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嬰兒照顧> 教養魔法棒‧親子相處的教養法寶

教養魔法棒‧親子相處的教養法寶

家長們必須了解,每個年齡層的孩子對「愛的定義」不同,對年紀還小的寶寶來說,陪伴和肯定絕對是愛的來源。

身為兒童行為博士和母親的雙重身分,常在演講或授課的過程中,聽到許多媽媽對於親子關係的疑問,在此特別提出四個重點讓家長們參考,遇到問題時可以當「錦囊妙計」使用,在教養的路途上走得更順利。 

 

讓孩子感受到愛

每個家長都同意,教養的初衷建築在「愛」上,也就是親子關係的建立。多年來與家庭的互動經驗發現,只要家長和寶寶的親子關係是正向的,教養上都不至於有太大問題,反之親子關係不和諧的,孩子較大機率有行為偏差或心理層面的問題,而對父母來說,會感覺孩子令人頭疼也特別難教。

 

爸爸媽媽都認為:「我當然很愛孩子!」但是家長表現愛的方式,也許孩子感受不到。例如:媽媽對寶寶說:「今天不可以再看電視,眼睛會生病!媽媽因為愛你才不讓你繼續看,知道嗎?」說真的,這時候孩子絕對不會感受到媽媽的愛,他只會接收到你不准他看電視的訊息。

家長們必須了解,每個年齡層的孩子對「愛的定義」不同,對年紀還小的寶寶來說,陪伴和肯定絕對是愛的來源。這方面我自己有很深的感觸,從我兒子Aidan還是個嬰幼兒,養成每天和他一起看書說故事的習慣,久了就變成屬於我們的特別時光,每天有品質的相處能讓我們感受到愛的循環;再來就是對兒子的肯定,常常讚美他好的表現,我可以觀察到,Aidan在媽媽的肯定下,逐漸建立對自己的自信心。 

 

支持性的親子互動模式

父母和孩子互動的模式有很多種,其中一種父母會完全主導、事事干預,即使玩遊戲也要下指導棋。我曾經在一個遊戲室裡目睹,一位媽媽帶著只有四歲大的孩子玩投籃遊戲,整整半個小時媽媽都在教孩子投籃的方法,指出孩子哪裡做得不夠好,這段期間孩子卻完全沒有說話或發出笑聲,讓我覺得很可惜,因為遊戲應該是讓人感到快樂,但在這對母子身上卻完全看不到!

另一種矯枉過正的類型,則是完全讓孩子主導,不管孩子要什麼,家長都盡力滿足他,即使是不合理的,這類型的家長還是選擇尊重孩子。因為孩子的人格和價值觀都還在建立,若全部讓孩子主導,他們有時會迷失方向,或是習慣主導一切,和別人互動時只會以自我為中心,在進入團體生活無法適應及順從老師,可能造成後續的情緒及行為問題。 

親子互動的模式應該折衷,父母扮演支持性的角色,先讓孩子嘗試,過多的意見和協助會限制孩子的思考能力,當然,家長要仔細觀察,當孩子的嘗試出現瓶頸時,適時地提供孩子建議或一起參與,並鼓勵孩子努力的動機!身為父母,我們該對孩子有信心,因為有時候孩子的能力和潛能真的都比我們預期的還要大! 

 

讓孩子了解原則

父母心中都有一把原則的尺,困難總是出現在執行過程中。在我的經驗中,有兩種較常見的狀況,一是家長有原則,但是標準設定得不明確;二是家長自己無法堅守原則。前者的狀況,像是媽媽說要bobo收拾房間,有些孩子認為把玩具放在盒子裡就可以,事實上媽媽是希望房間的所有東西都要歸位。有時爸媽會叫孩子「動作快」,但是對年紀較小尚無時間概念的孩子來說,這樣的指令太抽象。因此,在我們要求孩子之前,可以先思考一下如何傳達孩子能懂的訊息,將抽象化為具體的指令,例如:「請把書桌上的蠟筆收進鉛筆盒,再把床上的娃娃排好」或是「我們要在唱完小星星前把鞋子穿好喔!」給予明確的標準,孩子就能更容易達成!

至於後者的狀況,是家長自己無法堅守陣腳。以我們家為例,由於我的背曾經受傷,會讓兒子知道我無法抱他,我一直以來都很堅持,因此Aidan出門不會要求我抱。但我們家爸爸招架不住兒子撒嬌的功夫,所以每次都會妥協,就養成Aidan出門都要爸爸抱的習慣。這個現象很多家長都經歷過,答案就是處理的方式不一致,孩子也很快地學到可以吃定誰!因此該有的原則要堅持,才不會累壞自己又養出會耍賴的孩子。 

正向教導勝於懲罰

在我多年來的親子講座中,每次都會問一個問題:「從來沒有懲罰過孩子的家長請舉手。」答案都是一樣:從來沒人舉過手。代表「懲罰」是教養時一定會用的方式,為什麼大家愛用?因為用它的效果最快,可以馬上制止孩子的不良行為。

在美國,許多研究顯示,懲罰本身不能帶來長期的效果,並且有不少副作用,孩子因為被懲罰了,他不敢在父母面前做,但是在背後還是照做;或者是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被懲罰後只會更厭惡和逃避學習,學習動機降低。最後,懲罰的最大缺點,就是它不能教孩子該有的適當行為,孩子不小心把東西打破了,叫他去罰站並不能讓他知道下次要如何小心。

近年來,許多的教育專家都推行正向的教養方式,若是家長在適當的時機運用,會發現孩子的自信心提升,好的行為也會隨著增加。正向教養的第一步,是先忽略那些不好的行為,並經常注意其他好的行為,且常常給予讚美及肯定。像是每天的生活作息,包括吃飯、收玩具和自己一個人玩等,千萬別認為這是孩子應該做的,只要我們多以正向的方式引導孩子,他們會更有意願學習,問題行為會減少,親子互動也會更美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