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視童年走來,Janet變身護眼媽媽!她分享說:用眼習慣,小孩都是跟著大人有樣學樣,一定要注意
孩子的視力問題往往讓爸媽措手不及,等到發現時,可能早已經近視了。
柏克萊來眼科院長林億倫醫師就指出,小學學童每年平均近視度數會增加約75~125度,以一名國小三年級近視100度的孩子,若未加留意任憑發展,成人時就可能難逃近視超過500度,或是成為高度近視的族群。
這樣的感覺,Janet可以說最能感同身受!回憶自己六歲時已經近視800度,曾經的近視兒童到現在的護眼媽媽,長期定居在美國的她,更為了依視路《視覺星球挑戰》活動飛回台灣,與所有重視孩子視力的媽媽一起關心視力健康。
看不清楚的童年,被老師誤認學習障礙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說起近視這件事,Janet回憶自己因為從小就高達800度近視,她坦言,「小時候剛開始就學時,就被老師質疑學習能力有問題…因為上課時她看不到老師在白板上寫的ABC…上課時她只看到一個一個的圈圈,還以為大家都在學000。」
所以,她也依樣模仿寫0畫圈圈,導致老師以為她有嚴重的學習障礙,而約談父母!
直到經過視力檢查後才發現,一切問題其實來自「看不清楚」。她坦言,從小就在擔憂自己會不會提早失明,這樣的壓力與挫折,讓她的童年比別人更小心翼翼,也更早學會與限制共處。
從小與近視共存,主動保護眼部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為了讓視力不再惡化,Janet說自己幾乎試遍所有能做的保健方式。
從中醫西醫建議,到規律的眼球運動、控制用眼時間、重視光線明暗、保持戶外活動習慣,甚至每天吃枸杞。她笑說,自己的童年是「以視力保護為核心」來安排生活的。令人慶幸的是,這些努力也換來了控制度數繼續惡化,讓她相信,視力可以透過日常習慣來守護的。
成為媽媽後,更加警覺每一個小徵兆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如今作為一位母親,Janet對孩子的視力變化更加敏感。她說:「我最怕的,就是重演我小時候的故事。」她會觀察孩子是否瞇眼看東西、是否閱讀時貼太近、是否常揉眼或喊頭痛,這些小細節,都是眼睛向我們發出的警訊。Janet也大力呼籲家長:「不要等到孩子說『我看不見』才帶去檢查,每年一次的視力回診,不能省!」
Janet給所有爸媽的護眼建議
Janet說道, 我自己從小就是高度近視,如果沒有戴眼鏡,我看出去的世界就只剩下模糊的顏色、看不到形體。所以,我真的會很擔心小孩是不是有可能遺傳到我的高度近視…
雖然目前他們的視力狀況都很OK,但是還是不能輕忽,畢竟近視是不可逆的!因此,我跟老公從小孩出生開始,就很留意他們的視力狀況跟用眼習慣。
小孩視力的維護很需要爸媽一起參與,她建議不能只是丟幾句話,叫小孩自己去留意,特別要注意孩子的用眼習慣,他們都是跟著大人有樣學樣,任何時候身教比起言教更重要!
因此,她更是提醒從在日常生活中開始留意起,
-
盡量帶小孩到戶外活動接觸大自然景色
所以,即使工作再忙碌,我也會跟老公輪流找時間戴孩子們在家附近的公園溜搭溜搭,盡量讓孩子接觸自然。
-
培養孩子「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的習慣
不論是讀書、寫作業、看電視、使用3C產品等,常常設鬧鈴提醒,讓孩子養成主動休息放鬆眼球肌肉的習慣。
-
注重用眼環境與光線
特別是孩子的房間、書桌及常活動的客廳光源是否充足,避免讓孩子在昏暗環境下過度用眼。
-
定期眼科回診
不管小孩是不是有近視。都會定期做回診,才能及早掌握小孩視力變化的狀況。
Janet提醒我們,孩子的視力變化可能不會馬上被發現,但一旦錯過黃金預防期,後果可能是一輩子的影響。作為家長,不只要看見孩子的現在,更要為他們「看得見的未來」提早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