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家中也可以玩音樂!2~6歲親子音樂活動

家中也可以玩音樂!2~6歲親子音樂活動

父母和孩子一起從事音樂活動,除了給予孩子豐富的感覺刺激,也能增進親子感情,為孩子留下美好的回憶。父母可循序漸進,依據孩子的年紀以及發展能力,在家中安排適合的音樂遊戲。

2~4歲孩子的音樂活動

怎麼讓音樂教育落實在生活中呢?嘉寶老師談到,2~4歲的孩子,由於語言和認知發展還不夠成熟,可以透過有意義的音樂活動建立對聲音的認識,除了讓孩子用身體、聲音去表現出聽到音樂的感受外,也讓孩子多注意生活周遭的聲音,激發其創造力及觀察力。

2歲

1.仔細聽一聽

各種聲音都能成為音樂的一部分,家長可從生活周遭的聲音著手,帶著孩子觀察鳥叫聲、車子的聲響等。

2.手舞足蹈

父母可以播放輕柔的音樂,帶著孩子跟著音樂隨意地搖擺舞蹈、拍打身體,啟發孩子和音樂互動。(推薦文章:肢體小遊戲.一起探索身體的奧妙

3.聲音模仿秀

除了讓孩子接收音樂刺激,父母也能透過繪本,展現講話聲以外的音色,並帶著孩子哼唱,模仿不同聲音,例如:交通工具、動物的叫聲,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聲音也可以成為一項樂器。

 

3歲

1.聲音比一比

孩子在3歲後,由於已經認識更多詞彙,父母可以用具體的形容詞,帶領孩子描述生活中的聲響,讓他對聲音有更深刻的印象和連結。例如:「獅子吼叫的聲音好大聲」、「小鳥唱歌的聲音好高呀」。孩子學會一些簡單的形容詞後,父母能進而帶著孩子發現生活中對比的聲音,例如:「汽車好大聲,鴿子的咕咕聲卻好小聲」。

2.猜猜看,這是什麼聲音

累積聆聽的經驗之後,父母能彈奏樂器,或利用有聲書、網路上的音樂資源播放不同的聲響,例如:動物的吼叫聲、拍手的聲音等,讓孩子在沒有圖像的輔助下,體驗用耳朵辨識不同聲音。

3.一起來跳舞

在這個階段,家長可提供更有節奏性,類似舞曲風格的音樂,帶著孩子一起搖擺、律動,隨著不同風格的音樂,親子搖擺的方式也能有所不同。

 

4歲

1.小小配音員

4歲以後,可以讓孩子更主動地參與音樂遊戲,變成聲音的製造者,盡情發揮創意。例如:幫繪本裡的角色配音,用不同音調,為不同卡通角色發聲等。

2.歡樂歌唱家

嘉寶老師談到,寶寶本來就會隨著熟悉的音樂自由哼唱,而過去只要讓孩子歡樂哼唱就好,隨著孩子漸漸成長,家長可以開始在音高、音準上稍做提醒,鼓勵孩子更用心哼唱。

3.我是發明家

孩子在3歲以後,會逐漸更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可以讓孩子盡情發揮創意,帶著孩子利用身邊的器具,發明自己的樂器,例如:瓶罐沙鈴、鐵桶鼓、吸管排笛等,孩子也會從中察覺不同物品的音色有所差別,體會到音樂的樂趣。(推薦文章:扮家家酒.玩出孩子的創造力

56歲孩子的音樂活動

5、6歲,是孩子能較穩定學習樂器的年紀,孩子肢體動作已逐漸成熟,並能夠理解音樂中抽象符號代表的意義。父母可預備學習音樂的環境,帶領孩子認識不同的樂器,盡可能增加直接探索樂器的機會,若家長有演奏樂器的能力,建議演奏給孩子聽,讓他更深刻體會音樂的魅力。

5歲

1.音樂饗宴

在這個階段,父母可帶領孩子欣賞有主題性的音樂,如各個節慶的歌曲,並和孩子一起討論,分享聆聽的感受,例如:「音樂怎麼聽起來這麼熱鬧?」、「為什麼一聽到這首歌會想到聖誕節?原來是出現鈴鐺聲」。在過程中,孩子可更熟悉不同樂器的音色,察覺樂器在一首歌中扮演的角色。

2.手指謠好好玩

孩子音樂能力和肢體發展息息相關,當操作樂器時,時常會運用到較細部的手指動作,因此,帶著孩子玩手指謠,能幫助手指的分化,為將來學習樂器做準備。

安排專注聽音樂的環境

嘉寶老師提醒,當播放音樂給孩子聆聽時,應給予孩子純粹聽音樂的機會,嘗試在沒有視覺刺激、聲光效果之下,單純地用耳朵欣賞音樂,看看孩子是否能在不依賴豐富的視覺刺激之下,還能專注聆聽音樂,培養孩子仔細聽的能力,也助於提升孩子學習的專注力。

 

6歲

1.請你跟我這樣做

父母可先用固定、單一節奏拍手,帶著孩子跟著做出一樣的動作,之後,再慢慢帶入長短拍的組合,孩子在過程中,會對節奏有更具體的感受。

2.我來當DJ.主題大配對

隨著累積豐富的音樂體驗,孩子會有自己的音樂偏好。父母可讓孩子主動挑選想聆聽的歌曲,並讓孩子嘗試依據不同情境,挑選相應的歌曲,例如:「開心的時候會想聽什麼?」、「要慶祝爸爸生日,覺得適合放什麼音樂?」

3.我是創作歌手

隨著孩子年紀增長,可進一步鼓勵孩子發揮創意,展現自己的想法,讓孩子自由哼唱,創作不同的旋律和歌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