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名人部落客> 新手爸媽必知!別把「異位性皮膚炎」當成「脂漏性皮膚炎」,錯失寶貝黃金治療期

新手爸媽必知!別把「異位性皮膚炎」當成「脂漏性皮膚炎」,錯失寶貝黃金治療期

「異位性皮膚炎」是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之一,也是過敏三部曲中的首發疾病。根據統計,全球有近三成的兒童飽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在台灣,嬰幼兒的盛行率約 17%,幾乎每 5 位寶貝就有 1 個罹患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嬰幼兒,是一種因過敏體質所引起的皮膚慢性發炎,患者因皮膚障壁缺損,對於外界溫度濕度的變化、過敏原的接觸,以及摩擦肌膚物品的材質等,都容易引發肌膚的敏感、刺激,甚至可能造成發炎的惡化。

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傻傻分不清

      長庚紀念醫院兒童皮膚科主任施一新表示,許多新手父母都將臉部皮膚紅紅粗粗的症狀,誤以為是「脂漏性皮膚炎」,覺得只好做好保濕動作,等孩子大了就自然會好,而錯過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的黃金治療期。

      他進一步說明,事實上,脂漏性皮膚炎主要好發在頭皮、眉毛跟臉上的 T 字部位等皮脂腺比較旺盛的位置。與好發在臉頰,甚至延伸到身上、四肢的異位性皮膚炎不同。

      相較於寶寶 6 個月大後會逐漸改善的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的黃金治療期為兩歲以前。如果沒有好好控制,會越來越嚴重,不斷反覆地出現慢性發炎。若傷口併發細菌感染會讓治療變得更複雜。(推薦文章:流感疫苗10/1開打,9大族群注意!5大疫苗撞期,與新冠疫苗至少間隔7天,3廠牌可混打

      更令人憂心的是,錯失黃金治療期的「異位性皮膚炎」,會讓寶貝的體質慢慢地走向「過敏三部曲」的另兩部曲:氣喘、過敏性鼻炎,不可不慎!

      施一新分享,他曾收治一名異位性皮膚炎的男寶寶,到診時,除了嚴重發炎還感染金黃色葡萄球菌,整張臉的皮膚潰爛、流湯又流膿,讓人心疼不已。所幸在經過治療後,已經恢復原本白淨的模樣。

      建議家長,若發現家中嬰幼兒皮膚反覆出現乾燥、搔癢,臉頰變得花花粗粗,摸起來像砂紙時,為期超過 3 個月以上,就要有可能是異位性皮膚炎的警覺心,及早向皮膚科或小兒免疫過敏風濕科醫師求助,避免病情持續惡化。

教你分辨異位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 脂漏性皮膚炎
發生原因 過敏性體質  慢性皮膚炎
發病時程 約六成在 1 歲以前發病,三成於 2~5 歲之間發作 寶寶出生後數週至 3 個月大期間
臨床表現 好發在臉頰,甚至延伸到身上、四肢。除了紅疹表現,患部通常會乾燥、脫皮、奇癢無比 好發在頭皮、眉毛跟臉上的 T 字部位等皮脂腺比較旺盛的位置,會出現一些黃色摸起來略微油滑的皮屑。部分患者會泛紅、搔癢
可能痊癒時間 症狀會維持數年,約有四到六成患者能夠在 5 歲以前康復。部分患者的症狀甚至持續到成人期  6 個月至 1 歲大之間,將可自行康復,少數人要到 2 歲症狀才會逐漸好轉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長期抗戰最忌停藥

      施一新指出,嬰幼兒的異位性皮膚炎治療是以外用類固醇藥膏為主,輔以保濕乳液及口服藥物。相較於成人,嬰幼兒的皮膚更加脆弱、敏感,許多家長擔心長期使用類固醇帶來的副作用,而對於治療抱持著觀望態度。(推薦文章:有異位性皮膚炎還能吃乳製品嗎? 醫師:成長中的孩子不宜過多限制

      例如,大量使用類固醇,可能影響孩童的生長發育;強效類固醇外用藥膏有可能影響眼壓,擔心誘發青光眼,白內障提早出現;或是會讓皮膚變薄、長毛、血管擴張、增加皮膚感染機會等。

      對此,施一新提醒家長,切忌因為顧慮類固醇的副作用就逃避治療,或自行停藥,而是應該定期回診,並依照醫師指示,依據寶貝的疾病狀況調整擦藥頻率或用藥選擇,才能更有效控制異位性皮膚炎。

過敏三部曲止步 掌握異膚黃金治療期

      由於臉部皮膚較薄,建議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急性期,可短期使用外用類固醇藥膏控制。目前,也已有較溫和的外用非類固醇藥膏,可第二線使用於異位性皮膚炎的短期及間歇性長期治療,提供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用藥新選擇。

      相較之下,外用非類固醇藥膏作用較溫和,可用來控制發炎,做為輔助與維持性治療,可讓異位性皮膚炎寶寶的皮膚處在較穩定的狀況。施一新呼籲,只要遵從醫師指示持續治療,就能把握異位性皮膚炎兩歲前的黃金治療期。

 

(延伸閱讀:有異位性皮膚炎還能吃乳製品嗎? 醫師:成長中的孩子不宜過多限制

💁‍♀本文由Heho健康授權 
 文 / 黃慧玫、圖 / 何宜庭 
新手爸媽必知!別把「異位性皮膚炎」當成「脂漏性皮膚炎」,錯失寶貝黃金治療期
 更多文章請見 Heho健康,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Heho健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