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即時新聞】吃藥會過敏嗎? 簡單一句話卻藏大學問

【即時新聞】吃藥會過敏嗎? 簡單一句話卻藏大學問

「你吃藥,曾經過敏嗎?」醫師問完診後,都會順口問這麼一句,大部分患者都會搖頭說「沒有」,一旦回家用藥,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就認為自己對某些藥物過敏,但事實上,這可能是藥物不耐症,而非藥物過敏。


皮膚科醫師柯適中表示,臨床經驗發現,不少民眾常將藥物不良反應與藥物不耐症全部視為是藥物過敏,如果依照醫囑指示吃藥後,發生腸胃不適、頭暈或頭痛等反應時,就直覺認為這是藥物過敏,但其實可能是藥物不良反應或藥物不耐症。

「藥物不良反應」泛指服藥後,身體產生的生理反應,包括藥物本身副作用、同時服用多種藥物之交互作用、藥物耐受不良及藥物過敏反應等。

其中「藥物不耐症」是針對服藥後造成身體的不適感,包括腸胃不適、噁心、嘔吐、腹痛及頭昏等,或是如心臟血管藥引起的血壓或心跳改變等,只要請醫師調整劑量、減量服用,即可緩解前述症狀。

至於「藥物過敏」,則指身體免疫系統面對外來物進入時防衛過度,出現皮膚紅腫、搔癢及皮疹,甚至是呼吸困難、起水泡及心跳加速等症狀,與「藥物不耐症」症狀明顯不同。 (推薦文章:寶寶皮膚過敏該如何照顧?

柯適中醫師說,曾收治過「藥物過敏」患者,患者第1次服用藥物時,並沒有出現過敏反應,但身體卻將此該藥物成分視為外來物質,接著透過免疫機制認識此成分而產生抗體。



等到患者第2次服用該藥時,身體的抗體立即發揮功能,啟動免疫系統攻擊這個成分,一旦免疫系統過度反應,就可能導致過敏狀況,以皮膚搔癢、起紅疹為主。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民眾,服藥期間如果出現皮膚紅疹(紅)、嘴唇腫(腫)、發燒(熱)、喉嚨痛(痛)、眼睛不適及口腔潰爛等症狀,就可能是藥物過敏反應之前趨症狀,應先停止用藥,儘速回診。

柯適中醫師則提醒民眾,就醫時經詳細說明哪裡不舒服、有什麼症狀、過去病史及近期服用哪些藥品,若有藥物過敏史,更應主動向醫師說明自己對於哪種藥物成份造成過敏反應。

再者,就醫時,應務必隨身攜帶藥物過敏記錄卡、藥袋,並請醫師將過敏藥物註記於健保IC卡中,以便避免藥物過敏事件再度發生。(推薦文章:媽媽有過敏體質就一定生出「過敏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