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孕產百科> 孕期須知> 植入性胎盤:生產時的沉默殺手

植入性胎盤:生產時的沉默殺手

迎接寶寶的出生,孕媽咪都是懷著期待的心情,但是生產過程中,有些情況可能會造成大出血、感染或併發症,而植入性胎盤就是其中一個潛在的危險因子,為了媽咪與胎兒的健康,遵照醫囑,產前做好準備,就能平安度過生產時刻!

文章目錄

甚麼是植入性胎盤

什麼是「植入性胎盤」?

  植入性胎盤在孕期中沒有很大的症狀,很多時候是在生產時才發現胎盤無法成功剝離,而造成孕媽咪大量出血,所以不可輕忽植入性胎盤的嚴重性。

  懷孕時,正常情況下胎盤會輕輕附著在子宮肌肉層上,而胎盤與肌肉層中間會有一層蛻膜組織,這層組織能緩衝胎盤與肌肉層,但若蛻膜出現異常,如變薄或消失,就會導致植入性胎盤的發生。

  透過評估病史中的危險因子,植入性胎盤可在仔細的超音波下檢驗出來,所以只要確認有植入性胎盤時,生產前必須準備充足,孕媽咪才能健康平安地生產。

植入性胎盤輕重程度

  植入性胎盤是指胎盤不正常地潛入子宮肌肉層,就像樹根一樣紮得太過深入,而依照潛入的深度,可分為輕度、中度、重度。

輕度植入性胎盤

胎盤絨毛沾黏上子宮壁層,稱為粘連性胎盤(Placenta Accreta)

中度植入性胎盤

胎盤絨毛直接鑽進三分之一以上的子宮肌肉壁,稱為嵌入性胎盤(Placenta Increta)

重度植入性胎盤

又稱穿透性胎盤(Placenta Percreta),可能穿透子宮壁,甚至侵入到膀胱或其他腸道系統,嚴重甚至導致子宮破裂,若大量出血則會引起休克。

  正常情況下,媽咪在生產完後,胎盤與子宮肌肉層中的蛻膜有緩衝功能,可以幫助胎盤在生產後排出子宮,並且減少產後出血的狀況。由於植入性胎盤是胎盤直接進入子宮肌肉層,會讓孕婦生產完卻無法將胎盤完全剝離,造成大量出血,嚴重時可能因為血崩而有生命危險。

發生植入性胎盤的因素

子宮異常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婦產科莊雅琳主治醫師提到,植入性胎盤的比例漸爬升,過去因為醫學、科技及生活模式的關係,女性大多為自然生產,而且進行人工流產手術的機會也不常見,所以植入性胎盤的發生率較現代來得低。

  若孕媽咪曾經做過子宮相關手術,如子宮刮搔術的流產手術、子宮先天發育異常、曾進行清除子宮肌瘤手術,都可能會讓子宮內膜組織變薄,受精卵在著床的時候,就比較容易深入在有缺陷的子宮肌肉層內;而剖腹產的傷口若癒合不理想,其受損傷部位的子宮內膜也會比較薄,若胎盤著床在此,就容易產生植入性胎盤的現象。

前置胎盤

  胎盤著床異常也會導致植入性胎盤,而前置胎盤的位置又可分為完全性前置胎盤、部分性前置胎盤、邊緣性前置胎盤及低位性前置胎盤。

  正常的胎盤位置應該在子宮的上半部,若胎盤著床在較低位置,蓋在子宮頸口的地方,也就是剖腹產傷口附近,則稱為前置胎盤,因為子宮下半部的肌肉比較脆弱,此時發生植入性胎盤的機率就會升高。

  對於孕媽咪來說,前置胎盤不一定會有徵狀,但可以在超音波檢查中發現,若孕媽咪前一胎有植入性胎盤或剖腹產若併有前置胎盤時,那麼第二胎有植入性胎盤的機率也就相對提高,所以在產檢時應告知醫師。

 植入性胎盤

產前檢查的重要性

  植入性胎盤不一定有症狀,也無法百分之百在產前確診,但為了減少生產時的風險,產前檢查非常重要。

  有些植入性胎盤在超音波檢查下有些許徵象,若以傳統灰階超音波或2D彩色超音波篩檢中懷疑有植入性胎盤,則須再以立體彩色都卜勒超音波及核磁共振儀進一步診斷,輔助監測植入性胎盤的位置。

  莊雅琳醫師提醒,對於植入性胎盤的檢查,詢問病史很重要,孕媽咪必須誠實地告知醫師,是否做過子宮刮搔流產手術及次數;前一胎是否為剖腹產、甚至合併有前置胎盤等,應對植入性胎盤的發生有所警覺,避免在生產時才發現胎盤無法正常剝離,而造成不良的後果。

植入性胎盤的影響

  有些植入性胎盤會造成產前出血,可能造成寶寶缺氧、貧血、體重不足、早產等,甚至影響寶寶存活率。

  懷孕初期,胚胎著床位置在靠近子宮頸處,若前胎為剖腹產,著床位置可能就剛好在剖腹產的開刀處,如果開刀的傷口有損傷或癒合不良,著床位置就會變得脆弱,容易造成植入性胎盤。

  患有植入性胎盤合併前置胎盤的孕媽咪,到了懷孕後期子宮越來越大,前置胎盤會蓋在子宮頸口,造成產前不正常出血,可能需要一直安胎至生產,也易增加早產機率。

  另外,做過多次人工流產或剖腹產,膀胱和子宮會因多次手術而導致沾黏,雖不常見,但如果沾黏情形嚴重,又合併穿透性胎盤,甚至會有血尿的情況。

植入性胎盤的處置

是否需剖腹產?

  一般而言,若產前檢查出孕媽咪患有植入性胎盤,甚至合併前置胎盤時,為了胎兒及媽咪的安全,醫師會以剖腹方式進行生產。若植入性胎盤的情形嚴重,常常撐不到足月,很有可能早產。

  生產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產後大出血,應儘量安排在設備齊全的大醫院進行,而事前準備非常重要,獨立充足的血庫、人力資源充足的時間、有經驗豐富的麻醉科醫師及放射科醫師隨時待命,才能因應生產時的各種突發狀況。

摘除子宮

  發生植入性胎盤時,子宮能否保留,必須了解植入的範圍及深度有多大,因為造成植入性胎盤的原因就是子宮異常,就算這次已處理完善,下一次懷孕仍然有很高的機會復發。如果沒有再次生育的計畫,直接將子宮摘除會是較安全的作法,因為留在體內的胎盤若沒有清除乾淨,可能會有感染的疑慮,所以採取子宮摘除可以避免後續問題。

保留子宮

  對於產科醫師而言,植入性胎盤是一項棘手的挑戰,因為遇到胎盤無法跟子宮完全剝離,就會造成大出血,若無法止血,產婦可能必須犧牲子宮。

  但現在醫學發達,可使用局部注射藥物,先暫時把胎盤留在原本的位置,等其慢慢壞死、脫落或是做子宮動脈栓塞(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UAE)治療,觀察留下來的胎盤會不會隨著時間剝離。

  不論生產方式為自然產或剖腹產,植入性胎盤都會讓產婦在產後發生胎盤無法剝離子宮的情況,且植入性胎盤患者的子宮收縮較正常的產婦還慢,所以醫師會給予子宮收縮藥物,醫護人員也會進行子宮按摩。

  不過,這樣保守性做法也有風險,可能會造成產婦敗血症、感染機率高、遲發的產後出血、膀胱受傷等後遺症。

  而這種治療方式還需要長期的追蹤,會造成病人及醫師的心理壓力,而且仍然有復發的可能性。不過,這也是能留住子宮的方法,現今醫學技術比較發達,所以只要定期檢查治療,還是可以再次生育。

植入性胎盤

生活注意事項

  醫師通常會告知孕媽咪關於植入性胎盤的危險性,如果在家中有出血、血尿、胎動減少或有產兆的狀況,就要盡快就醫治療。

  平時儘量避免提重物、不從事劇烈運動,若合併有前置胎盤,在懷孕後期就必須停止性行為,而出血或產兆嚴重時,必須進行安胎。 

  莊雅琳醫師建議,如果夫妻沒有懷孕的計劃,儘量做好事前的避孕措施,避免進行人工流產手術,也儘量避免非特定因素的剖腹生產,讓子宮減少被破壞的機會。

  另外,產檢時要誠實告知病史,孕媽咪描述的越清楚,醫師就越能真正了解狀況,才能提早為生產做準備。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莫急莫慌!一張圖,帶你秒懂「前置胎盤」有哪四種?
10大高危險妊娠之前置胎盤&植入性胎盤
植入性胎盤:小心引發產前&產後大出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