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職場媽媽經>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有錢,並不一定自由?為自己掌握生活的必要方法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有錢,並不一定自由?為自己掌握生活的必要方法

有錢,不一定自由,真正的自由是「能為自己說不」有一陣子,我以為「有錢」就等於自由,不用看老闆臉色、想休息就休息、想去哪就去哪,直到創業那幾年才明白,有錢,並不一定自由。

文章目錄

我們這一代的人,從小被教導要努力工作、努力賺錢,可是卻沒人教導該怎麼讓錢替自己工作導致一輩子都在努力,卻始終沒辦法鬆一口氣。有錢雖然能帶來安全感,但那只是「能力」;要有「自由」,還需要讓錢成為人生的夥伴,而不是壓力的來源。

十多年前剛開始投資時,看著市場起伏,那時候的我以為投資就是「看誰眼光準」,直到後來才發現真正能讓資產穩定長大的,不是靠運氣,而是靠時間。

漸漸學習了分散投資、設定長期目標,不追短線、不貪暴利,建立起一個「自由金流」系統,讓錢同時能「流進來」又能「長大」。這十多年下來,投資報酬率至今已經超過100%以上,但那不是因為我聰明,而是因為願意耐心等候。

時間.是投資最強大的助力

很多人想要短期內變達到財富自由,但投資從來不是短跑而是馬拉松。不需要每天進出市場,只是要讓時間替妳發酵。最重要的是早一點開始,因為「時間」是唯一無法補回的資產。投資報酬率雖吸引人,但如果沒有穩定現金流,便會永遠感到焦慮。我常說:「現金流,就是生活的呼吸。」沒有它日子就像憋氣,明知道未來可能更好,卻還是每天喘不過氣。所以,自己把資產分成兩個方向:

1.穩定現金流資產

高股息ETF、債券基金、房租、REITs,這些讓每月皆有固定收入進帳,就算暫時不接案、不工作也能維持生活。

2.成長型資產

像是美股ETF、全球市場基金、新興市場投資。這些資產短期可能波動,但長期來看,會讓整體財富慢慢變大。這樣的雙軌配置,便不再被市場波動牽著走。當現金流穩定時,不再因收入起伏焦慮;當資產持續增值時,對未來充滿期待,這才是真正的財務自由,不靠運氣而靠系統。提早開始是給自己的最好禮物。

投資便要及早開始

很多人說:「我現在沒錢,等有錢再投資。」但事實上,不是有錢才開始,而是開始了才會有錢。投資不需要一大筆金額,只需要「持續」和「紀律」。最早開始投資時,每月只有幾千元能拿出來,那時候我會笑說:「這點錢能幹嘛?」但十年後回頭看,那些每月幾千元累積下來的基金,報酬率早已翻倍。

因為早一點執行,讓「時間」滾出了結果。投資,不是為了賺快錢,而是為了讓未來的自己,有多一點選擇。想辭職?可以。想休息?可以。想換跑道、學新東西?都可以。那種底氣,是從長期累積的現金流和資產穩定裡生出來的。

所以,不論現在幾歲,最重要的不是「有多少錢」,而是「開始了沒」。

長期投資,是一場與自己的對話

有時候我們以為投資只是關於錢,其實它更關於「心」。能不能在市場波動時保持冷靜?可否在別人貪婪時堅持紀律?即使面臨生活壓力,仍然相信時間會帶來回報?我記得有一段時間,市場下跌帳面虧損不少。那時候沒有急著賣,而是告訴自己投資是一種修行,當然之後的市場漸漸回升,不僅賺回來還獲得更多。

理財的過程,就像一場心理成長,它讓我學會等待,也學會放下對控制的執著,因為會發現錢的流動其實反映的是內心的安定。自由的起點,是「不被錢綁架」有錢不一定自由,但有智慧用錢,才會真正自由。當建立起穩定的現金流,便不再被短期的收入波動牽動情緒;當投資能長期滾動,便能不再追逐報酬率,只專注於自己的節奏;當能夠拒絕外界的壓力,選擇真正想要的生活

那一刻,便從焦慮中畢業了。

理財從心開始

自由不是不工作,而是可以選擇怎麼工作。這種自由不是財務數字,而是一種心理安全感。而那份安全感,來自長期為自己累積的穩定現金流與資產。

也許現在還在忙著養家、還貸款、沒時間規劃投資,但請記得最重要的不是完美開始,而是願意開始。

因為只要願意踏出那一小步,每一筆小小的投入,都會在未來變成一種力量。理財的本質不是數學而是生活。投資的終點也不是報酬而是選擇,當能對生活說:「這才是我想要的樣子」,那就是最奢侈的財務自由。

珊迪兔

珊迪兔

Podcast頻道《精算媽咪的家計簿》主持人。精算生活,創造理想人生的珊迪兔,曾遭遇人生低谷、不堪回首的財務困境、成為媽咪後在職業生涯上的轉折,樂於面對挑戰、喜歡與問題正面對決。堅持相信:「即便生命給我們很多挑戰,睡一覺起床依然陽光燦爛。」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有錢就能夠過自由與富有生活?家庭理財的重要性,你必須知道
【精算媽咪的家計簿】如何讓2025年的家庭財務更有目標?5步驟復盤資產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