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名人育兒> 名人部落客> 透過五個小遊戲,寶寶在家也能蒙特梭利!

透過五個小遊戲,寶寶在家也能蒙特梭利!

到處敲一敲、啃一啃、聞一聞、摸一摸,正在進行這些動作的寶寶可是在發展腦力,家長不需刻意制止寶寶的感官探索行為,反而要多鼓勵並營造更多的五感探索機會。
透過五個小遊戲,寶寶在家也能蒙特梭利

寶寶利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來分辨事務

  寶寶漸漸長大,手腳開始有力,就會喜歡亂抓東西,媽媽剛摺好放在床邊的小手帕,不到三秒鐘,就被寶寶扯得亂七八糟。

  等到寶寶七個月大,開始學坐,只要他的小手拿得到的東西,不管是軟的、硬的、能吃與不能吃,寶寶都會立刻往嘴裡塞。

  當寶寶八、九個月開始學爬後,更是喜歡爬來爬去,到處找東西,敲一敲、啃一啃、聞一聞。

  其他像是挑食、咬人、吃手指等日常舉動,都常令家長很頭痛。譬如小如愛吃水餃,常常一次可以吃六個以上,那天媽媽只是把豬肉水餃換成牛肉水餃,小如咬了一口就立刻吐出來,不肯再吃,媽媽不禁覺得小如怎麼挑食了呢?

  以蒙特梭利教育來看,大人主要依賴視覺來認識世界,但寶寶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是運用視覺、聽覺、觸覺、味覺與嗅覺等各種感官,來充分探索個別事物的細微差異,進而體驗與認識世界。

  因此,七個月的寶寶愛啃東西,九個月的寶寶喜歡到處爬來爬去,把櫃子、桌上的東西統統扯下來,家裡弄得亂七八糟,或四歲的小如變得愛挑食,其實這些都跟寶寶正處於感官敏感期有關。

推薦閱讀: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引領世界潮流的兒童教育法全公開-《蒙特梭利小教室》

三歲前接受到的感官刺激不會忘記,而是會儲存起來

  蒙特梭利教育認為,寶寶天生有股神祕的心智能力,稱為「吸收性心智」,三歲之前的孩子會不經思索,易受感官的引導,只要環境有刺激就反應、就吸收,不會用意識來選擇要做或不做。

  而三歲前所接收到的感官刺激,寶寶並不會遺忘,而是會「儲存」起來,成為下一個階段發展的養分。到了三歲之後,「有意識的吸收性心智」逐漸顯現,寶寶就能有意識的透過感官來認識環境、理解事物。

  研究指出,當寶寶有充足的感官刺激與訓練時,可幫助提升寶寶的大腦神經發展,因此家長要鼓勵寶寶運用感官探索世界的行為。

  感官教育應該從零歲就開始。譬如現今講求的溫和生產,讓剛出生的寶寶不著任何衣物,便先躺在媽媽胸膛上,讓寶寶能在第一時間,就聞到媽媽的氣味,感受與媽媽肌膚接觸的觸感,這是寶寶建立安全感與親子情感的第一步,也是寶寶用感官探索世界的第一步。

  隨著寶寶成長,家長要為寶寶建立安全的探索環境,讓寶寶自由的去看、聽、聞與觸摸,對於寶寶日後的學習相當有助益。

在家蒙特梭利

1疊積木塔

  讓寶寶排列在尺寸上等差變化的木製積木,是很好的視覺訓練。

2百寶箱遊戲

  拿個籃子,裡面裝滿有趣的居家或從大自然蒐集回來的物品,像是乾掉的松果、樹葉等。建議多選擇不同形狀、線條、觸感、顏色、氣味的物品,給寶寶更多元的感官刺激。

  遊戲方法是讓寶寶自由拿取百寶箱中的物品,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給孩子多元的感官刺激,對其認知發展亦有幫助。

3聽音筒

  準備6個罐子,裝入不同物品,譬如豆子、小石頭、米、鈴鐺、扣子、沙子等,每一個罐子都能製造不同的聲響,讓寶寶自己搖,感受不同聲音的差異,增加寶寶的聽覺刺激。

4嘗鮮罐

  準備幾個小瓶子,分別裝入不同味道的液體,讓孩子嘗鮮,探索不一樣的味覺感受,像是糖水(甜)、檸檬汁(酸)、鹽水(鹹)、加水稀釋的原味咖啡(苦)等,增加寶寶的味覺經驗,可協助解決寶寶的挑食問題。

5記憶卡配對遊戲

  訓練孩子的視覺記憶和圖形辨識技巧。坊間有許多記憶卡遊戲組合,家長可以自由選購,也可以自己做:先準備20張撲克牌大小的厚紙卡,再自己畫;或剪下10種不同形狀、動物、物品的圖片,每一種圖片各準備2張,分別貼在這20張厚紙卡,就成了自製配對記憶卡。

 

 

 

👌本文由【親子天下】授權
  文/ 5個小遊戲,在家也能蒙特梭利
  更多文章請見 親子天下,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看更多親子天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