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女星 Shay Mitchell 推出4歲兒童護膚面膜,網友炸鍋!孩子真的需要「保養」嗎?專家這樣提醒
文章目錄
當媽媽敷面膜時,孩子總會對「媽媽在敷的那片面膜」產生好奇!電視劇《安眠書店》中的加拿大女星 Shay Mitchell 便以此為靈感,應打造兒童護膚品牌Rini ,主打「果凍面膜」與「可愛造型」設計,強調是「教孩子自我照顧的第一步」。
女星Shay Mitchell :我們是教孩子學會照顧自己

(圖片翻攝自 Shay Mitchell Instagram)
現年 36歲的女星 Shay Mitchell與伴侶 Matte Babel 育有兩個女兒:5歲的 Atlas Noa 和4歲的 Rome。 之前接受雜誌封面專訪時坦言,自己在成為母親後,也曾面臨外界對「產後恢復」的期待與壓力。她說:「要在這個時代當一名女性真的很不容易。若說我沒有感受到那種『恢復原狀』的壓力,那是騙人的。」
Mitchell有漂亮臉蛋,連身材也非常好,成為媽媽之後,也常在社群上曬她與漂亮女兒的家庭生活。打造兒童護膚品牌Rini的她在 Instagram 上說:「Rini 不是在談美麗,而是教孩子學會照顧自己、享受安全又有趣的時光。」然而,這個「從照顧出發」的理念,卻也引來各界質疑——孩子的皮膚真的需要保養品嗎?
網友反應炸鍋:那我也要創一款『Not Wine』的兒童友善飲品

(圖片翻攝自 Rini Instagram)
Rini 兒童面膜上市消息一出,社群瞬間炸鍋。許多網友難掩震驚與困惑,留言直白而憤怒:「這真的太奇怪了」、「沒有人覺得這瘋狂嗎?連一個都沒有?」
也有網友諷刺:「我也要創一款『Not Wine™』兒童友善飲品,好讓孩子在大人喝酒時不被冷落。」也有人感嘆:「世界上有人付不起醫療費、托育費,卻有人在賣幼兒面膜,這實在太脫離現實。」
「孩子該在外面奔跑,而不是對著鏡子檢查皮膚。」一位媽媽留言說。還有網友嚴厲指責:「希望妳晚上睡不著,因為妳正在把焦慮賣給孩子。」
儘管仍有少數聲音認為,若成分安全、僅作為親子互動與曬後舒緩,或許也算溫和的「學習自我照顧」;但多數留言仍以失望與憤怒為主。
皮膚科醫師提醒:孩子不需要面膜,也不該太早護膚

(圖片翻攝自 Shay Mitchell Instagram)
皮膚專業人士與家長也紛紛表達憂慮,指出孩子的肌膚屏障尚未發育完全,不需要任何活性成分或面膜介入。「這樣的行銷正在模糊『照顧』與『消費』的界線。」有醫師留言寫道。
更多父母直言這是「焦慮的商品化」——從「自我照顧」變成「自我不滿意」的起點。
澳洲皮膚科醫師 Leona Yip 指出:「兒童的肌膚保養不需要花大錢,更不需要面膜。」她說,面膜設計的目的是補水,但同樣效果用溫和乳液就能達成。對於孩子常見的濕疹等問題,只要做好清潔與保濕即可。
「幼童皮膚屏障比成人脆弱、吸收力更強,含香料或植物萃取的產品更容易引起過敏與刺激。」—— Leona Yip 醫師
Yip 也提醒,許多標示「無香料」的產品仍可能含天然芳香成分,而「天然」不代表「安全」——植物精華同樣可能誘發過敏。她特別點名 Rini 產品中標榜的植物萃取成分:「這些配方並非更安全,反而容易造成誤導。」
此外,Yip 認為不該將「護膚」包裝成兒童的「自我照顧」:「幼兒的衛生清潔責任在父母身上,不是孩子的美感教育。護膚不該在這個年齡成為一種自我概念。」
孩子是「自我照顧」還是保養焦慮?

在疫情之後,「自我照顧」幾乎成為每位媽媽的口頭禪。從香氛蠟燭、瑜伽課到夜間保養,媽媽們都在學著「對自己好一點」。但當這股潮流蔓延到孩子身上,成為「幼兒護膚」「寶寶面膜」,那份原本單純的照顧,卻開始變了調。
澳洲心理健康組織 Butterfly Foundation 公共傳播主管 Melissa Wilton 指出,如今的「self-care 自我照顧」概念,早已被行銷與商業包裝綁架。
「照顧自己,應該是讓身體休息、享受運動、美食與人際連結,而不是花錢買保養品。」
她提醒,對孩子而言,真正的「照顧」應該是學會感受身體、傾聽需要——餓了就吃飯、累了就睡覺、玩耍時大笑、難過時被抱。這才是建立安全感的起點。
然而,當品牌用「自我照顧」包裝卡通圖案面膜與粉色瓶罐,孩子也會慢慢誤會:「照顧自己=變漂亮。」
媽媽們可能覺得孩子在玩扮家家酒,無傷大雅。但有研究指出,6 歲 就可能是孩子開始對外貌感到不滿的年齡。Wilton 認為,這些產品看似無害,其實在灌輸另一個訊息:「你的外表需要被修正」。
「孩子被教導要對抗皺紋、追求完美肌膚,甚至覺得只有符合社會審美,才值得被接受。這是提早種下外貌焦慮的開始。」
對父母來說,最該守護的,不是「孩子的美容觀」,而是「孩子的自我感」。真正的自我照顧,不該是教他們擦什麼、抹什麼,而是讓他們知道——你原本就很好、也值得被愛。
兒童使用彩妝品要注意的 5 件事

(Shay Mitchell 與女兒)
孩子想模仿媽媽,是天性。當他們好奇地在化妝台前伸出小手:「媽媽,我也可以擦那個嗎?」那或許也是一種天真的嚮往,想要變得「像媽媽一樣」。
若孩子真的喜歡玩彩妝品,以下 5 個提醒,幫助家長在「玩美」與「保護」之間取得平衡。
- 成分越少越好:越純淨越安心
優先選擇「無香料、無酒精、無防腐劑」的水性產品,避免使用含精油、礦物油或人工香精的款式。這些成分對成人無害,卻可能刺激孩子仍在發育的肌膚屏障。 - 先做皮膚測試:試在耳後或手腕
第一次使用前,可先在孩子手腕內側或耳後塗抹一小點,觀察 24 小時是否有紅疹或癢感。若有不適,立即停用。這也是教孩子「傾聽身體」的好機會。 - 遠離眼周與唇部:敏感區域最脆弱
幼童不宜使用眼影、睫毛膏等產品,避免化學成分接觸眼睛。唇部產品則選擇標示「可食級」或「天然蠟質」成分,減少誤食風險。 - 使用後務必卸除乾淨:乾淨才是最美的樣子
玩彩妝結束後,以溫水與溫和潔面產品卸除,並協助孩子輕拍保濕乳。這不僅是護理程序,更是一種「結束遊戲、回到生活」的儀式。 - 讓彩妝變成創意遊戲,而非外貌競賽
可以一起畫出動物臉、小花朵、愛心圖案,或搭配角色扮演,讓彩妝變成創意活動。記得告訴孩子:「化妝不是變漂亮,而是好玩、是表現自己。」
從 Rini 面膜到兒童指甲油,這場「幼兒美容」風潮提醒我們——在孩子尚未懂得世界的時候,大人給的每個信號都在形塑他們的自我。
我們當然可以讓孩子摸摸面膜、塗塗指甲,但更該教他們的是:照顧自己,不是修正自己。
讓孩子做孩子吧!一張曬太陽後微紅的臉,也許就是他們最美的樣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