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健康百寶箱> 環保怕浪費,塑膠袋洗一洗重複用?暗藏危機!醫師警告:恐釋放毒致癌物

環保怕浪費,塑膠袋洗一洗重複用?暗藏危機!醫師警告:恐釋放毒致癌物

許多民眾購物時會自備環保袋,或重複利用塑膠袋,不過醫師提醒,塑膠袋即使經過清洗後,仍可能潛藏食安風險

文章目錄

全球減塑 風潮盛行,為了減少一次性包裝,許多民眾購物時會自備環保 袋,或重複利用塑膠 袋,不過醫師提醒,二次利用塑膠袋雖環保又省錢,但若用來盛裝食品仍要留意,即使經過清洗後,袋子仍可能殘流微生物及細菌 滋生的問題,潛藏食安風險。


塑膠袋重複用 醫不建議「裝熟食」 

曾有家庭將裝過生鮮的紅白塑膠袋清洗後,再拿來裝熟食,造成食物中毒。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說明,使用過的塑膠袋容易殘留細菌,即使清洗晾乾也無法完全去除,在晾乾的過程中,若曝曬在太陽下,加速塑膠物質老化,可能釋出塑化劑 ,建議二次利用避免盛裝食物。 

二次利用塑膠袋除了細菌滋生的污染風險外,不同塑膠材質有不同特性,目前分成「1-7號」塑膠。顏宗海指出,大家常用的保鮮膜為3號PVC,遇到高溫易釋放塑化劑,長期接觸恐影響男性生殖功能、增加癌症風險,女性則可能出現性早熟。

至於外食族常接觸的免洗餐具或塑膠飲料杯蓋等,多屬於6號PS塑膠遇高溫可能釋出苯乙烯,屬於致癌物質;另7號塑膠遇到高溫則可能溶解出雙酚A(BPA),若用於裝食品,可能在不知不知覺中攝取過量,嚴重會干擾人體內分泌系統。

顏宗海強調,拋棄式塑膠袋原本就不是設計用來反覆清洗或長期盛裝食物。若要兼顧健康與環保,建議最好改用玻璃或不鏽鋼保鮮盒,這些容器能耐高溫、可重複消毒,相對更安全。

塑膠袋「洗一洗」不見得安全 

顏宗海指出,民眾在使用塑膠袋時常有幾個錯誤觀念:

1.紅白塑膠袋並不是食品級材質,顏料可能脫落,不適合直接裝熟食。

2.裝過生鮮肉品的袋子,不要再重複使用,因為血水、肉汁易殘留,會造成交叉污染。

3.一般塑膠袋不適合裝熱湯或油炸物,高溫會讓塑膠溶出有害物質。

他也提醒,很多人以為「洗一洗、曬乾就好」,其實清潔並不徹底,細菌仍可能存活在袋子縫隙裡,反而更危險。

真正的環保 要從源頭減塑 

至於替代方案,顏宗海建議,若真的需要重複使用,應選擇食品級夾鏈袋(PP或PE材質),但仍要避免高溫環境;更安全的方式則是使用矽膠保鮮袋、玻璃或不鏽鋼容器,這些材質能耐高溫消毒,既耐用又環保。

塑膠袋雖便於生活,但非設計用來重複盛裝食物。顏宗海強調,不冒險重複使用拋棄式塑膠袋承裝食品,而是從源頭減塑,自備耐用玻璃或是不銹鋼等容器,才可真正兼顧環保與健康。


👌本文由【橘世代】授權
 文/環保怕浪費,塑膠袋洗一洗重複用?暗藏危機!醫師警告:恐釋放毒致癌物
 更多文章請見 橘世代 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發霉切掉就好?錯!一級致癌物「黃麴毒素」易藏4大食物裡,別中了保存不當習慣
保鮮膜一卷用10年?醫師:保鮮膜有使用期限!小心塑化劑下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