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保護子宮.減少人工流產 小心「植入性胎盤」

保護子宮.減少人工流產 小心「植入性胎盤」

「天啊!植入性胎盤會怎麼樣?」若準媽咪有植入性胎盤,無論自然產或剖腹產,胎兒娩出後,胎盤可能因為附著在子宮上而無法剝離;此外,還有子宮破裂、產前或產後血崩休克等潛在風險,嚴重時甚至會併發周邊骨盆器官的敗壞,不可不慎!

Topic1何謂「植入性胎盤」

保護子宮.減少人工流產 小心「植入性胎盤」

什麼是「植入性胎盤」?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說明,正常的受精卵在著床以後,會在子宮內膜中慢慢形成胎盤,正常狀況下的胎盤會貼附在子宮內膜上,若子宮內膜較薄,胎盤就很容易與子宮直接結合,甚至穿透子宮的肌肉層,導致子宮潰爛或影響到胎盤的附著。

至於子宮內膜比較薄的原因,可能來自於準媽咪曾動過流產手術,讓子宮留下凹凸不平的傷痕,進而造成子宮內膜比一般女性還要薄的狀況。

從「病史」中了解原因

對於植入性胎盤的產前診斷,其實大多還是在生產的時候,因胎盤娩出困難,才被事後診斷出來。郭安妮醫師表示,胎盤的構造可以想像成是樹根,在形成的過程中,胎盤會開始在子宮中盤根錯節,但若剛好遇到較薄弱的子宮內膜,就會整個根部埋進去,甚至深入子宮肌肉層並穿透鄰近器官(如膀胱等),造成棘手難解的狀況。

早期來說,孕婦發生植入性胎盤的機率其實很低,但近年來發生率卻有逐漸上升的趨勢。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現代女性動過子宮手術的頻率漸增,特別是剖腹生產比例增加;此外,做過流產手術、子宮肌瘤切除手術等的女性也愈來愈多,發生植入性胎盤的比例自然上升。

因此,產前或產後有異常出血、早期破水、早產、不明原因胎死腹中、流產、急性腹痛或合併有出血性休克、血尿或便血、不明原因妊娠中期母血四指標唐氏症篩檢中甲型胎兒蛋白AFP值過高之產婦,必須仔細針對胎盤掃描檢查;尤其,有前胎剖腹產史或人工流產手術合併有前置胎盤的準媽咪們,更應提高警覺。

超音波檢查的幫助

超音波儀器,是幫助診斷植入性胎盤的首要工具。郭安妮醫師說明,藉由超音波檢查,可以讓醫師從多個角度觀察、評估胎盤侵犯膀胱的範圍及深度,同時也可量化異常子宮胎盤新生血流,藉此預估手術失血量。

此外,對於存在危險因子的前置胎盤患者,建議可實施兩階段超音波檢查:第一階段,2D傳統超音波及2D彩色都卜勒超音波,一旦篩檢出疑似有侵犯性植入性胎盤後,就進行到下階段;第二階段,必須進一步利用輔助性立體彩色都卜勒超音波及核磁共振儀,做進一步檢查。

Topic2造成植入性胎盤原因

郭安妮醫師解釋,前置胎盤除了會造成產前出血,也是造成植入性胎盤的主因;而產前出血的原因,可能來自於下列三種情形:前置胎盤、胎盤早期剝離、胎盤血管前置。

前置胎盤

保護子宮.減少人工流產 小心「植入性胎盤」

前置胎盤與胎盤著床位置有關,一般正常懷孕時,胎盤是附著在子宮腔前壁、後壁或頂部位置。通常是會隨著懷孕週數的增加,往子宮頂部方向移動;但並不是胎盤真的自行移動,而是子宮隨週數變大,胎盤主要部位也跟著向上移動。

郭安妮醫師表示,所謂的前置胎盤,就是過了20週以後胎盤位置仍然太低而擋住子宮頸口;依位置不同,可能有四種狀況:完全性前置胎盤(胎盤完全蓋住子宮頸內口)、部分性前置胎盤(胎盤蓋住部分子宮頸內口)、邊緣性前置胎盤(胎盤蓋住子宮頸內口的邊緣部分)、低位性胎盤(胎盤並未蓋住子宮頸內口,但位於子宮下段並離子宮頸內口很近)。

大部分類型的前置胎盤,對於自然生產的孕婦很危險,這是因為胎兒娩出過程中,會促使子宮頸打開,拉扯到胎盤,甚至導致大量出血。另一方面,前置胎盤通常還有合併植入性胎盤的可能性,若是嚴重的植入性胎盤,則因為不易止血而有較高的併發症及死亡率。

保護子宮.減少人工流產 小心「植入性胎盤」

胎盤早期剝離

所謂的胎盤早期剝離,是指懷孕20週後的胎盤位置本來正常,卻在胎兒出生之前,就全部或部分從子宮內膜剝離下來。郭安妮醫師表示,正常情況下,胎兒出生後,胎盤才從子宮內膜剝離下來,但有些輕微的胎盤早期剝離在分娩前並沒有明顯症狀,卻會在產後檢查胎盤時,發現早期剝離處有凝血塊的痕跡,而這類患者容易被忽略。值得準媽咪們注意的是,胎盤早期剝離是生產到後期的一種嚴重併發症,而且進展相當快,若無法及時處理,可能會危及媽咪和胎兒的生命。

胎盤血管前置

前置血管的危險在於胎位下降時,會直接壓迫血管導致胎兒窘迫,但更危險的是胎膜的自然破裂或人工破裂時,由膠原纖維固定於胎膜上的前置血管可能被損傷而發生出血。而這類出血是屬於胎兒的出血,雖然不會傷害媽咪,但對胎兒來說有極大的危險。

Topic3植入性胎盤的治療

通常發生植入性胎盤的準媽咪,都必須經由剖腹產的方式來生產;因為自然產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大量出血,甚至休克。郭安妮醫師表示,若屬於高風險妊娠的準媽咪,其實不容易提前得知胎盤狀況,也無法靠自我察覺問題。

經由手術治療

郭安妮醫師表示,針對植入性胎盤,基本上都會以開刀方式治療。臨床上,若碰到輕度的植入性胎盤,手術過程中,醫師會在患者被麻醉後,直接將其胎盤剝離,然後再使用胎盤鉗刮除剩餘的胎盤組織。

另外,對於部分病情較輕微的患者,可改採非手術的方式剝離胎盤。醫師先對患者的子宮進行子宮動脈血管栓塞術,再進行藥物治療,等到絨毛組織壞死後,再讓胎盤自然剝離即可。

治療後子宮狀態

郭安妮醫師指出,在植入性胎盤的治療過程中,其實還是可以保留子宮,但要看媽咪的植入性胎盤程度與術後治療結果而定。她提醒,平時要善待並保養好子宮環境,儘量避免人工流產或非特定因素的剖腹產,如此就能使子宮肌肉與內膜組織維持在最佳狀態,降低植入性胎盤的發生機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