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幼兒照顧> 寶寶看中醫.中西併用最周全

寶寶看中醫.中西併用最周全

寶寶還不會說話,生病時的哭泣總讓家長無比心疼。孩子身體微恙時,除了透過西醫治療,也能透過中醫療法為寶寶調理體質或緩減症狀,且1歲前透過哺乳,還能同時調理母嬰身體。


中醫兒科治療.易發病也易有療效

在中醫的範疇中,嬰幼兒屬純陽之體,意味著生機蓬勃,持續處於發育成長的階段,其生理特徵為臟腑嬌嫩(五臟六腑的形體與功能面都尚未成熟),發病特性則為發展迅速、寒熱虛實容易轉換或併見。嬰幼兒因為生理系統與免疫系統不穩定,因此對於病因很容易產生反應,生病時,體內的免疫系統容易很快地奮起抵抗造成寶寶發燒,症狀也會變化迅速。

慶幸的是,嬰幼兒同樣因為臟氣清靈單純,因而只要找到確切病因並對症下藥,孩子的身體對藥物也能立即有反應,且無須複雜用藥就能達到療效,天一堂中醫診所院長暨桃園安媞產後護理之家特約中醫師謝岳峰表示,嬰幼兒除了生氣蓬勃,更少了成人的七情傷害,所以若能透過適當治療,反而比大人容易藥到病除。


七情傷害

所謂的七情,指的是怒、喜、憂、思、悲、恐、驚等情緒,以中醫立場而言,這些情緒都足以對身體造成影響,若情緒持續低迷或氾濫,則會進一步對身體造成傷害。

 

小兒診斷較成人困難

因為3歲之前的嬰幼兒表達不清楚或語言能力尚未成熟,因此中醫稱小兒科為「啞科」,加上3歲之前,寶寶的脈搏細而快速,所以很難透過脈診取得孩子目前的體質狀況,多半必須透過觀察孩子的精神與氣色(各種望診)、舌診,以及家長敘述的症狀等方式來做為診斷依據。

嬰幼兒若想要透過脈診診斷病因,通常需待寶寶3歲後才有機會。謝岳峰醫師指出,嬰幼兒罹患的疾病,一般常見為肺脾腎較不足所致,即呼吸系統、腸胃系統與泌尿道系統比較容易出現症狀。


1
歲前.可透過哺乳餵藥

除了診斷上較費心思,其實從寶寶出生後就可以服用中藥粉,主要為溫性藥材,須避免寒性藥物、活血藥物、洩下、補腎及容易造成發汗的藥材;口味上,則選擇比較容易被寶寶接受的藥粉,例如:苦味較少、口感較甘,並依寶寶的公斤數做為劑量的衡量。

無論是中藥或西藥,搭配溫水稀釋後,都仍需要一些技巧與耐心,才能順利的完成餵藥,例如:使用餵藥器、滴管或針筒。關於餵寶寶吃藥的技巧,謝岳峰醫師提供以下建議供家長做為參考:

  1. 將藥粉與溫水混和稀釋,利用針筒、滴管、餵藥器或湯匙小心餵食。
  2. 可搭配矯味劑,如:糖或果汁。1歲之前則避免使用蜂蜜。
  3. 待寶寶飢餓時,於餵奶前餵食,使他容易因為飢餓感而順利吞服。
  4. 讓寶寶斜倚,將餵藥器置於寶寶嘴角側邊,嘗試讓他張開嘴一段時間,待他需要吞口水時,讓藥液跟著吞口水的動作一併送入。
  5. 寶寶若未滿1歲,且還在喝母奶,則建議可請中醫師直接就小孩的症狀,以大人的劑量配藥,並由媽媽服藥,讓孩子可以透過喝母乳獲得藥物幫助。(推薦文章:寶寶的專屬母乳


體質.不只與遺傳有關

謝岳峰醫師表示,孩子的體質多半遺傳自爸媽,但同時也受胎兒時期來自媽媽的飲食與作息影響,中醫典籍《格致餘論‧慈幼論》中提及:「兒在胎,與母同體,得熱則俱熱,得寒則俱寒,病則俱病,安則俱安」。胎兒體質的形成與媽媽身體狀況有緊密的關聯性,因此孕媽咪若能在妊娠時期妥善照顧自己,也能間接照顧好或決定寶寶部分的體質狀況。

不過,若寶寶已出生,媽媽來不及回溯孕期的自我照顧,寶寶出生後的母乳哺餵、均衡飲食與規律作息,也有助提升孩子的體質,媽媽無須過於擔心。

 

過敏誘發前可積極調理

隨著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若本身為過敏兒,對目前環境的適應,相較他人相對更為辛苦。懷孕時,家長最擔心寶寶出生後是否會有先天性的過敏體質,根據統計,若父母中1人有過敏體質,約有1/3的機率生下過敏體質寶寶;若父母兩人皆為過敏體質的話,生下過敏兒的機率則達60%。(推薦文章:調整孕期免疫力.打造媽媽寶寶好體質

謝岳峰醫師認為,許多孩子的過敏症狀在出生時尚未被誘發或還不明顯,可以即早透過中醫療法,嘗試緩解日後症狀或減少誘發機率,例如,曾有媽媽在坐月子期間,觀察寶寶額頭輕微呈現青色,且經常流鼻涕,求助中醫後,由中醫師透過藥物調理媽媽體質,讓媽媽能藉由哺乳緩解孩子症狀與改善體質,幾周後,孩子流鼻水與額頭發青的症狀即獲得緩減。

一般而言,過敏症狀的改善仍需從飲食、運動與環境改善為著力點,而其中母乳哺餵(至少6個月)則被認為能緩解過敏兒的日後症狀。謝岳峰醫師強調,雖然中醫療法無法保證能確實扭轉經遺傳而來的體質,但若能在誘發前仔細調理,應有助延緩或降低誘發機率,或是當寶寶過敏症狀出現時,規律服用中藥也有助緩解症狀。


中醫三伏貼

治療氣喘,傳統中醫有所謂的夏日三伏貼與冬季三九貼,以三伏貼來說,傳統正規的做法講究時間、時段與對應器官性質的寒熱用藥。配合大自然的節令,在夏至後的第10天、第20天與第30天的特定時段,進行繁複的用藥,所謂繁複用藥,指的是對應不同器官(非只是針對總體體質概況)的寒熱屬性給予不同的用藥搭配,且若未在表定的時間內進行,或過程中有所簡化,能達成的療效就相當有限。同時,三服帖較適用於虛寒體質的病患,若體質燥熱可能較不適合,且治療也並非一蹴可及。

 

寶寶針灸.謹慎為之

寶寶的中醫治療基本上以藥物治療為主,因為孩子對藥物的反應快且敏感,通常只要能對症下藥,很快就能看見治療效果,只有極少部分的兒童病患需要用到針灸的治療方式,且小孩的針灸與大人的針灸方式不相同,必須用極短的針,迅速針對穴位點刺、不留針,須由經驗老道的合格中醫師執行。通常一般小兒傷寒、感染或感冒無需使用針灸療法,常見多為腦麻兒、神經系統異常,或是發育遲緩或障礙的情況,才有使用針灸治療的必要。

經驗老道的合格中醫師若為寶寶進行針灸治療,當穴位位於頭部時,1歲半前會避開頭上前囟門的位置,並避開頭骨之間的縫隙、謹慎下針,由於嬰幼兒無法長時間坐著不動,因此針灸的時間必須短,並增加治療的頻率。

 

中西搭配.聰明照顧寶寶

對於寶寶的不舒服,謝岳峰醫師建議家長在就醫前勤觀察,無論中醫或西醫問診,都有助於醫師診斷與治療。此外,在治療方式的選擇上,也建議可以中西併用,例如:若寶寶有感染傾向,西藥的介入可即時控制感染狀況與減輕症狀,但若寶寶只是剛出現輕微感冒症狀,即時服用中藥可提前強化免疫功能,有助緩和病情,或是服用完西藥後,症狀已明顯改善,就可透過中醫調理,事後修復寶寶體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