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座台灣檔案館!圍繞原生林地的「森林建築」、兒童體驗室、常設展、絕美咖啡廳等 以綠意環繞走入往昔文檔歷史歲月
國家檔案館的成立,代表台灣將檔案與圖書館、博物館並列,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除了典藏與行政功能外,館內更整合展覽、教育、閱讀與休憩空間,邀請全民走進檔案、親近歷史。無論是成人觀眾、學術研究者,甚至是兒童,都能在此找到屬於自己的歷史體驗,體會檔案如何連結過去、對話現在,並啟發未來。
國家檔案館:台灣歷史記憶的新基地
台灣首座「國家檔案館」正式落腳新北市林口,已於 9 月 2 日開放試營運。國家檔案館象徵台灣檔案保存進入新里程碑,該館基地面積達 2.56 公頃,館舍為地上 10 層地下 2 層的現代建築,典藏容量可長達 100 公里,成為與圖書館、博物館並列的國家知識體系三大支柱之一。
這裡不僅是保存與整理歷史文件的重要基地,更是一個讓全民共享的文化場域,透過展覽、互動體驗與閱讀空間,引領民眾走入歷史現場,認識台灣戰後至今的發展軌跡。檔案館園區保留大片原生林地,並設置生態池與林間步道,營造自然環繞的休憩氛圍,成為結合典藏、教育、展演與休閒的新型文化地標,彷彿令人置身於森林建築。
國家檔案館的建築特色
以林口紅土沉積地質為靈感,量體採紅土色基調,向上堆疊至50公尺高,並以通透玻璃帷幕收尾,象徵歷史層層堆疊與邁向未來的延伸。建築四周保留大片自然生成的成熟林地,形成「建築隱於森林」的意象,同時展現檔案如同沉澱於時代的靜默與等待。入口廣場設計於樹冠層高度,訪客需沿著緩坡穿越林間才能抵達,增添獨特的體驗感,而外觀則以紅磚漸層玻璃結合霧面不鏽鋼片,呼應林口的紅土地貌。
整體設計兼顧環境融合與歷史隱喻,使館舍不僅是一座保存檔案的建築,也是一處承載時代記憶、連結自然的文化象徵。
兒童體驗館:阿凱將小屋
建築裡的兒童體驗館,專為兒童打造的「阿凱將小屋」是國家檔案館的一大亮點。空間以森林與小木屋為主題,採用明亮而溫暖的設計,營造童趣氛圍,讓小朋友能在自然與遊戲中親近檔案。館方特別設計了「典藏好朋友」角色,包括吉祥物「阿凱將」、紙鎮妹妹、量尺哥哥、針線小姐與毛刷先生,陪伴孩子一起探索歷史世界。透過說故事、互動裝置與 AR 繪圖體驗,孩子們能將嚴肅的檔案化為遊戲中的驚喜,進而培養對歷史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
這裡不只是單純的遊戲區,更是一個寓教於樂的學習場域,讓檔案從紙本走向生活,成為兒童文化啟蒙的一部分,同時藉由輕鬆的參與方式,使孩子們能在遊戲中理解「保存與記錄」的價值,開啟與歷史對話的第一步。
常設展:「島讀‧我們的故事」
常設展以「島讀‧我們的故事」為題,帶領觀眾重新認識台灣自 1945 年以來的社會變遷。展覽分為五大主題:戰後社會的劇變、美援帶來的轉折、大建設年代的奮進、民主化浪潮的興起,以及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自我定位。展場入口設有玻璃裝置藝術,透過鏡面反射呈現檔案意象,並搭配詩句「時光捲起的浪潮,沉澱於檔案之中,堆積成我們的記憶,我們的島」,深化展覽精神。
多元的公共設施:讓檔案走進生活
除了常設展與兒童體驗館,檔案館整合多元公共設施,讓歷史與生活緊密結合。例如「時光迴廊」環繞特展廳規劃,模擬火車車廂場景,帶領觀眾循序進入歷史脈絡;後段則展出文創商品與教育推廣成果,並設置大型電視牆,全年播放「檔案小故事」,觀眾甚至可將喜愛的影像寄送至個人信箱或印製紀念小卡。
館內同時規劃閱覽中心、國際會議廳、文創商店及 WALK IN Café,讓來訪者能一邊閱讀檔案、一邊享受咖啡與庭園綠意。戶外園區更設有生態曦月池、林間劇場及地景藝術,形成充滿綠意的休憩場域。這些設施讓檔案館不僅是知識殿堂,也是一處融合文化、自然與休閒的全民共享空間,更是非常適合親子同時拜訪的室內外場域。
國家檔案館
地址:新北市林口區檔案館路 1 號
營業日期:每週二至週六 09:00 至17:00(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休館)
免費入場9/2試營運、11/22正式開館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