指標讀懂孩子異常行為後的焦慮
【曾郡秋專欄】疫情下數位學習,發現家長與師生間三角「新」關係

 

👌本文由Heho健康授權
 文/疫情期間,孩子的情緒波動變大怎麼辦?職能治療師教你從「4不3要」著手
 更多文章請見 Heho健康,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Heho健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