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分齡教養> 兒童生活教養> 【羅怡君專欄】規劃親子活動或旅程時,到底是滿足自己,還是孩子?

【羅怡君專欄】規劃親子活動或旅程時,到底是滿足自己,還是孩子?

一天充滿陽光的午後,偌大的公園綠地多了好幾組野餐的家庭,各自帶著學齡前的孩子出門放風,在草地上孩子恣意奔放,大人們不時穿插其中照料吃喝,喚回孩子們擦汗補水。雖然彼此互不相識,但停留時間一久,IG美照或FB貼文背後每個家庭面臨的課題可就一一現形。

    生養孩子苦樂參半,有人說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多了個玩伴,擁有美好童年回憶的爸媽帶著孩子重溫舊夢,若沒有什麼玩樂童年的爸媽正好可以再來一次,帶著孩子上山下海,只怕玩得比孩子還瘋;特別是年幼的孩子是天生好奇寶寶,雖說任由父母「擺佈」,但什麼都是人生的新鮮探索也很快樂,看著照片裡打扮可愛笑得毫無煩惱的寶貝,那種成就感真是難以形容,這段時間可謂是為人父母的「黃金時段」。

兒童教養
(圖/shutterstock)

「陪孩子玩」和「玩孩子」的結果大不相同

    有些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較早,大約三歲多就會主動表示意願或想法,四、五歲孩子「見多識廣」後也很有主見,會拒絕、邀請、表示不耐,甚至主動參與意見。舉例而言,以下的對話內容應該大家都不陌生:「弟弟,我們去別的地方玩吧,這裡的溜滑梯,你已經玩了很多遍啦!」「好不容易來到這裡,什麼都要試試才可以喔,你看,那個東西好特別,我們先去玩那個。」「好好好,我等下就陪你玩,你先看鏡頭媽媽拍一個,快點啦,笑一個!」在你的腦海裡應該也出現不少爭執和賭氣的畫面了吧?

    有朋友或許會說:「孩子沒試過,怎麼知道喜不喜歡?」「天啊,星期一到五已經上班夠辛苦了,週末難道不能去自己也喜歡的地方嗎?」「沒辦法啊,要是我覺得無聊的地方,就算他喜歡,我也撐不久,那還倒不如在家休息。」

陪伴孩子時,端看父母期待過程還是結果

    回想過去,我曾吃過的「悶虧」真不少,明明出發時興高采烈,到了現場卻意興闌珊,孩子的反應不如預期,讓好不容易請假遠行的我竟有點惱羞成怒。若都只聽孩子的意見,大概哪兒都不用去,特色公園和湯姆熊就可以好好打發他們,這樣的育兒生活少了許多樂趣,該怎麼撐下去啊?

    的確,我們不只要顧及孩子,也得好好讓自己歇息。「陪孩子玩」還是「玩孩子」的差別,簡單說,就是規劃活動或旅程時,到底是滿足我們自己,還是孩子?我們在陪伴孩子時,期待的是過程或是結果?這兩者當然能一兼二顧。

陪伴是親子間雙向的互動

    首先,別搬塊大石頭砸自己的腳,盡量避免選擇參加單一活動,或是「目的性」很強的活動,而是選擇自己想去的「地方」或「區域」,讓自己「可攻可守、可進可退」,周邊環境或店家都是備案腹地,大人小孩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接著就得應付孩子們的「邀請」。以前孩子還小的時候,做什麼一律都拉著我,我鮮少能置身事外地悠閒做自己的事,這個時候,我會和她約定,等等是否也能換她「陪我」從事我愛的活動(通常都是置入靜態的休息),長久下來,也培養出彼此的默契和同理心。其實能夠被孩子邀請是一種肯定,至少他時時刻刻都希望有你陪伴,因此,我的心態上得先調整一下,這是「幸福」,不是「懲罰」。

陪玩專心,放下手機

    另一個重點就是「誰來決定該怎麼玩」。還記得朱自清描寫父親的〈背影〉,現在倒是可以運用這個原理來檢驗自己──看孩子的「背影」就好;大部分時候,我就像一隻忠心耿耿的「家犬」,追隨小主人的背影前進,她往哪我就往哪;她想停,我就陪在旁邊;她喊我的時候,我回答;她保持沉默的時候,我不要多嘴。讓孩子保有自己玩的節奏,若是我們真的想引導孩子跨出舒適圈,那麼不妨「身先士卒」,反其道而行,讓孩子有機會看看你的「先行者背影」。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莫過於「戒」相機;陪玩的人得要專心一點,孩子不是道具、不是時尚配件,生活記錄就交給另一位幫手吧,或者乾脆就留在我們和孩子的美好記憶裡,這是彼此回憶裡的秘密花園,對嗎?


延伸閱讀
【羅怡君專欄】想要孩子幸福快樂,先培養他滿足的能力
【羅怡君專欄】父母對孩子什麼都說好的後果,結果竟出乎我們所料!


羅怡君
羅怡君
從事媒體公關12年,才發現最難溝通的就是最親近的人。喜歡閱讀小說,近年來成立專屬孩子的讀書會,與孩子們一起經歷成長與青春的各種滋味,在小說裡找到安頓身心的宇宙。

臉書/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