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屬於自己的溫柔生產.賦予「生產」新意義

屬於自己的溫柔生產.賦予「生產」新意義

生產不是生病,回歸自然的生產模式,才是掌握身體自主權的核心價值。

歐洲許多國家,甚至早期的台灣,生產皆由助產師負責。然而,隨著國內助產教育一度停辦、刪除助產師在醫療體系的編制,使得「助產師」這個行業逐漸式微、產科醫師接生的比例也遠遠超越助產師。

溫柔生產定義

很多人看了溫柔生產的影片,會抱怨溫柔生產一點都不溫柔,四季和安婦幼診所婦產科主治醫師暨好孕工作室國際泌乳顧問陳鈺萍說,生過孩子的媽媽都知道,分娩所帶來的痛苦,會令人猙獰、聲嘶力竭,絕非外國影片美化得那麼優雅。但是溫柔生產的溫柔本質,在於主張產婦擁有身體自主權,在不影響安全的情況下,只要是配合產婦期望的生產方式,就是屬於自己的溫柔生產,陳鈺萍醫師笑著說,很多媽媽生產後都說,其實溫柔生產中的「溫柔」,指的應該是醫師溫柔啦。

順勢生產主張低醫療介入,讓媽媽和寶寶彼此相互配合,用他們的步調生產。陳鈺萍醫師說,每當她和產婦提及順勢生產,她們都會覺得很新穎,但仔細思考過後,這不就是最自然且人性化的生產方式嗎?但為什麼到了現代,反而成為了新穎的分娩方法。她說來找她諮詢的產婦常有個想法,就是認為自己撐不過產痛、需要施打減痛分娩的藥物,當然一方面也會害怕被主張溫柔生產的陳鈺萍醫師拒絕,但她說,無論怎樣的生產方式,只要尊重產婦的意願,就是她所強調的溫柔生產。對於產痛的害怕與不了解,希望透過產前課程,讓產婦知道如何與產痛相處。



獨一無二的產程

陳鈺萍醫師說,以前產科的教科書教導他們一個產程標準,如果沒有達到產程標準就會被稱為產程遲滯,需要開刀。然而,這個標準源自於50年前美國一位教授的研究,他根據美國婦女平均生產時間做為統計,而這個統計數值即成為現今的產程標準。但50年過去了,另一項研究卻指出美國第一胎婦女產程平均至少多了2小時,也許可能與現代化較少勞動又或者肥胖帶來的影響有關。陳鈺萍醫師認為無論是50年前還是現代的研究,統計數值本身都不能成為一個準確的標準,因為每個人的產程都是獨一無二沒有一定的公式可以遵循。有些產婦子宮頸開2指活動期就展開了,但是有些則需要開到4指才進入活動期,所以生產除了媽媽與寶寶相互配合之外,也仰賴醫師、助產師專業的判斷和臨床經驗。

陳鈺萍醫師表示,約有70%的產婦是無需醫療介入就能安然分娩的,然而,生產進了醫院,就是制式化的照著流程走,所以她建議,孕期應對生產有足夠的認識,當了解愈多,就愈能知道自己擁有什麼可以選擇、運用。


產前先準備・生產臨危不亂

陳鈺萍醫師表示,任何的生產方式,產前的準備課程都很重要,有些孕媽咪會抱持著懷孕後全權交由醫療院所處理的心態,但是若在產前沒有事先了解,又加上生產是前所未有的經驗時,恐懼就會自然地被放大。除此之外,產前準備好、能夠安然面對恐懼的人與完全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的人受到同等的產痛時,恐懼感卻大不相同。

此外,男性過往鮮少在生產中有任何角色,除了近年為了被賦予「新好男人」一詞,每當老婆生產時,這些「新好男人」就會被推派進去負責攝影,陳鈺萍醫師笑著說,當一個男人對生產毫無概念時,送他進產房何嘗不是種暴力?所以產前準備課程也逐漸著重在陪產者的角色,透過教導陪產者幫忙按摩減緩產婦不適以及產前心理建設等,不會讓他們在陪產時無所適從,而是從一個只能半推半就進去產房的「新好男人」,成為了能在產房親手接下孩子、與伴侶一同開心迎接孩子到來的「爸爸」,這對於日後為人父的自信心及成就感也更加提升。

產前準備應在第二孕期20週胎兒穩定後,就可以開始討論生產方式、生產地點等,陳鈺萍醫師說,常被孕媽咪問:「高齡產婦是不是不能溫柔生產?」她總是笑著回答:「高齡是一種病嗎?」產檢的目的,是為了篩檢出健康狀況有問題的產婦,而不是篩檢高齡的產婦。除非是罹患高危險妊娠疾病的孕媽咪,例如:嚴重妊娠毒血、妊娠糖尿等,就不適合透過低醫療介入的方式生產。反觀若是高風險妊娠的孕媽咪,又想要選擇低醫療介入的生產方法,就需要同時顧及安全的考量。因此,無論是產婦或陪產者,在產前了解充足,生產時能掌握的力量也就愈大。


水中生產、居家生產的限制

溫柔生產除了主張配合產婦選擇的生產方式之外,水中生產以及居家生產也是溫柔生產的常見選項。



水中生產

愈來愈多醫療院所內也開始設立水中生產的產房,水中生產不僅能有效降低子宮收縮所帶來的疼痛,並且水中生產的水溫會保持在攝氏36至37度類似子宮內羊水的環境,所以對寶寶而言也是出生後接觸世界的緩衝。此外,產婦選擇水中生產,較能依照有利於自己生產的姿勢分娩,也能有效降低會陰撕裂傷的可能性。不過陳鈺萍醫師分享經驗,水中生產常需視情況而定,有孕媽咪原本決定要水中生產,但生產當下反而不想下水,也有孕媽咪臨時要生產,卻沒有水中生產的場域。

居家生產

陳鈺萍醫師提醒,選擇居家生產,產前更需萬全準備,包括找尋合適的助產師、討論生產方式、生產時若遇到狀況需要後送醫院等問題。居家生產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在最熟悉的環境,與最信任的人,一同迎接我們的家人(寶寶)誕生。陳鈺萍醫師說,比起醫療院所制式化的生產,居家生產能更深入的參與產程,但前提是必須在孕期做好縝密的準備。例如:與產檢的醫師討論,若是居家生產時出了狀況,那後送過來醫師願不願意接手?抑或是應送往哪間醫院等。

陳鈺萍醫師說,生產本身就有風險,若是選擇居家生產,而生產時又剛好出了狀況,即便產婦不怪罪,但產婦的家人會不會認為是因為居家生產而導致風險產生,因此,現今的醫療體系幾乎避而不談居家生產,但全家一起迎接家人誕生的感覺卻是很美好的。陳鈺萍醫師談到,曾經有位產婦選擇居家生產,卻沒有找助產師協助,是因為那名產婦想在家生產卻沒有管道可以找尋助產師協助,這樣的原因令陳鈺萍醫師震驚也讓她認為這是居家生產需要更努力的地方。


重新賦予生產的意義

「為母則強」,生產賦予女人勇敢的力量。陳鈺萍醫師說,當女人擁有生產的自主權,而不是全部仰賴醫療院所將孩子分娩出時,對於母職的轉換有極大的幫助。因為當我們知道自己能憑藉著自己的力量將孩子生出來,對於往後照顧孩子就不怕會有更多的挫折或磨練。

陳鈺萍醫師說,常聽到產婦與她抱怨說,先生陪產時只會滑手機,什麼事都不會做,看來不像是個即將要成為「爸爸」的人,宛如就是個「大男孩」。但當先生參與了整個產程、成為主要的陪產角色,明白生命的蛻變以及了解女人的力量是從何而來時,對於日後無論是在照顧太太或者孩子方面,都更願意付出、成就感也會更大,由「被動」的參與轉化為「主動」的投入,才能使得我們真正成為「爸爸」、「媽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