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健康百寶箱> 致死率高達75%!韓國急升「立百病毒」為一級傳染病,疾病管制署長羅一鈞提出應對建議

致死率高達75%!韓國急升「立百病毒」為一級傳染病,疾病管制署長羅一鈞提出應對建議

繼新冠病毒後,韓國再度面臨高風險病毒威脅!因應印度與孟加拉爆發多起致命病例,韓國政府緊急將「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一級傳染病,防疫警戒再升級。這種病毒潛伏期短、致死率高達75%,最快48小時內恐奪命。它不僅跨國傳播,還可能透過動物與食物傳染。台灣雖無病例,但全球警報已響,防疫不可掉以輕心!

文章目錄

當你還在為新冠後的生活慢慢回歸正常時,一個潛藏在亞洲的新興病毒——立百病毒(Nipah virus),正悄悄引發另一波全球衛生危機。

韓正式升級立百病毒為「一級傳染病」



2025年9月8日,韓國疾病管理廳正式宣布,將立百病毒感染症列入「一級傳染病」名單,與SARS、MERS、新冠初期等病毒同等級。根據韓國定義,一級傳染病指的是與生物恐怖主義相關、致死率極高或極具爆發風險的傳染病。這是自2020年新冠肺炎爆發後,首次新增的一級傳染病,顯見其潛在威脅已引起韓國政府高度警覺。

這項決定主要是因應,印度與孟加拉近期通報多起立百病毒感染與死亡個案。韓國防疫單位不敢大意,已對來自這兩國的旅客啟動入境健康申報程序,並列為檢疫管理區域。旅客若出現發燒、頭痛等初期症狀,必須透過Q-CODE系統或健康問卷主動申報。

立百病毒是什麼?24小時內奪命,死亡率高達75%

立百病毒首次於1998年在馬來西亞一處養豬場被發現,是一種由動物傳人,也可人傳人的人畜共通病毒。自然宿主通常是蝙蝠(特別是果蝠),病毒可透過接觸蝙蝠排泄物或被污染的食物傳播,甚至與感染者的人體液接觸也可能被傳染。

感染初期的症狀如發燒、頭痛、喉嚨痛、嘔吐、肌肉痠痛,與一般感冒相似,往往難以及時辨別。然而一旦進入後期,患者可能快速出現意識障礙、腦炎、癲癇發作,甚至在24至48小時內陷入昏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與多國通報資料,死亡率在40%至75%之間,高於大多數已知病毒,令人怵目驚心。

印度、孟加拉疫情升溫,全球僅五國曾爆發



雖然目前全球僅有五個國家曾出現立百病毒病例: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孟加拉與印度,其中前三者近十年未再通報新病例,但印度與孟加拉在2025年再次爆發疫情。

今年截至目前,孟加拉通報5例確診、3人死亡;印度喀拉拉邦通報3例,其中1人死亡。尤其孟加拉自2001年至今,累計通報341例病例、241人死亡,死亡率高達七成,顯示該病毒一旦爆發,防疫速度與醫療應變力將決定生死差距。

旅客入境需申報症狀,醫院須即時通報

雖然韓國目前尚無立百病毒確診案例,疾病管理廳仍高度戒備,表示「雖傳入風險低,但不能掉以輕心」。現已完成國內立百病毒的診斷與檢測體系建構。來自印度與孟加拉的旅客入境時,只要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頭痛等),就需透過Q-CODE或書面問卷如實申報。

若有疑似感染者前往醫療院所就診,院方必須立刻向當地衛生單位回報,並在必要時進行隔離,防止病毒擴散。這一套流程與新冠疫情初期極為類似,顯示立百病毒的潛在威脅性已被韓國視為高等級公共衛生挑戰。

延伸閱讀
新生兒突發高燒到喪命僅3天!伊科病毒11型爆重症潮,家長恐成最大傳播 ,務必小心

台灣目前零通報,防疫需居安思危

根據台灣衛福部疾管署最新公告,目前國內尚無立百病毒感染個案通報。然而,面對病毒跨國流動與潛在傳播風險,疾管署已密切關注亞洲疫情發展,並對入境旅客健康監測維持高度警戒。

台灣尚未出現病例,正是防範的最佳時機。對於頻繁前往東南亞或南亞國家的旅客,衛生單位呼籲:務必避免與蝙蝠、豬隻等動物密切接觸,不飲用來歷不明的生鮮果汁或食物,返國後若出現不適,應立刻就醫並主動告知旅遊史。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長羅一鈞今天出席卸任、新任署長交接暨宣誓典禮前接受訪問說到,立百病毒算是熟知的病毒,目前觀察國際疫情仍然集中在印度、孟加拉一帶,雖然馬來西亞有出現零星病例,但整體評估,國際疫情和流行病學表現並沒有明顯改變。

羅一鈞繼續說明,國內則自很早以前就以其他方式讓臨床可以通報與檢驗,接下來也會持續這樣的服務,讓臨床醫師得以診斷;若後續觀察到國際疫情有所變化,也不排除把立百病毒列為法定傳染病。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腸病毒重症好發5歲以下嬰幼兒 ,自費疫苗7月上市!專家呼籲:今年恐怕是腸病毒重新流行的一年,提前預防更加重要

腸病毒來勢洶洶,澎湖男童引發重症 ! 5大腸病毒迷思!「不是只有夏天才流行」、「不是只會得一次」,這些你都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