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展里程碑:5~6個月】會翻身、發出重複單音,開始主動與照顧者互動、玩耍,若能吃到自己的腳,代表已意識到肢體存在
文章目錄
【寶寶發展里程碑:5~6個月】專家提醒|醫師 翁菁菁
寶寶感官發展,爸媽必看重點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主任兼主治醫師翁菁菁指出,5~6個月大的寶寶在躺著時,若能「吃到自己的腳」,代表寶寶已經開始意識到雙腳的存在。這項能力顯示他們對自我身體有初步的認知,因為有了這份意識,日後才有辦法靈活地運用雙腳。
此階段寶寶開始發展「自我概念」,他們會從玩自己的手腳、發出聲音中獲得快樂,是探索自我的重要過程。在肌肉發展正常的情況下,如果寶寶還未出現翻身動作,爸媽可透過以下方式協助練習:
-
將寶寶喜愛的玩具放在身體一側,引導他翻身去抓取
-
在背部墊上毛巾,給予翻身輔助
-
在常活動的區域鋪上軟墊或巧拼,讓寶寶更安全自在地練習翻身
聲音模仿也是這個階段的發展亮點。寶寶會開始模仿大人的聲音,爸媽可透過玩聲音遊戲、多與寶寶說話,促進其聽力與語言能力的成長。
此外,也要留意抓握反射的狀況。若寶寶滿6個月時仍出現明顯的原始抓握反射,且無法主動鬆開手指,則可能與神經系統或腦部發育有關,建議至小兒科進行進一步的神經檢查。
不會翻身、對周遭環境刺激沒有反應、沒有發出聲音,及早發現治療
當寶寶成長到5~6個月大時,應開始出現一些基本的發展表現,例如翻身、對聲音或視覺刺激有反應,以及嘗試發出聲音來與人互動。
若此階段的寶寶仍無法翻身、對周遭環境缺乏明顯反應、幾乎不發出聲音或母音,可能代表其神經發展或感覺統合出現遲緩,建議家長應及早與小兒科或兒童發展專科醫師諮詢,安排進一步評估與追蹤。
透過早期發現與早療介入,不但能幫助寶寶補足發展落差,也能為未來的成長奠定更穩固的基礎,減少延遲對生活適應能力所造成的影響。
(翻身、重複發出單音,主動和照顧者互動、玩耍)
【延伸閱讀】更多幼兒發展資訊,請上:明怡基金會X親子天下 陪伴孩子成長,掌握兒童發展關鍵
【寶寶發展里程碑:5~6個月】發展重點指標
寶寶的軀幹肌肉發展較為成熟後,最重要的能力指標就是翻身,可由躺姿轉變為側身、趴姿,最後再轉換為躺姿。翁菁菁醫師表示,在語言的發展上,寶寶會開始重複發出單音,持續對新奇事物有反應,並且漸漸熟悉親近的照顧者,願意主動和照顧者玩。
這些寶寶做到了嗎?
當寶寶進入5~6個月的階段,爸媽可以觀察幾個關鍵的發展指標:他能主動翻身嗎?是否會注視聲音來源、對人逗弄做出笑或發聲反應?會嘗試伸手抓取玩具,並發出「啊」、「咿」、「哦」等母音聲嗎?這些看似日常的小動作,其實都是寶寶大腦、感覺統合與肌肉協調正在發展的重要信號。如果寶寶已經能達成這些動作,代表他正穩健地跨過發展的里程碑。爸媽可持續透過遊戲互動、聲音刺激與安全的活動空間,協助寶寶建立更多自我認知與動作控制的能力。若發現與同齡寶寶相比落後明顯,也不必過度擔憂,只要及早尋求專業意見,就有機會透過早療介入幫助寶寶迎頭趕上發展節奏。【寶寶發展里程碑:5~6個月】粗動作發展
滾動翻身,趴姿時以單側手向前伸出取物
寶寶漸漸整合不對稱張力頸部反射,取而代之的是自主翻身,可自行由躺姿轉換為趴姿,加上寶寶頭頸部、背部與上肢肌肉力量發展越來越好,可在趴姿下做出單手承重、另一隻手伸手向前取物的動作。
【寶寶發展里程碑:5~6個月】細動作發展
伸手抓握、操弄物品
寶寶的視覺發展進步,能較穩定追蹤移動的物體,加上原始抓握反射消失,粗大動作中的手臂與肩部動作控制越來越好,會主動張開手指、伸手嘗試抓取近距離物品,甚至出現拍打、觸摸等操弄物體的動作,也可以雙手環抱物品。
【寶寶發展里程碑:5~6個月】認知發展

牙牙學語,發出更多母音ㄚ、ㄛ 、ㄟ
寶寶在生理構造上更加成熟,會發出更多母音或連串母音,也有部分寶寶開始出現子音和母音結合的聲音(像是ba、bu)。此外,寶寶對於與人互動感到興趣,對環境中的聲音有所反應,也會發出聲音來回應外界刺激,例如:用尖叫表達喜悅、憤怒等。
對新奇的環境持續有反應,喜歡照鏡子
5~6個月的寶寶會持續透過不同方式、感官來探索環境與自己的身體,例如:嘗試吃自己的腳、把東西放入嘴巴裡,也會注視顏色鮮明的物品。此時,對於鏡子中的影像會感到好奇、喜歡照鏡子。
【寶寶發展里程碑:5~6個月】社會性與情緒

明顯表現情緒、模仿照顧者的表情
寶寶能明顯表現厭惡情緒,推開不喜歡的東西;開始主動與大人互動、模仿大人表情;能辨視熟悉的臉孔,爸媽可觀察到寶寶看見親密照顧者及陌生人在情緒反應上的差異。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1歲前寶寶的成長發展有跟上進度嗎?5大能力里程碑觀察重點&爸媽輔助技巧
.你唱歌給寶寶聽了嗎?耶魯大學研究發現:這樣唱能讓大腦更聰明、情緒更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