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健康百寶箱> 七夕要拜「床母」和「七娘媽」,祈求孩子平安健康!禁忌、供品懶人包

七夕要拜「床母」和「七娘媽」,祈求孩子平安健康!禁忌、供品懶人包

七夕就要拜「床母」和「七娘媽」,祈求神明保佑孩子平安健康。不過,同樣是孩子的守護神。但床母和七娘媽其實是不同神明,祭拜時所需要的供品、時間不一樣,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

文章目錄

七夕這天想要祈求神明保佑孩子平安健康,就要拜「床母」和「七娘媽」。床母和七娘媽其實是不同神明,祭拜時所需要的供品、時間不一樣,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

七夕要拜「床母」

七夕|床七娘媽娘媽

民間信仰相信嬰兒的床上有床母,床母又稱為鳥母仔、鳥仔婆,「床母」是嬰兒的守護神,父母祭拜床母是祈求孩子好帶,不會任意哭鬧,能夠健康平安長大。

據說嬰兒睡覺時會笑或會哭,老一輩認為是床母在逗弄,父母親如果虔誠的祈求床母,則嬰兒就會受到保護,可以很順利的平安長大。

孩子白天由註生娘娘守護,晚上睡眠時則是由床母照顧。床母會保護或養育孩子長大至16歲成年為止。

祭拜「床母」供品

民俗上嬰兒在出生第3天要祭拜床母,告訴床母家中有新成員到來,之後孩子滿6天、12天、滿月、七夕等節日也會祭拜床母,倘若媽媽及寶寶住在坐月子中心,那麼在初次回家當天祭拜即可,最好是嬰兒進房間前。

如果家裡的寶寶夜裡會哭鬧,不易安睡或很難帶,也可以隨時準備來祭拜。

「床母」祭拜的供品

通常為孩子滿月或母親坐月子時吃的食品,例如雞腿、雞酒、油飯、花生等;如果是素食者,供品也可以使用鮮花、水果、糕點代替。

另外,紙錢用四方金、床母衣,祭祀時以白米作為香爐,燒香3炷,從床尾向床頭祭拜,告知床母孩子的名字,並且祝禱「暗時好睏,日時好」,一旦開始祭拜,就要持續到孩童16歲成年為止,不可半途而廢。

拜「床母」時間

由於床母大多是「晚上」照顧寶寶居多,所以祭拜時間以「酉時」(17:00~19:00),最佳時間為晚上六點。

拜「床母」地點

將貢品放在小孩的床上(床舖正中央)來做祭拜,拜的時候是面對床鋪做祭拜,由床尾向床頭拜;如果寶寶跟大人睡,就在大人床上,小孩睡的位置祭拜,如此孩子會睡得安穩。

拜「床母」禁忌

拜床母也是有禁忌,包括以下幾點!

不用筷子:避免床母用筷子打小孩,所以祭拜床母時不可擺放筷子。

不拜青菜:擔心床母會「青青菜菜」照顧小孩。

不拜魚類:因為魚類有刺,床母會花時間挑刺,忘記照顧孩子。

不拜酒:否則「床母」會酒醉睡著,而疏於照顧小孩。

時間不宜長:拜床母時間不宜太長,香點了以後,就可以準備燒「四方金」和「床母衣」,燒完即可撤掉貢品,民俗認為吃飯慢的人可能做事懶散,或是怕床母吃太久疏於照顧嬰兒。

七夕要拜「七娘媽」

七夕|床七娘媽娘媽

七娘媽是大家普遍熟知的「織女」,也就是七仙女、七星娘娘,信仰中「七娘媽」不僅只稱織女一位,而是七位仙女的泛稱。

另有一說,七娘媽是註生娘娘的部屬,小孩出生前屬註生娘娘所管,出生後的寶寶則由七娘媽守護。傳說織女與牛郎結婚之後生下孩子,被帶回天庭,而織女的姊妹們暗中幫助照顧孩子長大,因此七娘媽也成為了兒童的守護神。

「七娘媽廟」在每年七夕時舉辦「做十六歲」的習俗,讓信眾感謝神明保佑孩子平安長大成人。

祭拜「七娘媽」時間

建議要午後。

祭拜「七娘媽」地點

自家門口,或是七娘媽廟。季季拜「七娘媽」供品

胭脂、粉餅,及圓鏡、水盆、梳子、簪花、花露水等物,讓七娘媽梳妝打扮。圓仔花、雞冠花盛盤中,象徵圓滿和多子多孫。

麻油雞酒、油飯、糖粿、胭脂、粉餅,及圓鏡、水盆、梳子、簪花、花露水、圓仔花、雞冠花等。其中麻油雞酒、油飯、糖粿,前二樣都是生兒育女後吃的傳統食品。

祭拜「七娘媽」禁忌

避免吃牛肉:七夕大餐盡量避免吃大量的牛肉,否則會冒犯牛郎,讓愛侶間容易出現爭執或衝突,若不小心吃到了,可以在吃完後做善事或做功德,就可以化解。

避免穿破洞衣褲:織女過去的工作為織布,若穿上破洞衣褲,代表感情上將會出現缺憾,未來感情可能會出現難以彌補的裂痕。

搬動床:在七夕時搬動小孩的床鋪,很容易驚動床母,造成對小孩不好影響。

累積會員Q幣,天天換好禮👇

 

延伸閱讀
七夕情人節8大禁忌須當心!此舉恐觸怒床母?這時機「拜床母」為佳!
老公必學的3句七夕情話!超MAN的「4個字」就能讓老婆再次愛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