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給孩子與老公「愛的荷爾蒙」媽媽的擁抱與親吻就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魔法
在這個速食時代,親子互動太過隨意或不被重視常被視為理所當然,然而,一個簡單的擁抱,可能遠超過情感的表達。科學研究指出,擁抱能喚起體內特定的荷爾蒙,有助於減壓、增進親密感與心理安定。以下探究「擁抱所分泌的荷爾蒙」的機制與功能,並聚焦於與孩子與夫妻之間的擁抱與親吻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你多久給孩子一個愛的抱抱?

父母或照顧者與孩子之間的擁抱,不僅是情感連結的表達,更具有深厚的生理基礎與心理意義。研究指出,擁抱會促進「催產素」又稱「愛的荷爾蒙」的釋放,並減少壓力相關荷爾蒙如皮質醇的濃度,從而具備舒緩壓力、提升安全感與穩定情緒的效果。
對嬰幼兒而言,當他們被父母擁抱時,心率可能會下降、呼吸節奏變得更穩定,顯示其副交感神經被啟動,有助於安撫情緒與生理穩定。且擁抱也被視為建立「安全依戀」的具體行為,有助於孩子感受到被接納與照顧。
此外,日常的擁抱行為能促進親子之間的親密連結與互動品質,當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或照顧者的溫暖與支持時,更容易產生信任感與依附感,這對其心理發展極具正面幫助。在生活中,父母若能有意識地在早晨、睡前、遇挫時刻給予孩子一個「愛的抱抱」讓抱抱成為一種頻繁的習慣,並能讓孩子在情緒與生理上獲得絕對穩定的支持唷!
「愛的抱抱」的成分與配方
擁抱作為一種身體接觸,其生理作用主要來自對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刺激。當兩人皮膚接觸、肢體擁抱時,體內的壓力反應系統,如下腦下垂體、腎上腺軸,會受到抑制,使得「壓力荷爾蒙」皮質醇下降。多項研究指出,收到擁抱可使日後早晨皮質醇覺醒反應降低,代表壓力系統被「調節了」。
與此同時,擁抱還可促使催產素上升,這是一種與信任、親密、連結與撫慰相關的神經肽。擁抱、擁擠、親密接觸與觸摸皆可促進體內催產素的釋放。催產素能與大腦中控制情緒與社交行為的區域互動,提高對安全感與社交支持的感知。
此外,擁抱可能還會引發內啡肽、多巴胺等「愉悅/獎賞」相關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使人感到舒適、安全與愉悅。這些化學物質的作用共同構成擁抱的生理基礎,在減壓、安撫、連結與快感之間建立一個整體調節機制。
抱抱給孩子的多種神奇療效
-
情緒調節能力提升
擁抱中釋放的催產素與減少的皮質醇,有助於降低焦慮與恐懼感。如孩子在面對壓力(考試、同儕衝突、挫折)時,更容易恢復平靜。
-
安全依附與信任感建立
經常被擁抱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安全型依附風格,對照顧者有信任感與心理安全感。而安全依附是對未來社交、自尊與情感韌性的基礎。
-
社交能力與同理心促進
因催產素與早年經驗可能使孩子更願意與他人建立連結,對社會刺激反應更開放,在與人互動中更具有同理心與溝通意願。
-
壓力與健康耐受力增強
擁抱有助於減少慢性壓力累積對身體的損害,可以促進免疫系統功能與抗發炎能力,減少應激對生理系統的負擔。
-
認知與神經發展潛在助益
有研究發現,接受更多正向觸覺刺激如擁抱或撫觸的孩子,其腦部社交區域與語言區可能發展得更佳。當在嬰幼兒在常被擁抱時,可能因情緒穩定而更有條件進行探索與學習。
-
自我價值感與安全感強化
被擁抱種被看見、被重視的象徵,長期而言能內化成「我值得被愛」的信念,有助於建立穩固的自尊與安全感。
-
親子關係質量提升
擁抱強化溝通與互動頻率,使親子關係更親密、互動更多元,良好的親子關係又是孩童心理健康與行為發展的重要保護因子。
將親吻與擁抱常態出現在夫妻關係裡吧
夫妻或伴侶之間的擁抱與親密接觸,同樣能引發催產素的分泌,這被視為建立與維繫情感連結的關鍵荷爾蒙。催產素在此處主要的功能包括增強信任感、降低焦慮、促進依附感與情感連結。此外,擁抱過程中可能也促使多巴胺與血清素等愉悅、獎賞類的神經傳導物質被調動,使雙方感受到幸福感與滿足。
這些物質的綜合作用,有助於強化夫妻親密互動的正面回饋。另一方面,擁抱還可使心率、血壓、緊張度下降,尤其在女性受試者中,有研究發現與伴侶擁抱頻率較高者,其基礎血壓與心率較低,且高催產素濃度與較低血壓具關聯性。再有了孩子的生活之後,也別忘了常將親吻與擁抱常態實踐在夫妻關係唷!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延伸閱讀
.不是不合,是太在乎!越吵感情越深的4組星座夫妻,「這一個組合」鬥嘴高手,其實甜在心頭
.夫妻是什麼?是每天都想買槍最後卻買了菜,是清晨桌上的粥或鐵板麵加蛋、晚上下班回家時那一句「你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