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專欄> 焦點話題> 博愛座走入歷史,「優先席」新制登場,除了原有孕婦、老人、兒童與身障人士外,還新增「身體不適」符號

博愛座走入歷史,「優先席」新制登場,除了原有孕婦、老人、兒童與身障人士外,還新增「身體不適」符號

立法院通過修法,「博愛座」全面更名為「優先席」,對象擴大至「身心障礙或有實際需求者」。交通部公布統一圖示,新增「身體不適」符號,最快9月上路。台鐵將3個月內更換6,000片標示,高鐵已先行調整。雖然制度進步,但能否消弭爭議仍有待時間檢驗。

文章目錄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法,將長期存在於大眾運輸上的「博愛座」正式更名為「優先席」,並將過去適用的「老弱婦孺」對象,修正為「身心障礙者或有其他實際需求者」。交通部隨即預告修正《大眾運輸工具無障礙設施設置辦法》,同步公布新制下的「優先席」標準圖示,最大特色是增加了一類代表「身體不適」的圖案,藉此更明確表達「需求導向」的精神。

優先席
圖/交通部提供

用語修正的意義

「博愛座」設置多年,卻也常伴隨爭議。過去「老弱婦孺」的描述過於模糊,社會氛圍逐漸將其與「道德壓力」綁在一起,許多人即使有需求,也不敢落座。交通部強調,改名為「優先席」不只是文字修飾,而是希望扭轉社會觀感,將焦點放在「誰有需要就能坐」,而非由年齡或性別來做判斷。

新圖示更貼近實際需求

此次公布的標準圖示,除了原有的孕婦、老人、兒童與身障人士外,還新增「身體不適」的符號,例如暈眩、病痛或暫時性傷害的乘客,也都包含在適用範圍內。交通部表示,這項修正預計公告7天後實施,最快9月即可全面上路,屆時所有大眾運輸工具上的「博愛座」都將完成改造。

優先席 

延伸閱讀:「博愛座」掀網路論戰,吳若權提5點值得深思:感謝所有讓座給我母親的陌生人

台鐵大規模更換作業

台鐵公司指出,將全面配合修法與交通部的統一圖示,預估通勤列車需更換的標示多達6,000片,包含車廂內座位與車站指示牌,整體作業期程約3個月完成。台鐵表示,雖然更換工作規模龐大,但希望藉由新標示,減少爭議與衝突,並讓更多民眾理解「優先席」的真正精神。

高鐵已先行調整

高鐵則動作更快。公司說明,因應立法院修法,早已將列車與車站的文字標示從「博愛座」改為「優先席」,目前僅待交通部公布的統一圖示完成後,會立即進行圖示更換。高鐵強調,這不僅是配合法令,更是體現服務品質與乘客平等權益的重要一步。

社會觀感仍待時間驗證

雖然政策推動迅速,但社會是否能立即接受,仍有待觀察。多年來,「博愛座爭議」屢見不鮮,從年輕人被質疑不讓座,到隱性病患遭受異樣眼光,爭執甚至演變成肢體衝突。如今雖改為「優先席」,是否能徹底改善誤解與對立,仍須配合教育宣導與社會共識的養成。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南韓地鐵孕婦感測椅,大聲警告你沒懷孕勿坐,你覺得這設施好嗎?
爸爸佔博愛座昏睡,小一男童:「輕一些,讓他多睡會,謝謝。」暖哭現場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