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丸醫師的媽媽經】好好睡覺,全家大小都健康!確保嬰兒睡眠安全是首要

聽到蔡依林在晚上9點半前睡覺的消息,不禁莞爾!我當然知道要早睡,可是小孩好不容易睡了,我睡了,我的Me time就飛走了……在這,分享孩子們從嬰兒到幼兒的睡眠小故事,但一定要信心喊話一下,「小孩長大會愈來愈好的」,不過,每個階段都會有小變化,也是正常的喔!
重視嬰兒有個體差異
先從嬰兒開始,嬰兒底要不要睡眠訓練?有一派說:哭一哭就會睡了,習慣抱抱,小心寵壞小孩?另一派說:一哭要馬上抱,不然會造成小孩心理創傷?但魚丸醫師想說的是,「認識基本嬰幼兒睡眠生理,理解生物本能,但會有個體差異」,家家有本難念的經,適合自己家庭的就是最好的方式!
任何太過極端(例如:放給他哭,哭累了就會睡),或是太過擔憂(例如:抱小孩會寵壞嬰兒),或是太過情緒勒索(例如:小孩一哭,你不馬上回應就是壞媽媽)都是太過簡化親子這件事,「觀察反應、順應生理的調整」,微調出嬰兒、父母都雙贏的作息,不用刻意訓練,你的寶寶也可能「嬰仔嬰嬰睏,一暝大一寸」。

嬰兒秒睡易醒是天性
嬰幼兒的睡眠周期和大人一樣,有分淺眠、熟睡、作夢(快速動眼期),但快速動眼期卻能自由切換到淺眠或熟睡。嬰兒時期的睡眠周期是短暫的,足月兒50~60分鐘,且淺眠期的時間較長(約20~45分鐘),而成人的睡眠周期是約90~110分鐘。詳細說明如下:
.淺眠期:這個時候有眼球活動,臉部可能有微笑或其他表情,身體會活動,想找個舒服的姿勢。
.深睡期:眼睛閉合,無眼球運動,除了外在刺激反射,很少有其他動作。
.半夢半醒期:快速動眼期,這個時候很難分辨寶寶是清醒或睡著,反應較慢,動作不定,可能會睡回去,也可能會醒來。
也因為這樣,嬰兒的睡眠型態特色是秒睡易醒,睡眠週期短,沒有日夜之分,他們能很快入睡進入快速動眼期,但此時也容易醒(又無法自己睡回去),然而,隨著寶寶年紀愈來愈大,他們的睡眠周期就會慢慢拉長;所以,我們所能做的調整是降低環境亮度和音量,也可嘗試一點溫柔的輕音樂當背景音引導,吃飽睡、睡飽吃,不用刻意餓寶寶或是讓他哭,而是順勢他的生理反應,在慢慢給予晝夜的建立和安撫。另外,把握安全睡眠原則更重要。
安全睡眠原則之首.不趴睡
因為新生兒頭頸肌肉尚未很有力,趴睡容易不小心悶到,但無法自行翻身或抬頭。還有萬一溢奶的時候為趴睡姿勢,因為重力和生理結構(氣管在食道的前面),比較容易讓奶水直接溢入氣管內,而造成危險。因此,必須一再提醒:不要趴睡!不要趴睡!不要趴睡!(因為很重要,所以說三遍。)
此外,還有其他安全睡眠原則也很重要:
.床鋪平整,睡眠區不要有鬆軟物件或抱枕娃娃等可能蓋住口鼻的東西。
.嬰兒建議與父母同室不同床,且為無菸環境。
.避免環境過熱過度包裹。

睡眠時數維持在一個範圍
隨著孩子年紀增長,有不同的睡眠時間。根據美國兒科醫學會和兒科醫學會的建議睡眠時間如下:
.4~12個月大的嬰兒:一天(包括小睡)應該睡眠12~16小時。
.1~2歲的幼兒:一天(包括小睡)應該睡眠11~14小時。
.3~5歲的兒童:一天(包括小睡)應該睡眠10~13小時。
.6~12歲的兒童:一天應該睡眠9~12小時。
.13~18的青少年:一天應該睡眠8~10小時。
現在的研究更顯示,早睡其實更能延長睡眠時間(這不難理解,畢竟也不是一躺下去就馬上睡著,也是需要時間醞釀)。另外,我們的褪黑激素和生長激素主要都是在夜間(晚上10~11點到凌晨2~3點)分泌旺盛,褪黑激素有助於入睡,而生長激素則促進身體發育和修復,所以,早點上床也是重點!
分享我家的睡眠儀式,洗澡-刷牙-睡前故事(輕音樂)-道謝道愛-九點半進房間。有時候,孩子睡不著可能是「白天睡太多或是動不夠」,建議父母在能力範圍內,讓孩子課後去跑跳一下或是週末出門跑跳,除了幫助睡眠,還可以運動強身又遠離3C成癮,不覺得很棒嗎?
提醒父母,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適用的睡眠儀式,儘量做到一致性但要有彈性,包括:睡前不要從事劇烈活動,以營造平靜氣氛為主,也避免藍光接觸(包括手機、平板、電視影片);最好有情感連結的安撫物;父母的陪伴(安全感);臥室禁止3C產品;白天要日光,晚上要限光。
當然,建議睡眠時間維持在「一個範圍」,倒也不至於為了睡眠時間這個「數字」,「分分計較」而打壞親子關係,「一起睡覺」很公平了吧?(至於有沒有辦法偷溜起來熬自由,就是父母的功力?只是上了年紀,體力也真的很有差,實在不能肆無忌憚地熬夜了,照顧者不能倒啊!大人也要早點睡才是。)
其實所有數據都很清楚顯示,睡眠就是會影響專注力、隔天精神,大人小孩都會;短影音就是會影響閱讀、專注、情緒控管,而睡覺是讓整個大腦統整資訊、身體機能reset(重置)很重要的過程。我家在週間是儘量做到,但週末偶爾會彈性晚睡,畢竟每個小孩都覺得媽媽給自己的時間怎麼樣都不夠啊!
「了解理論再順勢而為調整,儘量做到一致性但有彈性」,理論僅供參考,方法有用就好,每天都可能有不一樣的花招,育兒最不變的,就是天天在改變,大家都要好好睡覺,全家都健康喔!

四寶媽魚丸醫師
「魚丸醫師的媽媽經」是一個兒科醫師&四寶媽咪分享育兒經驗的小天地,望可以增能父母,也增能自己。Empower parents, empower myself.
#好好睡覺促進健康,大人小孩都一樣
#早睡最重要再來是睡覺時數
#安全睡眠環境是首要
#嬰兒安全睡眠不趴睡是底線#更多母乳哺育和育兒資訊歡迎追蹤FB:魚丸醫師的媽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