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健康百寶箱> 心肌梗塞、冠心病多見於男性?心血管疾病才是全球女性頭號死因!帶你認識「楊朵症候群」

心肌梗塞、冠心病多見於男性?心血管疾病才是全球女性頭號死因!帶你認識「楊朵症候群」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峰,女性由於症狀不典型,常因肩痛、喘、噁心等被誤診,形成「楊朵症候群」。研究顯示女性心肌梗塞年齡更高、死亡率更高,停經後風險更明顯。若出現胸悶、背痛、極度疲倦等警訊,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而錯失救命機會。

文章目錄

天氣轉涼,心血管疾病進入高峰期。振興醫院在臉書發文提醒,女性心臟病常因症狀不典型而被忽略,甚至延遲治療。醫界稱此現象為「楊朵症候群」,象徵女性患者常被套用男性標準而錯過黃金救命時間。

心血管疾病

女性心血管風險被低估

隨著季節轉冷,心血管疾病更容易找上門。振興醫院心臟內科指出,大眾普遍以為心肌梗塞、冠心病多見於男性,女性威脅較小,但事實完全相反。心血管疾病才是全球女性頭號死因,每年造成的死亡遠超過乳癌。

多數女性因症狀與「典型胸痛」不同,而在醫療系統中被忽略或延後診斷,成為這類疾病致命率偏高的重要原因。

數據警訊:女性患者年齡更高、死亡率也更高

振興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陳冠群指出,女性心臟病並非少見,約三成死亡與心血管疾病相關;其中,高血壓更是關鍵危險因子。尤其停經後女性血管老化加速,罹病機率大幅提升。

國外研究也顯示,心肌梗塞在高齡女性中尤其致命。75歲以上女性的比例占46.5%,遠高於男性的25.7%。整體來看,女性發病年齡集中在72歲,顯著高於男性的61 歲。無論死亡率、心衰竭或心因性休克的存活率,女性都明顯偏低。這些差異背後,都指向「症狀不典型」與「延遲診斷」的結構性問題。

延伸閱讀:孕產婦容易發生周產期心肌病變,心臟內外科醫師用2 作法救命

心血管疾病

楊朵症候群:女性心臟病的隱形疫病

所謂「楊朵症候群」(Yentl Syndrome)源自醫界對女性心血管疾病的長期觀察:女性若沒有呈現「男性型」心臟病症狀,就不容易被診斷。這正是許多女性延誤救治的關鍵。

典型心肌梗塞常以胸痛、胸悶為主,但女性更常出現的是肩痛、背痛、噁心、呼吸喘、冒冷汗或強烈疲倦,症狀分散、不易辨識,常被誤認為筋骨問題、胃痛或單純疲勞。「楊朵症候群」反映醫療系統長期以「男性資料」作為標準,忽略女性的生理差異。

振興醫院提醒,女性若出現胸悶、背痛、肩痛、喘不過氣、冒冷汗、頭暈,或活動時突感極度疲倦,都可能是心臟病警訊。這並非「撐一下就好」的問題,而是急症。提高警覺、及早就醫,遠比硬撐多活一分的面子更重要。

楊朵症候群提醒我們:女性的身體語言從來不同,醫療與大眾都該重新學習聆聽。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吃飽後胸悶,是心肌梗塞還是胃食道逆流?醫師教辨別
高膽固醇食物第一名,他吃到心肌梗塞!降血脂護心血管 譚敦慈教每天必吃「四種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