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幼兒生活教養> 10月教養熱門文章TOP5,作家羅怡君從女兒的日常互動發現:孩子才是父母的人生導師!

10月教養熱門文章TOP5,作家羅怡君從女兒的日常互動發現:孩子才是父母的人生導師!

羅怡君作家擅長以與女兒的平凡日常,探討孩子的教養與父母的自省議題。

都說,父母教會孩子待人處事的道理,但等自己真的成為父母後,才發現,原來自已與孩子的關係是互相成長的,孩子身上可以看見長大後被社會洗禮過的我們,很難再擁有的純真、直率與快樂。

羅怡君不用艱深難懂的教養理論探討「親職」是什麼,而是用與女兒相處的對話出發,如:女兒遇到的人際關係、做父母常說的等一下、親子活動的規劃與參與、女兒的情緒等,跟著她的文字,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些貼切地像是昨天才在我們家上演過的小故事,能夠教會我們什麼事吧!

 

1.「剛發生什麼事?怎麼妳準備要打人?」

「我不會真的打他,只是假裝而已。」

當女兒被欺負,我們到底要如何教她保護自己?「必要時」反擊打人?真的能阻止別人不當行為的關鍵是「以牙還牙」嗎?還是教她「用說的」?不強出頭選擇忍耐,可以息事寧人嗎?該怎麼「硬起來」,才能讓對方放棄選自己當作目標?

繼續閱讀:【孩子教我們的事】父母必看!不讓孩子人際衝突的小火苗,燒成霸凌

 

2.「來綁頭髮準備上學了!」

⋯⋯」(嚎啕大哭)

學齡前的孩子才剛開始認識自己的情緒,連大人都難以分辨混亂複雜的情感內容,更別提要一個孩子「拿捏得宜」。當情緒發生時,孩子需要的是時間辨認「自己怎麼了」,若還要額外應付大人的各種指示、要求、嘗試,只會分身乏術難以負荷,我們自以為的幫忙,其實是多射了好幾顆子彈!

繼續閱讀:【孩子教我們的事】「讓子彈飛一會兒」,給孩子生氣的空間

 

3.「如果妳做不到就不要答應,這樣媽媽會有被欺騙的感覺!」

「我答應的是要試試看,可以我沒有保證一定要成功啊,我今天就還是做不到嘛!」

喜歡上韻律課的女兒,卻無法自行上課,每次都要媽媽陪伴,再嘗試一年多的勇敢練習之後,會有Happy ending嗎?

繼續閱讀:【孩子教我們的事】孩子的害怕是勇敢的前身

 

4.「我們去別的地方玩吧,這裡的溜滑梯,你已經玩了很多遍啦!」

「孩子沒試過,怎麼知道喜不喜歡?」

放假,我們不只要顧及孩子,也得好好讓自己歇息。「陪孩子玩」還是「玩孩子」的差別,簡單說,就是規劃活動或旅程時,到底是滿足我們自己,還是孩子?我們在陪伴孩子時,期待的是過程或是結果?

繼續閱讀:【孩子教我們的事】規劃親子活動或旅程時,到底是滿足自己,還是孩子?IG美照背後,其實藏著妳沒發現的事!

 

5.「Yes Day要結束囉!有沒有什麼感想啊?今天你應該快樂得不得了吧!」

「對啊!很開心耶!」

「那當然,妳專挑我平常管你的那些事做啊。」

「也不是啦,嗯,我不太會講耶,就是今天我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感覺很不一樣,可是媽媽為什麼你都不相信我啊?」

或許孩子的判斷與父母不盡相同,比如說:家長覺得已經看很久電視,但孩子覺得還不夠。那麼多久才夠呢?孩子有機會找出這個答案嗎?他知道自己的欲望是來自「被禁止」,還是真的那麼喜歡看電視呢?

繼續閱讀:【孩子教我們的事】父母對孩子什麼都說好的後果,結果竟出乎我們所料!

 

羅怡君

親職溝通作家/講師
從事媒體公關12年,才發現最難溝通的就是最親近的人。喜歡閱讀小說,近年來成立專屬孩子的讀書會,與孩子們一起經歷成長與青春的各種滋味,在小說裡找到安頓身心的宇宙。
著作/《刺蝟媽媽與穿山甲的思辨對話》、《被禁止的事—所有不可以,都是教孩子思考的起點》、《世上沒有理想的父母》、《愛的生存遊戲》、《愛,我的內向小孩》
臉書/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臉書社團/愛,我的內向小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