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食湯匙怎麼選? 6款寶寶副食品湯匙整理

今天分享我們餵食寶寶副食品選用的6款長柄嬰兒湯匙:
reer 感溫安全湯匙、MOTHER-K 矽膠果凍湯匙組、miniware 矽膠學習湯匙組、
Richell 利其爾 柔軟離乳食湯匙套裝、小獅王 軟質湯匙、BEABA 第二階段矽膠湯匙
(大家可以跳點查找自己想要了解的湯匙,也可以慢慢下滑閱讀完整記錄及最後的總整理表格唷!)


| 包裝組合 | 一組3入 | 
| 產地 | 台灣 | 
| 標註最高耐熱溫度 | 100度 | 
| 湯匙面 | 小 | 
| 湯匙軟硬度 | 偏硬 | 
| 手柄軟硬度 | 硬 | 
| 手柄角度設計 | 有 | 

這款湯匙最大的優點就是超過寶寶適合入口的溫度時會感溫變色(約37度),加熱寶寶副食品後等冷卻時,我會直接用湯匙翻攪一邊判讀是否可餵食,不另外試在手背上,非常輕鬆方便!
一般呈現顏色

溫度過高時呈現顏色

湯匙本身偏硬,建議給已習慣吃副食品一陣子的寶寶再使用,Ann有時會咬湯匙,剛開始與其他湯匙交替使用時,咬到有些嚇到,但不影響餵食與後來進食。


| 包裝組合 | 一組2入 | 
| 產地 | 韓國 | 
| 標註最高耐熱溫度 | 120度 | 
| 湯匙面 | 小 | 
| 湯匙軟硬度 | 軟 | 
| 手柄軟硬度 | 軟 | 
| 手柄角度設計 | 有 | 

整支湯匙連柄都很軟Q,握持感很舒適,唯對於較濃較黏稠的副食品會較難挖取。

湯匙組附有攜帶盒,非常方便攜帶出門,盒子標註能耐熱到110度,平常我會清洗後和湯匙一起放消毒鍋消毒,是我們外出首選的攜帶湯匙。


| 包裝組合 | 一組2入 | 
| 產地 | 台灣 | 
| 標註最高耐熱溫度 | 230度 | 
| 湯匙面 | 大 | 
| 湯匙軟硬度 | 軟 | 
| 手柄軟硬度 | 偏硬 | 
| 手柄角度設計 | 無 | 

圓柄的設計閱讀品牌說明是要讓寶寶好握持,但因無角度設計、湯匙面較深較大(當初應該是設計給寶寶自己學使用餐具),Ann剛開始餵食時只能吃到前端的一部分,所以這款湯匙我們自己較推薦學吃副食品一段時間和正在銜接自己用餐具吃飯的寶寶。
之前購買主要是因為湯匙的可愛外觀完全把我收服,又看到有人分享可以當固齒器使用(但我有準備給Ann專用的固齒器,所以最後沒有這樣用),就在婦嬰用品店買下來了。

另外發現湯匙可以站立在桌面上與卡榫設計能扣在盤子邊邊不會滑落,非常貼心。


| 包裝組合 | 一組2入 | 
| 產地 | 中國 | 
| 標註最高耐熱溫度 | 120度 | 
| 湯匙面 | 小 | 
| 湯匙軟硬度 | 軟 | 
| 手柄軟硬度 | 偏硬 | 
| 手柄角度設計 | 有 | 

這是易爸爸最愛的湯匙,獨特的波紋形角度很好餵食,品牌的巧思是希望餵食時易看到寶寶口內,而避免弄傷到寶寶喉部,易爸爸一直稱讚這是有設計過的湯匙,很細長輕巧,餵食省力。

與MOTHER-K同樣附有攜帶盒,很方便收納,不過盒子標註耐溫只有到90度,不能使用家中的蒸汽消毒鍋消毒,所以我平常都是用清洗及使用抑菌噴霧,較不會帶出門,會以當家中湯匙的收納盒為主。


| 包裝組合 | 一組2入 | 
| 產地 | 台灣 | 
| 標註最高耐熱溫度 | 100度 | 
| 湯匙面 | 小 | 
| 湯匙軟硬度 | 一面軟;一面硬 | 
| 手柄軟硬度 | 硬 | 
| 手柄角度設計 | 無 | 

這是我們家第一支使用的湯匙,孕期時拿到了單支入的媽媽禮,所以餵Ann副食品後就首先開來使用了。
柄身沒有角度設計,兩邊的湯匙面是不同材質及硬度,不過我們也只有使用軟的那頭,大小適中,表現中規中矩,但它的價格非常實惠,個人覺得CP值高。

硬的湯匙背面有凸面的設計,方便刮果泥,但因為家中有專門研磨的器具,所以沒使用到。

看到這個湯匙顏色,大家購買時不要以為是限量的,它的湯匙面的較容易被食物染色,幾次吃完食物泥就完全變這個漂亮又自然的橘色色澤,其實它本來是霧白色的唷!不影響使用,反而還更無違和了?!
介意染色的爸爸媽媽可以使用來餵米粥(避開會染色的食物);或是再買備用,價格划算不心疼。


| 包裝組合 | 一組2入 | 
| 產地 | 中國 | 
| 標註最高耐熱溫度 | 100度 | 
| 湯匙面 | 大 | 
| 湯匙軟硬度 | 軟 | 
| 手柄軟硬度 | 偏硬 | 
| 手柄角度設計 | 有 | 

當初還不懂寶寶的學習階段就與碗盤組一起爽快幾千買下去,拿到手後仔細研究才發現這是讓寶寶學習獨立進食的第二階段矽膠湯匙,餵食我會建議改入手另外一款寶寶矽膠軟湯匙。
柄身設計符合人體工學讓寶寶更好抓握,另外可以看到湯匙中間與尾部的設計,除了止滑外;還能讓整支湯匙平放時,湯匙面能保持衛生不會碰到桌面,非常貼心!

不過湯匙面較大,與使用miniware時遇到同樣狀況,Ann剛開始餵食時只能吃到湯匙前端的一部分,所以這一款我們自己較推薦學吃副食品一段時間和正在銜接自己用餐具吃飯的寶寶。


寶貝初期學吃副食品(未長牙),我們會選擇湯匙面較軟及湯匙面較小的MOTHER-K、利其爾及小獅王;寶貝較熟悉副食品時(嘴張較開、不容易咬湯匙時),我們推薦再加進使用miniware、BEABA及reer。
以上純屬我們的個人使用心得供大家參考,爸爸媽媽實際使用覺得順手、能讓寶貝喜歡吃飯的就是合適的吃飯工具!也因為各品牌湯匙各有優點,所以我們到現在一直都有在使用唷
未來會再陸續分享Ann學自己吃飯的短柄餐具、餐盤等用具和其他日常用品,請大家期待一下
(推薦閱讀:英國TOT防髒餐墊組/土耳其Minikoioi餐具/美國lil防帶掉)
(推薦閱讀:寶寶吃得慢就是不愛吃?易過敏食材該及早嘗試?營養師解答副食品添加常見問題)
黃豆媽咪 
喜歡嚐鮮、分享、拍照小物但不愛自拍的新手媽媽、老手女人,
滿足於生活小物與設計創新會心花怒放的小確幸人生,
這個年紀可能保有些許文青,但改走一個超值路線。
🧏♀️本文由【黃豆媽咪育女誌】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FACEBOOK:黃豆媽咪 
IG:@huangmomtaiwan 
#風格媽咪評鑑團 #媽咪評鑑 #親子K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