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寶醫師分享:防範未然, 孕期接種疫苗,為寶寶建立RSV的第一道防線
為了肚子裡的寶寶,妳細心注意飲食、規律產檢,準備好所有嬰兒用品,產後月中更是早早就訂好;但妳知道嗎?其實寶寶出生第一秒已經暴露在隱形健康威脅下,像是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對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的新生兒影響更甚,醫師提醒,及早在孕期就透過接種相關疫苗,將保護力直接傳承給寶寶,建立守護寶寶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RSV的巨大威脅:導致新生兒細支氣管炎 來的又急又猛
咳嗽、流鼻水是常見感冒症狀,但臨床上還有多種病毒感染的初期症狀如同感冒一般,卻會引發重症,值得準媽咪們注意,這些病毒包括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新冠病毒、流感病毒等。特別是對於免疫系統尚未成熟、呼吸道更為脆弱的0~6個月大寶寶來說,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更是極具健康威脅的隱形殺手。
其中,RSV的傳染力強,病程進展非常快速,新生兒一旦感染,可能在短短48~72小時內,就從輕微的咳嗽、流鼻水,惡化為呼吸困難、細支氣管炎,甚至需要住院治療1。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家醫科專任主治醫師曹玉婷說明,一般在感染RSV後容易造成呼吸道發炎、產生濃痰,在臨床上,感染RSV大多於感染初期就可以漸漸恢復。但6個月以內的小寶寶保護力較弱、呼吸道還在發育中且支氣管細小,加上RSV 特別喜歡攻擊細支氣管,一旦細支氣管卡濃痰,寶寶又無法自行咳出,就容易發展成呼吸急促、出現喘嗚聲、呼吸費力等狀況嚴重時甚至發紺需要上呼吸器2。
根據臨床統計,每4個感染RSV住院的寶寶,就有1個會嚴重到住進加護病房3。更令人憂心的是,目前RSV並沒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醫療上多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如有呼吸困難、血氧不足的情況,則提供氧氣治療;濃痰多使用化痰藥物;發燒使用退燒藥等,幫助寶寶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對抗病毒。
值得注意的是,感染RSV不一定會發燒,也不會像流感燒到39℃以上,所以就算寶寶沒有發燒,當出現不同以往的容易哭鬧、活動力下降、奶量減少,甚至呼吸困難等現象,都是惡化的警訊4。
曹玉婷醫師分享,自己也有兩個孩子,即使自己擁有醫師專業,但在經歷孩子生病的情況時,也和所有的爸爸媽媽一樣緊張,她認為唯有裝備好自己的知識、用正向樂觀且不掉以輕心的心態育兒,才能幫助孩子開心長大。

得過還會再得! 破解RSV3大迷思:別讓錯誤觀念威脅即將出生的寶寶健康
在討論如何預防RSV時,許多家長心中常存有一些常見的迷思。這些錯誤觀念可能會讓即將出生的寶寶暴露在不必要的風險中,讓我們來一一破解:
迷思1:寶寶不出門,就不會被傳染?
許多準爸媽以為未來只要讓寶寶待在家或月子中心就絕對安全,卻忽略了新生兒最大的威脅,往往來自於「無症狀的家人」。家中的大人、親戚朋友或上學的哥哥姊姊,在外接觸到病毒後,自身可能僅有輕微感冒症狀或甚至沒有症狀,但他們都可能是「無症狀帶原者」。當他們來探視剛出生的寶寶,透過擁抱、親吻等親密接觸,就可能將病毒傳染給免疫系統尚未健全的寶寶。
迷思2:RSV是秋冬才有的病毒?
雖然RSV在秋冬季節較為活躍,但在氣候溫暖的台灣,其實一年四季都可能發生感染5,並沒有真正的「安全期」,曹玉婷醫師提醒,即使春夏出生的寶寶,0~6個月大同樣需要保護,因此寶寶尚未出生的準家長不可掉以輕心。
迷思3:寶寶得過一次RSV,就有免疫力了?
RSV感染後產生的免疫力並不持久,無論是成人或兒童,都可能重複感染5。因此,即使家中成員曾經感染過RSV,當家裡有0-6個月的寶寶時,仍須做好預防措施,避免將病毒傳染給他們。
曹玉婷醫師特別提醒,寶寶感染RSV的影響可能是長期的。研究追蹤發現,新生兒時期感染過RSV的孩子,至7歲被診斷為氣喘的比例是沒有感染過孩子的10倍6。這是因為在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幼年時期,嚴重的RSV感染可能導致免疫系統發展出不適當、過於強烈的反應。這種免疫「記憶」會持續存在,即使病毒威脅已經消失,日後仍容易誘發氣喘等呼吸道疾病。因此,為尚未出生的寶寶做好「早期保護」,預防RSV感染至關重要。
超前部署:孕期疫苗是寶寶RSV保護力的關鍵

預防RSV等呼吸道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超前部署」,在孕期接種疫苗,讓寶寶一出生就自帶保護力,降低寶寶從0-6個月內的感染與重症風險。孕期疫苗屬於「不活化疫苗」,利用病毒的某個蛋白質片段,來「教」媽媽的免疫系統製造抗體,抗體再透過胎盤為寶寶建立保護力7!ICRT孕期接種策略口訣:左流 (Influenza) 右新 (COVID) 先R (RSV)或T (Tdap)
| 疫苗種類 | 接種建議與時程 |
| RSV疫苗8 | 建議在28~36週妊娠期內接種一劑,間隔14天後再接種百日咳。 |
| 百日咳疫苗 (Tdap)7 | 建議每次懷孕應接種1劑 Tdap。建議時程為第 28~36 週接種。 |
| 流感疫苗9 | 建議孕婦及產後6個月內的婦女接種。可於懷孕期間任何時候接種。 |
| 新冠疫苗 (COVID-19)10 |
建議孕婦應接種。可於懷孕期間任何時候接種。 |
除了接種疫苗,日常的防護措施也不可少,像是訪客來訪前先洗手、換上乾淨的衣服、儘量避免親吻寶寶的臉、如有感冒症狀儘量少接觸寶寶、常用酒精消毒、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等,都能多一分保障。如寶寶出生後出現呼吸異常,請立即就醫。為了寶寶的健康,請準媽媽們於28~36週妊娠期主動與婦產科醫師討論疫苗接種計畫,並依建議時程完成接種,讓寶寶一出生就擁有抵抗病毒的第一道防線。
[參考資料]
- Kaler, J. et, al.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ransmission, Pathophysiology, and Manifestation. Cureus, 15(3), e36342. https://doi.org/10.7759/cureus.36342
- 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 衛教資訊呼吸道融合病毒 Available at: https://www.fyh.mohw.gov.tw/?aid=509&pid=17&page_name=detail&iid=1112 Accessed in Oct 2025
- Bourdeau M, et al. Pediatric RSV-Associated Hospitalizations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AMA Netw Open. 2023;6(10):e2336863.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3.36863
- RSVUNCOVERED Available at:https://rsvuncovered.com.tw/ Accessed in Oct 2025
-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 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母嬰預防共識(2024)
- Sigurs N, Bjarnason R, Sigurbergsson F, Kjellman B.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bronchiolitis in infancy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asthma and allergy at age 7.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0 May;161(5):1501-7. doi: 10.1164/ajrccm.161.5.9906076. PMID: 10806145.
- 臺大醫院 懷孕前或懷孕中建議施打的疫苗 Available at: https://www.hch.gov.tw/?aid=626&pid=81&page_name=detail&iid=1619 Accessed in Oct 2025
- 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疫苗使用建議 (專業版) (2024)
- 國民健康署孕婦衛教手冊 (2024)
- 疾管署 COVID-19 疫苗 Q&A 孕婦及哺乳婦女 Available at : http://at.cdc.gov.tw/5OYOQ5 Accessed in Oct 2025
(本衛教內容專為台灣一般民眾而準備)
PP-A1G-TWN-0152-202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