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浩原醫師專欄】懷孕前的注意事項一定要知道!下一胎,該隔多久?父母最關心的孕育時機點
隨著在禾馨安和服務進入第二年,愈來愈多之前自己負責接生的產婦,又懷了第二胎來找我產檢。看到她們給予百分百的信任,我也感到十分開心。但在開心之餘,也會計算兩胎的時間間隔。在醫學上,我們很重視妊娠間隔(interpregnancy interval),計算方式為上一胎生產到下一胎懷孕,中間隔了多長的時間。
產後多久再懷孕最安全?
根據WHO及各國的研究指出,最佳的妊娠間隔約在18~24個月,也就是一年半到兩年,這樣的間隔時間對母體及下一胎的胎兒風險最低,而台灣的建議一般稍微寬鬆一點,因為台灣產婦生育年齡較其他國家晚,所以尚需考慮到妊娠年紀增加的風險,我對自己的產婦,都是建議妊娠間隔滿12個,也就是產後休息滿一年即可再次懷孕。
若產後半年內懷孕,這時候母體還沒有完全恢復,因此會增加胎早產及胎兒體重過輕的風險,另外,假設上一胎是剖腹產的媽媽,過短的妊娠間隔可能會增加此胎子宮破裂的風險。
加強產後衛教宣導讓風險降到最低
目前應該至少有五位產後不足一年,就再次懷孕來找我產檢的媽媽。其中還有一些是剖腹產後不足半年即懷孕的。其實現在想起來自己也不是很乖,太太生完大寶後,也是6個月左右就懷二寶了。
跟產婦討論後雖然風險比較高,但並不至於需要終止妊娠。所有的媽媽都決定要生下二寶。而對於剖腹產的媽媽也跟她說:「上一胎剖腹的過程我清楚,縫合過程是沒問題的,我們一起努力。」
因為產婦對我的信任才會二胎再回來產檢,開心之餘也有點難過,可能因為產後衛教做得不夠充足才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未來也會更加強調、建議產後避孕一年再規劃懷孕。
哺乳期避孕與術後懷孕時機指南
關於產後哺乳期避孕的部分,只有符合產後半年內、月經還沒來、全母乳哺育(沒有副食品)這三點,才能算是有效的避孕。如果任一項不符合,就需要加上其他的避孕措施,才能夠降低懷孕的風險。
另外除了生產外,有些手術也需要休息一段時間後再懷孕為佳,例如:接受子宮肌瘤手術的病人,因為子宮有傷口及縫合,一般也會建議術後休息6~12個月再懷孕,少數情況可能不需休息,但仍由主刀醫師判斷為準。
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減重手術,我們一般會建議術後,至少要等12個月才能懷孕,減重手術後的一段時間內,會伴隨體重的快速下降。這段時間因母體飲養攝取不夠,長期處於熱量赤字的狀態,如果懷孕會增加胎兒體重過輕等風險。曾經有一個產婦,減重手術一個月就懷孕,孕期食量非常小體重快速下降,中後期胎兒一直都很小,出生體重也確實太輕,所幸寶寶出生後狀況都很穩定,但若能完全避免的話會更好。
曾浩原醫師
在網路資訊與生活中,都充斥著對女性健康及懷孕的迷思、迷信。身為婦科、產科兼修的醫師,希望可以分享正確客觀的醫學資訊,讓女性活得健康、自在,同時免受錯誤資訊的危害與情緒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