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幼兒健康與疾病> 寶寶也要養膚,「這個年紀」開始可以擦防曬

寶寶也要養膚,「這個年紀」開始可以擦防曬

飽飽的肌膚厚度僅有成人的三分之一,所以看起來總是晶瑩透亮,但如果爸爸媽媽忽略保養及保濕,很容易就會使寶寶的皮膚受損、紅腫或發炎。此外,在季節轉換的時候,寶寶肌膚的防禦力也會受到氣候挑戰,如何把握正確的洗澡與潤膚原則,便成為每個爸媽都必須用心研究的功課!

    嬰幼兒的皮膚看起來又白又嫩,但有許多人不知道,其實寶寶剛出生時,皮膚尚未發育完整,厚度只有成人肌膚的一半,必須成長至2~3歲時,皮膚構造才會漸漸與成人相同。

    寶寶肌膚尚未發展完整,指的並不是皮膚構造上的缺失,而是某些附屬器官的代謝仍不成熟(例如汗腺與皮脂腺),相較於成人的肌膚,質地會比較薄,必須經過2~3年的時間,才會逐漸變厚。

    此外,在寶寶出生之前,有超過半年的時間都浸泡在羊水當中,一離開媽媽的子宮之後,由於內外在環境不同,在出生後兩週內,還會出現生理性脫皮等現象。

推薦閱讀:寶寶常見的9大皮膚疾病

寶寶皮膚
(寶寶皮膚護理。圖/shutterstock)

嬰幼兒易出現胎記、蒙古斑

    除了生理性脫皮現象之外,有些媽咪可能也會發現寶寶的頸部、兩頰、額頭等部位,出現一些淺紅色或暗紅色的斑點。由於嬰兒的微血管擴張較明顯,如果血液循環不佳或局部缺氧,就會造成皮膚變色,有人稱之為如「紅色胎記」或「發錢」等情況。

    此外,不少寶寶也會出現「蒙古斑」,蒙古斑是一種青色或棕黑色的斑點,也就是我們最常見的「黑色胎記」,好發部位為寶寶的臀部、下肢、背部、腰椎等,通常到了1~2歲之後,這些斑紋就會漸漸消失,而蒙古斑的生成原因,則與遺傳有關。大多是因為汗腺與皮脂腺尚未發育成熟,進而導致黑色素細胞增生。

常發生的肌膚狀況

    雖然嬰幼兒肌膚已具有保護、代謝等功能,但由於皮膚較薄、毛孔較小,加上皮脂腺分泌旺盛,所以容易發生排汗不良的情形,造成頭皮、腰部、臀部及身體縐摺處等部位常常出現汗疹或發炎症狀;因此,針對2歲以前的寶寶,家長應把握「保持乾爽」與「透氣」兩大原則。

    台灣有許多父母擔心寶寶抵抗力弱,被風吹過後可能較容易感冒,但嬰幼兒的新陳代謝比成人快速,待寶寶成長至6個月大之後,就可以開始減少衣物件數,甚至比成人少穿一件也沒關係,才能避免影響皮膚排汗。

2歲以上須做好防曬

    對家長來說,過了新生兒階段,照顧寶寶肌膚的功課就顯得簡單許多,但值得注意的是,等寶寶2歲之後,家長必須從「保持乾爽」與「透氣」兩大原則,轉換為「培養防曬習慣」,因為人體一旦暴露大量的在紫外線之中,體內的黑色素細胞就會受到刺激,進而使肌膚變黑,曝曬過多者,甚至會出現皮膚科相關疾病。

    很多人容易有迷思,認為一段時間不照到太陽,皮膚就會漸漸白回來,但如果平時未做好防曬,便容易漸漸累積黑色素細胞的工作量,往後如果被太陽照射,皮膚很快就會變黑,就算刻意不照射陽光,也很難完全變回原來的肌膚顏色。

    所以建議家長們儘量在寶寶2歲之後,可以進行就加強防曬措施,最晚也要從6歲開始做起,畢竟2歲、6歲及10歲才分別開始防曬的幼兒,肌膚的顏色健康狀況多少還是有差別。

飲食也有助於呵護肌膚

    某些市售食物或保健食品的標語當中,強調添加「鋅」及其他微量元素,鋅可以抗癌、抗氧化及促進部分代謝生育能力,並使皮膚、毛髮光澤有彈性,若適當攝取,就能維持肌膚健康,避免出現乾燥情形,所以在嬰幼兒肌膚保養的關鍵因素當中,飲食也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現代較少營養不良的情形發生,只要正常飲食且不挑食,其實不需刻意更改寶寶的食譜,爸爸媽媽如果擔心寶寶的膚色改變問題,只要避免一次食用過多含有胡蘿蔔素的食材即可。


延伸閱讀
過敏兒寶寶也能輕鬆好帶?醫師分享如何改善寶寶皮膚及腸胃過敏的方法!
夏日寶寶皮膚常見5大問題,皮膚科醫師談照護方式與預防要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