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健康與疾病> 寶寶摔傷易骨折!如何判斷寶寶骨折?要看哪一科才對?

寶寶摔傷易骨折!如何判斷寶寶骨折?要看哪一科才對?

爸爸媽媽殷切期盼著寶寶出生後,能夠平安健康的長大,不過由於寶寶自身對於危險的識別度和判斷能力不足,加上時常是照護者的疏失,很容易使其發生意外傷害,而剛出生的寶寶一旦發生跌倒外傷,父母都會手忙腳亂,難以辨別是否骨折及緊急處理方式,更擔心是否會影響未來骨骼發育成長,本篇將一一解析關於寶寶骨折的大小事。

文章目錄

寶寶骨折|寶寶摔傷

如何判斷寶寶是否骨折?

精力旺盛的寶寶,生性活潑好動,尤其在學習如何爬跟走路時,更是加倍好動,喜歡到處玩耍,但在玩耍途中,若家長未加以照護,一不小心就可能發生骨折意外,一、兩歲以內的寶寶,此時還不會說話表達自己的不適,只會用不動或哭鬧來強調情緒,因此還需仰賴家長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師林心畬說明,懷疑寶寶骨折時,可先觀察寶寶願不願意活動,像平常小寶寶的手都會揮來揮去、腳會踢來踢去,如果骨折就會不願去動受傷的部位,通過反應及肢體語言,來初步辨別;再判斷局部是否有腫脹、瘀青,碰觸時是否會因疼痛和壓痛感而哭鬧,或受傷部位出現活動功能喪失,甚至是肢體已經出現扭曲、旋轉或能聽到骨頭斷掉部位的摩擦聲等情況。

家長還可用雙手或雙腳加以對照,傷肢多半會與對側肢體比較不對稱,藉此進一步確認是否有異常,如果有以上任何一種情況,就代表可能已經有骨折,必須儘快就醫求援。 

骨折後的緊急處理與復原時間

林心畬主治醫師建議,當發現寶寶骨折後的第一時間,只需要適當包覆即可,譬如說還不會爬或走的嬰幼兒都會使用包巾裹起來,當發現有某一隻手或某一隻腳不願意活動,就將其包覆起來與身體靠攏,用寶寶自己身體做為固定,將受傷肢體綁起來,使其不會亂動,但切記包裹時要小心,不要包裹得太緊,以免導致移位、壓迫而造成更大傷害。

較大的寶寶若已學會走路,則可以用夾板固定受傷的肢體。林心畬主治醫師補充說明,受傷初期不建議熱敷,寶寶若有明確外傷,可以用冰敷來減輕寶寶的不舒服。 

送到醫院後,門診或是急診醫師就會詳細檢查寶寶的疼痛及腫脹部位,明確定位出不舒服的位置,再針對可疑的部位單獨安排X光檢查,但檢查過程可能造成不適而哭鬧。林心畬主治醫師表示,家長在此時不宜過度干涉醫師檢查或自行要求全身進行X光檢查,因為這樣反而會讓孩子暴露不必要放射線劑量的傷害。

而寶寶治療方式多半都使用保守治療,上肢骨折使用三角巾或是石膏固定、下肢骨折則多半用石膏固定,特定受傷部位甚至可以完全不用包紮,且多數兒童骨折都不需要手術。 

由於寶寶處於生長發育期,血液循環旺盛、可塑性強,年紀越小的骨折癒合速度越快,無論在任何部位,大多數4到6週就可恢復,若較為細小的骨頭,甚至只需要2至3週就能好,恢復時間只需成人的一半,但也因此需要密集的追蹤,追蹤密度比成人多一倍,初期每週都需要找醫生報到,以免遇到需要矯正的骨折,若未及時處理就會癒合在錯誤位置。 

林心畬主治醫師更強調,寶寶的骨骼具有自我矯正的能力,;骨骼關節系統在女生13至15 歲或男生15至17歲生長板閉合前會持續成長,成長過程中骨頭會自行修正形狀,而寶寶1至2歲骨折時,骨頭還有很多年能夠自我矯正,因此醫師不需要做過頭,只需要把「非常歪」矯正成「不太歪」,殘餘的輕微變形會在生長過程中自我矯正。如此一來就能用最少的麻醉劑量跟最少的傷害,使其恢復正常狀態,家長不用過於緊張擔心其無法復原。 

寶寶骨折要看小兒骨科!

兒童的骨頭構造雖然與大人類似,但在生長板關閉前因為尚未完全骨化,有很多部位仍然是X光檢查上不會顯示出來的軟骨,所以在X光檢查的判讀上與成人有極大的不同,因此寶寶骨折時,應找尋專門負責小兒骨科領域的專任醫師,小兒骨科醫師對於寶寶的治療方式較為精細專業,且更懂得如何辨別不明確的骨折。 

寶寶骨折的類型

無論是任何的骨折,都可藉由骨頭是否有刺穿皮膚,與外界接通相連,來分類為「開放性骨折」或「閉鎖性骨折」。

林心畬主治醫師解釋,開放性骨折相對來講難以治療,由於骨頭要完全骨折至刺穿皮膚前,會將骨膜、肌肉、脂肪層和皮膚層都破壞掉,才有辦法成為開放性骨折,形成嚴重的傷害,受傷當下不宜試圖自行矯正,緊急處理措施則只需找乾淨的布料蓋住,將患部隔絕起來避免細菌感染並做適當的固定之後送醫處理。 

幼兒的骨骼的兩端具有生長發育用的生長板,因此可以藉由骨折發生部位是骨頭兩端的生長板或是骨頭中段來分類為「生長板骨折」或「骨幹骨折」。

由於寶寶的骨頭尚未成熟,擁有較厚的骨膜,而小兒骨頭的蛋白質含量高、礦物質含量低,因此質地較軟、韌性高、易彎曲且不易完全折斷,所以「骨幹骨折」又可以藉由骨頭部分斷裂或是完全斷裂區分為「不完全骨折」或「完全骨折」。 

常見骨折

新生兒最常見的骨折是「鎖骨骨折」,主要原因是在生產過程中會產道嚴重的擠壓所造成,學齡前幼兒最常見的則是手肘骨折;學齡兒童最常見的則是手腕骨折,一般來說都是肩膀或上肢部位比較容易發生。因為活潑好動的寶寶可能會翻來覆去滾下床,或照護者不小心使其從高處掉下來,由於寶寶尚未有抓東西跟扶東西的能力,肩膀或手部直接著地,側面受力直接擠壓鎖骨,就容易造成鎖骨骨折。

若是手部先著地就會造成則易造成手肘或手腕骨折。而受傷後寶寶可能會不由自主地出現歪頭的動作,來保護受損的部位,觸摸肩膀會發覺兩側不對稱,患側的肩膀跟上肢活動會受影響,局部會有腫脹及疼痛感。林心畬主治醫師說明,由於鎖骨復原迅速,因此不需要外力介入治療,正確的處理的方式就是固定及觀察,減少受傷部位的動作讓小朋友自我修復就是一種治療,有些家長為了想測試是否有順利復原,會不斷去移動及按壓寶寶患處,讓骨折部位動來動去,這將導致寶寶不適,癒合也容易失敗。 

生長板骨折

寶寶在成長階段均靠著生長板才得以發育長高,生長板則是四肢骨及脊椎骨的上下端,不斷分裂、增殖的組織,所以較其他部位來的脆弱而容易受傷,但生長板又擔負了骨骼成長的重大任務,因此寶寶若骨折傷害到生長板,就必須非常小心並精確的治療,一定要矯正回原來的位置,以免肢體未來不對稱的成長,造成肢體縮短或彎曲變形。

林心畬主治醫師強調,不管何種原因造成生長板傷害,若沒有適當的處理便容易造成後遺症,發生時年齡越小,之後的後遺症可能越嚴重。 

骨幹骨折

骨頭中段斷裂的稱之為骨幹骨折,而骨幹骨折又可分成以下幾種「不完全骨折」及「完全骨折」:骨頭其中一部分彎曲或折斷,但有一部分還連接在一起,宛如樹枝斷掉樹皮還連接著的樣子,又名為「柳枝骨折」,或是僅有外觀變形但沒有出現骨折裂縫的「變形骨折」。寶寶骨骼含水量多、骨膜較厚,不像成人骨骼那麼硬脆,擁有較好的彈性和韌性,容易發生彎曲變形不容易斷裂,但由於折而未斷,時常沒有明顯的肢體外觀異常,因此較難第一時間發現。 

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顧名思義即為骨頭完全折斷,若是發生意外當下受到巨大的衝擊力,就會發生完全骨折,如果發生骨折,但由於韌帶、肌腱、肌肉、皮膚包圍著,外力衝擊不足以使其斷端移位就是「無移位骨折」;骨折時衝擊力量太大,周圍軟組織無力維持原本位置,使得骨折斷端移位則是「移位性骨折」。 

林心畬主治醫師表示,如果未診斷出骨折並加以固定,可能會無法自我癒合,或是雖然癒合但肢體變形,治療時會使用麻醉讓寶寶稍睡片刻,趁睡著同時矯正,但矯正方式只是稍微對齊,並不一定要非常完美對準,因為若要矯正得很完美常常需要反覆拉扯,可能會再次破壞局部的血液循環反而影響癒合能力,寶寶擁有自我矯正能力,只要放回「對的位置」,就能自行生長癒合。 

預防寶寶骨折注意事項

寶寶骨折的原因,多半是從意外或家暴造成,由於寶寶沒有辨別週遭環境是否危險的能力,所以照護者要多加注意環境安全,如果在平坦地面就不用過於保護,但若有高度落差就會有潛在的危險性,必須要好好防範,像是嬰兒床、尿布整理台或家中樓梯必須加裝防護欄,以防寶寶由高處掉落骨折。

醫院在遇到突然骨折或多重骨折的寶寶時,都會質疑是否為家暴造成,因為除某些特殊疾病,例如「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俗稱為玻璃娃娃,才可能由於骨頭過於脆弱,未從高處摔落時出現骨折。一般健康的寶寶並不容易因為單純的走路跌倒而骨折。 

寶寶骨折後的日常照護

寶寶骨折後要儘量減少其活動,讓骨折部位充分休息跟固定,4至6週即可自行癒合;固定期間須注意觀察石膏或夾板是否過緊,若有肢體末梢發紫或發白等血液循環不良的跡象應及時送醫檢查;不建議貼膏藥,因為膏藥不會讓寶寶比較快好,還可能使寶寶皮膚出疹或發癢,甚至造成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平時適度帶寶寶接觸戶外陽光,使其心情愉悅,並增加體內被稱之為「鈣質搬運工」的維生素D,幫助人體骨骼主要成分之一的鈣質,更加容易被吸收。 

在日常飲食上,只需要均衡攝取,不用特別多吃某項食物,但由於台灣地區鈣質攝取量普遍較低,在各年齡層平時幾乎都只有攝取到建議量的一半,依據衛生福利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得知,在0到6個月時,每日飲食中鈣質應攝取300毫克;7至12個月時,攝取400毫克;1至3歲時,攝取500毫克,若在寶寶骨折時,就要特別注意應攝取到足量,才能夠充分供應骨折修復的需求。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兒童居家安全,每天必做4檢查
9大重點.預防嬰幼兒摔傷
寶寶摔下床怎麼辦?「這期間」是關鍵!醫師:當孩子出現8症狀應盡速就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