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全部檢出鉛與鎘!台灣消保協會公布檢測結果,標榜有機驗證的產品亦未能倖免
台灣消保協會檢測市售30件枸杞產品,發現全部含鎘與鉛,且4件鎘、2件鉛超過鮮果標準,甚至包括有機枸杞。由於枸杞具重金屬富集特性,加上乾製濃縮,風險更高。專家建議成年人每日不超過20公克,孕婦與兒童應再減半。雖然枸杞可先沖洗、浸泡去除灰塵與部分農藥,但重金屬殘留無法透過清洗去除。專家呼籲政府應訂立乾製枸杞專屬檢驗標準並加強管制。
台灣消保協會針對市售30件枸杞產品進行檢測,發現所有樣品皆含有重金屬鉛與鎘,即使是通過有機驗證的產品亦未能倖免。檢測來源包含大賣場、傳統市場、三鳳中街、好市多及網路平台。結果顯示,鎘超標的有4件(其中2件為有機枸杞,購自全聯與網路平台),鉛超標的則有2件(分別來自家樂福及網路)。
為何枸杞容易含重金屬?
台灣並未生產枸杞果肉,市售產品幾乎全數進口,九成來自中國。由於枸杞植株本身具有「重金屬富集能力」,在栽種過程中若遭遇土壤污染、施肥或水源問題,就可能累積鉛、鎘等重金屬,加上乾製加工也可能造成殘留濃縮,進而提高風險。
攝取安全與健康風險
依據農糧署標準,枸杞中鎘需小於0.05 mg/kg、鉛需小於0.1 mg/kg。本次檢測卻出現鎘含量最高達0.081 mg/kg、鉛則達0.13 mg/kg。專家提醒,長期過量攝取會增加腎臟損傷、骨質疏鬆、神經受損及心血管疾病風險。一般成年人每日食用量應控制在20公克以內,孕婦、兒童及腎功能不佳者更應減半。
延伸閱讀:2025年蔬果農藥殘留排行榜,來看看「最髒蔬果12名」與「最乾淨蔬果15名」!
鮮果標準不足,需制定乾製品規範
消保協會指出,目前檢驗基準以「鮮果」為準,但市售枸杞多為乾果,水分蒸發後重金屬相對濃縮,導致即使檢測值超標,也難以直接斷定違規。專家呼籲政府應制定針對乾製枸杞的專屬標準,並加強抽驗與來源管理,避免消費者長期暴露於高風險產品。
枸杞如何清洗?重金屬能洗掉嗎?
枸杞購回後建議先用清水沖洗數次,再以溫水浸泡10分鐘,可去除表面灰塵與部分農藥殘留。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鉛與鎘屬「重金屬」,主要殘留在果肉組織內,並非僅附著於表面,因此單純清洗無法去除。若要降低風險,建議選擇來源透明、附檢驗報告的產品,並避免長期大量食用。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