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線上雜誌> 線上雜誌> 【影響力媽媽】直得科技陳麗芬:30年前懷抱嬰兒的封面媽媽,成為科技業的陽光阿姨

【影響力媽媽】直得科技陳麗芬:30年前懷抱嬰兒的封面媽媽,成為科技業的陽光阿姨

身為《媽媽寶寶》編輯,翻著辦公室裡一疊疊泛黃的舊雜誌,有時不禁會想:這些當年懷抱嬰兒的封面媽媽們,如今過得怎麼樣了? 三十年前,《媽媽寶寶》曾拍下一位懷抱女兒、笑容明亮的年輕母親——她是陳麗芬。當年剛從德國留學歸來,懷抱夢想與孩子;如今,她是直得科技董事長、人稱「陽光阿姨」的女性企業家,從一個三寶媽,成為一個在科技業有著影響力的女性代表。

文章目錄

三十年前,《媽媽寶寶》的封面上,一位年輕媽媽懷裡抱著女兒,眼神裡有初為人母的柔軟與堅定。那時的她剛結束德國留學,帶著新生的孩子與未完的夢想回到台灣。如今,三十年後,她已成為科技業的領導者,被南科同業親切稱作「陽光阿姨」。

封面裡的時光:從年輕媽媽到董事長

直得科技
(直得科技董事長陳麗芬,與當年懷抱裡的二女兒許心璞)

「還記得那天拍封面時,她哭得滿臉紅,我們哄了好久。」她笑著回憶。語氣裡有溫度,也有時間的重量。

走進她的辦公室,那張封面照被擺在顯眼的一角。其實不只是這張封面照,走進陳麗芬的辦公室、會議室,甚至是樓下的起居室,就像走進一本家庭相簿:有老么在德國展場跑跳的模樣、有全家赴德國參加女兒畢業典禮的笑顏,也有全家過節、出遊的生活點滴。那些影像,記錄的不只是家庭的成長,更是一段台灣科技史的側寫。

直得科技
(直得科技董事長陳麗芬,與二女兒許心璞)

德國的冬天,藝術史女孩的夢

回望起點,是八〇年代的台北。那時候出國念書不容易。為了湊齊留學保證金,陳麗芬白天工作、晚上補習,一點一滴地存。終於,她買了飛往法蘭克福的機票,主修 Fine Art。

在異鄉的冬天裡,她遇見了同樣來自台灣的許明哲——成大工科畢業、思考縝密、性格沉穩。兩人同一天抵達德國,卻在台灣同學會上才相識。命運悄悄讓兩條線交會,從求學、戀愛、結婚,到推著嬰兒車穿梭歐洲街頭。

「我那時沒有特別偉大的夢想,只想每天都過得踏實。」她笑著說。對她而言,人生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走著走著才成形。

推著嬰兒車闖竹科:從零開始的創業

直得科技
(直得科技董事長陳麗芬看著家庭照片,細數當年)

1993年,陳麗芬與先生帶著三個孩子返台,在新竹科學園區創立直得科技。那是一個沒有金主、沒有背景的起點,只有信念。

曾在德國學界從事機械研究、並擁有德商工作經驗的許明哲,以工程師特有的直覺與精準眼光,洞察到微型化產品將成為產業趨勢的契機。對許明哲知之甚深的陳麗芬,則負責行銷工作,把科技用更生活化的語言轉譯。

夫妻倆當年提著007皮箱跑遍全台,向客戶展示自家研發的產品。銀行拒絕、投資人搖頭。她卻沒有退縮。「我不是機械系出身,但只要我懂,能講得清楚,別人就會聽懂。」

後來,他們帶著世界最小的滑軌赴德國參展,陳麗芬甚至把它改造成耳環掛在耳朵上。外國採購驚訝地問:「這是珠寶嗎?」她微笑回應:「這是我們的工藝。」
那幾年的拚搏,讓直得科技終於敲開國際市場的大門。從歐洲到亞洲,他們的產品被應用在光學鏡頭、醫療檢測設備、精密電子與半導體製造等領域,成為多家世界級企業供應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她說:「公司不一定要最大,但一定要做最難的。」對她而言,「微小」不是渺小,而是專注的力量。「我們做的滑軌就像人體的脊椎,看不見,卻撐住全身。脊椎對了,全身就對了。」

家,就是最初的學校

直得科技
(直得科技董事長陳麗芬與大女兒許澄璞)

創業那些年雖然艱辛,她從沒放下「媽媽」的角色。對陳麗芬而言,孩子不是被犧牲的對象,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剛從德國回台時,她曾經經營有機嬰兒品牌,三歲的老大常跟著她穿梭百貨商場。「我懷著老二要生了,老大還自己跑去叫爸爸來幫忙!」她笑著說。那畫面成了她母職記憶中最生動的片段。

回台創業後,老大與老二上學,老么則跟著爸媽參展世界各地。她笑說:「我們是帶著孩子去創業的。」在德國展場裡,小女兒手裡捧著零錢買糖果,一路和外國客人打招呼,那份自在與自信,是從父母的生活中長出來的。

大女兒許澄璞如今是媽媽的特助,她說:「我們從小跟著爸媽到處跑,一起工作,所以從不覺得他們不在。無論是在工廠、開會或出差,我們都在旁邊。對我來說,那不只是陪伴,而是一起生活。」

後來,許澄璞選擇就讀機械系。老師好奇問:「妳這麼漂漂亮亮的一個女生,為什麼念機械?」她笑答:「因為滑軌是我從小的玩具。」

如今,三個女兒都回到公司工作:大女兒是董事長特助,老二念化工、負責國際業務與海外建廠,老三念建築、主掌國內設計與專案。
看到女兒們都在自己的舞台上發光,她笑說:「我沒有刻意教孩子要成功,只是讓她們看到我如何努力。」那一刻,她知道,一切辛苦都值得。

母親的溫柔:被信任的孩子會發光

即使在最忙的時候,陳麗芬從未離開教育現場。每到聖誕節,她就帶著大小模具和食材,帶著班上孩子做烘焙。因為她修過特殊教育課程,還舉手志願擔任過學校志工。當時,她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先到新竹的學校陪伴情緒障礙的孩子上課,再衝到台北敦化南路上班。

「我懷裡還抱著兩歲的老么一起去學校,請那位孩子幫我裝水泡奶。他第一次接到任務,開心得不得了。」她說。她相信,每個孩子都需要被信任,那才是成長的開關。

這份溫柔,其實來自家族的傳承。

陽光阿姨的外公是關廟鄉德高望重的老鄉長,也是當地鳳梨大王,創立鳳梨會社與工廠,奠定「鳳梨旺萊之鄉」的盛名。從小耳濡目染,外婆與媽媽皆熱心行善、樂於助人。她記得,媽媽常讓她送食物給鄰里的長輩,還叮嚀:「快去快回,不用說是我們家送的。」那份低調的溫柔,也成了她生命的底色。

成為阿嬤後,讓女兒更驚嘆

直得科技
(直得科技董事長陳麗芬,與大女兒許澄璞及其孫女)

如今,她自己也成了阿嬤。採訪時,孫女坐在一旁玩積木,她一邊談公司、一邊輕聲安撫。那一幕像時間的迴圈:三十年前,她懷抱女兒受訪;三十年後,她依舊懷抱著愛。

女兒許澄璞說:「我自己有了女兒後,才知道媽媽當年有多厲害。工作和家庭要兼顧真的很難,可是她看起來總是那麼輕鬆。」
採訪現場也印證了這句話——陳麗芬總能在聊天間觀察孫女的表情,當孫女一有躁動,她立即喊「歐媽」(德語阿媽的意思),瞬間立刻回應孫女,語氣柔軟,轉頭又能繼續談策略與願景。

她似乎有種輕巧的魔力,讓所有事到了她手上,都變得不再困難。

她笑著說:「辛苦人人皆有,巧妙各自不同。但我的座右銘是『人生皆有難,但要把有難沒有難。』」「你越相信事情會變好,它就真的會變好。」她說。

孩子會讓媽媽變得更強大

陳麗芬
(直得科技董事長陳麗芬與孫女)

2012 年,直得科技成功上市,成為台灣微型滑軌領域的隱形冠軍。多年來,她不僅帶領公司深耕技術、走向國際,也積極推動南科產業的創新與串聯。在園區裡,大家親切地叫她「陽光阿姨」——那不只是外號,更是一種能照亮他人的生命態度。

回望自己在科技業的歷程,她笑著說:「沒有外援,就會變得更強大。」但是孩子與家庭,絕對是讓她強大的原因之一。她感嘆地說:「孩子帶給妳快樂、幫妳充電,那股力道無法言喻,也讓妳變得更堅強。」

三十年來,她不曾停止創造——從藝術史的眼光,到科技的精密,再到母親的溫柔堅定。「我永遠在工作,也永遠在家庭裡。」她笑著說。

那是一種生命的平衡術,也是一種選擇:讓熱情與責任並存,讓日子在愛裡發亮。她的故事提醒我們——發光不必遠行,只要願意用心生活,就能照亮身邊的人。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蘇姿丰從學霸到AMD總裁!蘇爸爸的8個猶太「哈柏露塔」教養觀

.矽谷新創圈的傳奇女性俞寧寧:「完美媽媽容易養成無能的孩子。」兩大育兒奇招讓三個孩子都服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