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名人部落客> 沒拔插頭、沐浴乳...教你看懂6大居家「塑化劑」陷阱!醫師傳授吃「5類蔬果」排除塑化劑

沒拔插頭、沐浴乳...教你看懂6大居家「塑化劑」陷阱!醫師傳授吃「5類蔬果」排除塑化劑

因《犀利人妻》走紅的36歲藝人朱芯儀日前公開自己去年罹患乳癌,事實上台灣的乳癌患者也出現年輕化趨勢,而女性容易忽略卻關鍵的致癌因子之一就是環境荷爾蒙,特別是我們每天幾乎都會接觸到的「塑化劑」。

文章目錄

  因《犀利人妻》走紅的36歲藝人朱芯儀日前公開自己去年罹患乳癌,事實上台灣的乳癌患者也出現年輕化趨勢,而女性容易忽略卻關鍵的致癌因子之一就是環境荷爾蒙,特別是我們每天幾乎都會接觸到的「塑化劑」。

  塑化劑是最常見於生活中的環境荷爾蒙,種類多達上百種,因為能讓材料柔軟、液化,改變物品原來的特性,不只是塑膠製品才會添加,從塑膠製品(塑膠容器、寶特瓶、塑膠袋、塑膠吸管、保鮮膜、塑膠手套等)、定香劑(存在於有香味的化妝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中)到藥品的膜衣、膠囊等都含有塑化劑。家中的壁紙、地磚、家具裝飾材料、油漆和清潔品,以及小朋友經常接觸的巧拼、塑膠地墊、塑膠玩具都可能是塑化劑暴露來源。像是前陣子風靡兒童、國小學生幾乎人手一個的「滅鼠板」益智玩具,就要當心塑化劑疑慮。 

寶寶與塑膠玩具

塑化劑對健康的影響:罹癌風險、不孕,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塑化劑有類似女性荷爾蒙的作用,長期大量暴露對健康的危害包括:

1.可能增加乳癌、子宮內膜癌等風險
2.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平滑肌瘤、第2型糖尿病與妊娠高血壓風險增加
3.男性精子稀少、活動力弱,容易不孕
4.女童性早熟及乳房提早發育
5.孩童容易產生氣喘、過敏性疾病
6.可能影響孕婦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激素濃度降低);研究也發現孕婦尿液中塑化劑代謝物濃度越高,若生產男嬰,其生殖器官先天性異常風險越高
7.嬰兒腦部發育可能受到影響(嚴重可能會智能低下)
8.有些臨床症狀包括偏頭痛、嘔吐、暈眩等

  台大醫院環境及職業醫學部臨床教授兼主任蘇大成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塑化劑還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頸動脈內中層厚度)明顯呈現正相關劑量效應:塑化劑暴露會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失常,增加壞膽固醇滲入的風險,長期影響之下形成脂肪斑塊,若斑塊破損阻塞就會造成心臟病。塑化劑對內皮細胞的破壞,是動脈硬化的關鍵起始點。

  雖然塑化劑進到人體後約兩到三天可被代謝,但在居家生活、環境和空氣等仍有機會接觸到塑化劑,當環境毒物的微量持續暴露,仍會造成身體全身性的影響。

隨手拔插頭

隨手拔插頭、避免用巧拼⋯⋯醫師教你避免塑化劑毒害

  雖然專家也強調並不是所有的塑膠都含有塑化劑,但接觸來源在日常環境中幾乎處處可見,所以更需要有意識的注意相關成份如何入侵我們的生活。統整各方專家與醫師建議,要避免塑化劑毒害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勤洗手

  高雄醫學大學的實驗發現,用肥皂搭配正確洗手6步驟能有效移除塑化劑達95%,遠高於只用清水洗手的9%,並建議選用無香精、成分簡單的肥皂和洗手乳。尤其是小朋友摸過塑膠玩具後,一定要洗手後再吃東西。

多喝水

  多喝水及透過運動排汗可加速身體代謝體內的塑化劑毒素。

.多吃各色蔬果

  蔬果中含有各式各樣的植化素,例如茄紅素(番茄、西瓜)、胡蘿蔔素(木瓜、南瓜、番薯)、花青素(葡萄、李子)、葉綠素及葉黃素(深綠色蔬果)等,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功能,可減輕塑化劑的毒害。而脂溶性的維生素像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E,更能幫助代謝脂溶性的塑化劑。中山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陳欣湄指出,尤其是十字花科蔬菜如高麗菜、花椰菜、小白菜、白蘿蔔等含有「吲哚」,對塑化劑排除有些幫助。

.少吃高油脂食物及內臟

  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大多以脂溶性型態存在,因此少吃高油脂食物及內臟可減少塑化劑等環境荷爾蒙累積體內的風險。

.凡是塑膠製品都避免高溫加熱

  因塑化劑遇含油、酸性物質的熱食容易溶進食物,不論是哪一種材質的保鮮膜,微波時建議一定要把保鮮膜拿掉。另外,現在許多人都會買超商微波即食加熱食品,食藥署建議若所需加熱時間較長,可以採用中溫、多次加熱的方式微波;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腎臟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顏宗海則建議,不管是使用PVC或PE等類型的塑膠包材,還是要把外包裝拿掉再放進微波爐加熱較安全。

.冷凍食材的塑膠袋包材選擇

  分裝肉品或含油食品冷凍保鮮時,應避免使用PVC材質。因PP材質在低溫下容易有脆裂的可能,PE材質中首選HDPE材質較耐低溫;冷藏也最好避免塑膠製品直接接觸食材,以免油脂促進塑化劑的溶出。

.慎選塑膠製品

  如美耐皿餐具、兒童的塑膠玩具、文具、塑膠地墊、巧拼、桌墊等等大都含有塑化劑,長期接觸恐有健康疑慮。

.慎選保養品、化妝品和香氛用品

  每天洗澡用到的沐浴乳、洗髮精等都可能添加含有塑化劑的「定香劑」,所以應多使用天然的手工肥皂或比較不香的清潔用品和保養品;除了不要在密閉空間長期使用香氛和精油等產品,浴室也要避免擺放空氣芳香或除臭劑。

.不用的家電要拔掉插頭

  電線無論是在待機狀態或使用中,都會因溫度上升而加速釋放塑化劑。

.定期清除灰塵

  分佈在室內環境中的鄰苯二甲酸酯塑化劑最後可能被吸附或沉積在灰塵中,而可能被吸入或留存在地板上。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塑化劑接觸越多,罹癌風險越大!丟掉廁所裡的芳香劑...8個減少毒害的好習慣
微波專用的塑膠便當盒安全嗎?小心這三種毒餐具
台灣嬰兒頭枕居然驗出塑化劑超標高達4.3倍!這些生活用品其實都有塑化劑!孕婦孩童須特別注意
塑化劑藏身居家環境?

 

👌本文由【良醫健康網】授權 資料來源:《食品不安全的年代如何自保?顏宗海醫師教你怎麼吃最安心!》、《環境荷爾蒙:認識偷走健康.破壞生態的元兇》 
 文/沒拔插頭、沐浴乳、灰塵...教你看懂6大居家「塑化劑」陷阱!醫師傳授吃「5類蔬果」排除塑化劑
 更多文章請見 良醫健康網,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良醫健康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