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罕見的「球黴菌症」!孕婦等高危險群,可能出現肺部或其他部位的嚴重感染
台大醫院29日特別召開記者會提醒醫師與民眾注意「球黴菌症」,台灣並無本土病例,僅見境外移入,2000至2020年間僅有1例,但自2020年起累計已達13例。由於「球黴菌症」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不易在第一時間診斷,所以應提高警覺。
球黴菌症簡介
球黴菌症是美國西南部、墨西哥及中南美洲常見的肺部傳染病,患者多有美國西部或南部的旅居、工作或旅遊史。由於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所以診斷困難。
球黴菌症感染途徑與症狀
致病原為球黴菌,主要透過吸入含有球黴菌孢子的塵土而感染,常見於施工、戶外作業或風暴環境中,但不會人傳人。約四成感染者在暴露後1至4週內出現倦怠、咳嗽、呼吸困難、頭痛與肌肉酸痛,多數可自癒,少部分人(如免疫功能低下者、具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孕婦等高危險群)可能出現肺部或其他部位的嚴重感染。
延伸閱讀:近期三大罕見傳染病一次爆發: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兔熱病、布氏桿菌病!親子防護全攻略
台灣球黴菌症病例現況
台灣過去病例極少,但自2020年起數量明顯增加,與國人赴美工作、旅遊相關。13名個案皆有美國旅居史,其中部分為長期工作,部分則因近年出差而暴露感染。由於臨床症狀不具特異性,診斷難度高,需仰賴醫療體系敏感度提升。
副署長羅一鈞出席該記者會並表示,球黴菌症為美國西南部、墨西哥、中南美洲之山谷及沙漠地區之流行病,存在於流行地區鹼性、沙質土壤中,主要透過吸入含球黴菌孢子之塵土而感染,特別是在發生強風或沙塵暴後,亞洲並非球黴菌症流行地區。
臺灣也未有本土病例,且球黴菌症不會人傳人,評估國內無流行傳播風險,但因境外移入病例有增加趨勢,疾管署已儲備球黴菌症血清抗體等檢驗試劑及建立送驗機制,並將透過多元管道加強前往流行地區旅遊、工作及居住之國人衛教宣導。
民眾防護與就醫建議
專家提醒,民眾不需過度恐慌。赴當地工作或旅遊時應做好個人防護;若返台後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應主動告知醫師「TOCC」資訊(旅遊史、職業、接觸史、群聚狀況),有助及早診斷與治療。
延伸閱讀
.2025流感季即將報到,4大預防觀念要升級!流感不是感冒、高齡共病易誘發併發症、治療即預防、流感疫苗用噴的免挨針又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