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媽媽談心> 兩性情感> 婚姻這場修行,多聽少說,把握理性溝通的原則

婚姻這場修行,多聽少說,把握理性溝通的原則

(2020.11更新)曾有研究指出,夫妻之間因為有了孩子,一定會產生問題,衝突、爭吵也不會少,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了解彼此的重要橋樑,尤其當雙方關係緊張時,更應該好好把握有效的溝通原則。

多聽.理解彼此的期待

從小生活在不同家庭、教育環境的兩個人,因為愛而踏入婚姻,婚姻並不僅是愛的果實,還是人生另一段新的開始,必須學習新的事物,而當兩人世界變為三人或四人的時候,更要用心經營。

當新生命悄然來到,兩人不妨先了解彼此在什麼樣的環境與教育下成長,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哪些是記憶裡最深刻、最溫暖、最想延續下去的部分。例如:先生對家庭最溫暖的記憶是生活的規律性,不管發生任何事,媽媽總是會在早上7點準備好早餐、晚上6點全家人一起吃飯、8點坐在客廳看電視,家人間的關係非常緊密,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家庭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林如萍教授說明,這句話其實就透露出,他非常期望與自己的太太、孩子建立的家,能夠有規律的作息與家庭凝聚力,但是,太太對家庭不一定有相同的期望!所以多聽、多了解雙方的想法,愈能精準找出適合家庭的運作模式。 

具體化

同一件事,由不同人說出口,會有所差異,當然,聽的人也可能會有不同的解讀,因此,如何具體表達意見相當重要,林如萍教授直指,兩人結婚前會開始討論婚後住哪、要不要安排蜜月旅行等,孩子出生前,當然也要開始規劃嬰兒床要放哪裡、要不要請育嬰假、誰能幫忙帶養等事,將具體的情境和任務講明並提出討論,才能有效解決每一件事。

就事論事

多聽並且將溝通目的具體化後,最重要的一點還有就事論事,林如萍教授以「麵包」說明夫妻常發生的問題。孩子出生後,兩人決定維持雙薪模式,找保母照顧小孩,「保母費誰出」這件是就是非常具體的問題,當太太向先生提出,兩人收入無法同時負擔房貸、生活開銷和保母費,但先生卻回答:「如果妳不要愛買網拍就可以了」,而容易因此引發互相攻擊的溝通模式。

她說明,先生的回答明顯離題,這時候太太可以反問:「你的意思是說我有些零用錢必須轉移用途嗎?那你的呢?」錢可以解決的問題相對具體,錢不能解決的問題當然需要更多協商。 

我們育兒的目的多是希望孩子能夠健康、順利成長,但過程中必定會遇到許多的困難、承受不同壓力,重要的是夫妻間達成共識,願意共同參與、決策與承擔,便能共享喜樂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