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議題】嬰幼兒易跌撞‧牙齒外傷後注意事項
嬰幼兒容易發生意外,尤其是2、3歲的孩子正處於活潑好動的時期,難免有跌倒撞傷的時候,門牙往往首當其衝受到傷害,至於下排牙齒受到嘴唇保護,受傷機會較低。一旦乳牙的門齒受傷,容易造成不少後遺症,最擔心的就是造成恆牙的萌發異常。若有外傷,最好到牙科檢查確認受傷狀況。
若嬰幼兒的乳牙受外傷,最好到牙科檢查確認受傷狀況。
若是孩子的乳牙受傷,處置不當,很可能影響到日後的恆齒發展,父母不可不慎!關於嬰幼兒牙齒受到外傷後,照護上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乳齒
‧若牙齒有動搖移位或斷裂之情形,應注意:
1.避免使用患部作啃咬動作,食物以柔軟為主。
2.需長時間定期追蹤。
3.因恆齒牙胚可能受影響,日後有萌牙異常、恆齒變色或變形等風險。
4.若有症狀,不排除根管治療或拔除牙齒之可能。
‧若牙齒有陷入情形,需注意:
1.需長時間定期追蹤,等待牙齒自行萌出。
2.因恆齒牙胚可能受影響,日後有萌牙異常、恆齒變色或變形等風險。
3.若有症狀不排除拔除牙齒之可能性。
4.若有牙齒缺失,待傷口復原後,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安裝空間維器,以利恆牙萌出,恢復美觀及功能。
恆齒
‧若牙齒有動搖移位或斷裂情形,需注意:
‧避免使用患部作啃咬動作,食物以柔軟為主。
‧鋼線及樹脂固定約2至3週回診評估是否拆除,須保持清潔。
‧需定期追蹤。
‧牙齒神經可能受到損傷,若有變色或任何神經症狀需做根管治療及假牙。
‧若牙齒持續搖動或有其他異常,則不排除拔除牙齒之可能。
口腔內傷口照護重點
‧口腔內有出血傷口;前3天避免過熱食物、不做吐口水動作、避免使用吸管。
‧前3天患部不需刷牙,由父母以乾淨濕紗布做清理,其他牙齒仍需正常清潔。
‧縫線約1星期後按照醫師指示至醫院或診所拆線。
‧抗生素藥水須按時服用,不得間隔停藥。
其他
‧有高燒不退、顏面明顯腫脹、患處化膿或傷口大量出血情形則需盡快回診。
‧孩童因尚在成長階段,外傷及牙齒皆需長久追蹤,請依照約診時間回診。(資料來源╱中亞健康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衛教健康分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