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幼兒照護> 副食品> 【從大腦發育與神經科學談教養】幼兒的母語學習(下)

【從大腦發育與神經科學談教養】幼兒的母語學習(下)

到底我們是怎麼從只會哇哇哭,到可以流利地使用母語與人對話呢?一般來說,孩子平均約4~5歲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使用母語的基本能力,並掌握母語中的語音、文法與基本字彙,也可以自然地與人對話(聽與說),其中,家長在孩子的母語學習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正確引導.讓寶寶說得更好

母語學習從模仿開始,一般來說,只要孩子出生後,在一個健康、身邊有很多大人在身邊可以做為模仿對象的環境,就能夠自然的學會母語。但是對孩子來說,身為家長,是身邊最親密的人,當然更在母語學習上扮演了關鍵性角色,以下是家長在母語學習關鍵期(0~7歲)需特別注意的重要引導:

 

  1. 真人互動:語言的學習從模仿這個角度來說,成功的模仿最重要的關鍵就在於「互動」,不管孩子多小,有沒有聽懂,家長都必須試著把想要跟孩子傳達的事情有耐心地用語言表達。重點是只有真正人跟人的互動才能真正幫助語言學習,現在很多家長讓小朋友看手機或平板上的影片,這完全不算互動,很多研究顯示這樣的做法反而會造成小朋友語言學習的障礙。

  2. 說話語氣與表情:跟孩子說話的時候,應該儘量試著能夠看著他們的眼睛,眼對眼的接觸(eye-contact)有助小朋友的專注力。另外,很多家長跟小朋友說話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會使用一些比較可愛、有趣又誇張的語氣,所謂的媽媽語(Motherese),比如說:「來吃飯飯好不好,來喔,嘴巴張開,來來來,啊~」有研究顯示這樣的說話語氣因為比較誇張,配合臉部的表情,某種程度上,可幫助小孩學習理解語言及加強語氣欲代表的意義。

  3. 耐心與陪伴:對於小小孩來說,當他們語言能力還沒有完全發展,尚在學習如何溝通的時候,大人需要多花一點耐心去理解,試著用遊戲、說故事的方式鼓勵孩子主動溝通,多引導他們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並要多花時間陪伴、鼓勵他們主動表達他們的需求及感受。即使很多時候聽不懂小朋友說什麼,也要鼓勵他們試著跟我們對話。

  4. 重複性的重要:模仿是靠著一次又一次的重複才能成功。要幫助孩子正確的發出母語所使用的語音,家長可以試著講同一個故事,或者重複相同的詞或句子,來幫助他們學會發音及正確句子的說法。

 

 

「表達自己」也須從小學習

我們都同意母語的重要性,它是我們與人溝通的第一個工具。每個孩子在母語學習上的發展速度不一樣,但過程大多雷同。家長在小朋友學習母語時,扮演了很重要的關鍵角色,除了幫助他們模仿、學習之外,也幫助他們學會如何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與需求。此外,家長也必須要注意小朋友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如果懷疑孩子的母語發展較慢,建議諮詢語言治療師,或是留意是否有聽力上的問題,必要時,需諮詢耳鼻喉科醫師或聽力師的意見來評估 。(推薦文章:幼兒的母語學習上

 

李承宗 老師

從小熱愛音樂,2010 年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學位,返國後,於大學任教之外,也從事編曲、配樂、錄音、手風琴、小提琴的演奏工作,並積極從事藝術科學教育的推廣。目前在愛樂電台主持「你,為什麼會喜歡聽音樂?」節目,是台灣第1個以神經科學、生物學及科學角度討論人類音樂行為的節目。

現任/神經科學家
   音樂家
   音樂製作人
   愛樂電台《你為什麼會喜歡聽音樂》主持人
   Circo樂團團長兼專任班多鈕手風琴手
   東海大學、中國醫藥大學與逢甲大學助理教授

學歷/美國密西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